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母亲与儿子(精) |
分类 | |
作者 | (法)阿兰·布拉克尼耶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母子关系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联系,是彼此绵延一生的羁绊。母亲的存在对儿子来说本是抚慰、平静和安全感之源,但随着儿子的成长,他会不断地向外探索,而母亲依旧默默付出,反而得不到理解。因此,母亲要懂得如何去爱,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如何营造一种健康的母子关系,这对儿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拥有幸福的未来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阿兰·布拉克尼耶,精神分析医师,巴黎菲利普—伯麦尔研究中心(Centre Philippe-Paumelle)负责人,已撰写并出版《情绪的性别》(Sexedes émotions)和《青少年指南》(Guide de l’adolescent)。 目录 1 人们从来不会过于疼爱儿子 第一章 母亲有爱儿子的权利 小心俄狄浦斯情结 爱的历史 第二章 一段非常特别的关系 一生的羁绊 被掩盖的欲望 母爱千变万化的模样 第三章 没有永恒不变的爱 一些警句 母亲的消失 错过的约会 那些要求太多的母亲 2 养育男孩 第四章 睾酮! 这是个男孩 “妈妈,这是我神经元的错!” 第五章 母子关系和母女关系的区别在哪儿? 理解他的感情 理解他的日常行为 理解他冒险的行为 理解他的期望 教会他更好地沟通 第六章 我的儿子长大了 发育的阶段 怎么对他说话? 3 男孩和他的母亲,姐妹,兄弟以及他的父亲 第七章 母亲的作用是什么? 母亲最重要的五个品质 当孩子长大了 表达意愿的权利 第八章 家人们,我是爱你们的! “忠诚先生”和“忠诚女士” 兄弟和姐妹 只有男孩! 独生子 第九章 如今的家庭 从“了不起的妈妈”到“超级妈妈” 父亲会变成什么样? 重组家庭 4 我跟我儿子相处得不好,该怎么办呢? 第十章 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他不听话 他只喜欢玩 他有嫉妒心 他不选择好人当朋友 他说谎 他偷东西 他学业有困难 第十一章 我遇到了困难! 我儿子被侵犯了 我儿子太腼腆了 我儿子没有自信 我儿子太焦虑了 我儿子抑郁了 我儿子嗑药 我儿子很暴力 我儿子有性方面的问题吗? 什么时候求助专业人士? 结语 母亲强悍,儿子就强悍? 测试 你是哪种类型的母亲? 致谢 序言 母亲真的过于疼爱她们 的儿子吗?现在我遇到的母 亲经常会问我这个问题:为 了让我的儿子自在地生活并 且可以与女性愉快相处,我 应该与他保持怎样的距离? 换言之,如今母亲的育儿方 式会帮助儿子创造怎样的未 来?为了培养一个能应对现 代社会挑战的儿子,我们需 要的是专注、和蔼、热情洋 溢的母亲,还是谨慎、保守 、压抑自己母爱天性的母亲 ?我肯定倾向于前者。 在我看来,母爱是儿子 美德的源泉,这与以往的某 些观点是相悖的。诚然,有 些母亲的爱会让儿子窒息, 但我认为这样的母亲远比我 们听说的或者从书上了解的 要少。我在做心理治疗师时 遇到的担心自己过于疼爱儿 子的母亲远远多于让人窒息 的或过于亲力亲为的母亲。 在大家的印象中,母子 关系一向会引起象征性的表 达或相悖的想象:一方面是 喂养孩子的,庇护的,承担 生活重担和带来力量的母亲 形象;另一方面是贪婪的, 引起阉割情结的,有危险甚 至死亡气息的母亲形象。但 在人类心理学家看来,这就 是另一回事了:与大家对母 女关系或父子关系的态度不 同,我们对过于保护儿子的 母亲批评得很多,但细致地 研究这种母子关系的人却很 少。更奇怪的是,以亲子关 系为主要研究目标的精神分 析学很少涉及这样的母子关 系,虽然弗洛伊德或拉康本 身就与自己的母亲是这种关 系。 在过去30年中,关于母 亲角色的观点一直不断变化 。我们经历了孩子出一点儿 小问题就归结于母爱过度的 阶段,然后转向了下面的这 个最新发现:母爱就好像灵 丹妙药,孩子为了生存服用 它,它从孩子出生起就对基 因中可能存在的脆弱性有改 善作用。这个观点会颠覆一 个老生常谈的言论:“夫人 们,不要做老母鸡一样的母 亲,你们会憋死自己的儿子 。”又或是我们最推崇的精 神分析学家经常重复的话: “小心有阉割情结的母亲!” 朱利安让我明白了母亲 对于儿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 么。这个7岁的小男孩明显 早熟却又好动,他对我说: “我妈妈就像小夜灯,她一 直都在,而且我难过的时候 她会立马点亮自己来温暖我 的心。”我们还能找到比小 夜灯更美好的对母亲的比喻 吗?朱利安引发了我对包含 在这幅画面中的他母亲不同 意义的思考:细心的照顾, 看管,思虑,时刻保持警惕 ,使昏暗的地方充满光明。 我们都知道,与母亲的 相处经历在男人的一生中有 决定性作用。阿尔伯特·科 恩曾完美地表达:“好,我 会用这双因你而高尚的眼睛 注视你,无论有多远的距离 和多深重的沉默,我都会信 赖你,我要郑重地对你说, 我的母亲。”我们只有一个 母亲,当她离去时,我们就 变成了“孤儿”。这是人世间 最伟大的爱。 有一个男士,他的妻子 一直抱怨他与母亲的关系太 亲密,一天他向我吐露了真 心话:“我们永远不会走出 失去母亲的伤痛,我们只是 把它藏在心底,或者驱赶它 。”可能在某些夫妇关系中 这样的抱怨确实有道理,但 关于母子关系的研究结果却 完全倒向另一个方向:“恰 恰相反,母爱使人强大,除 了一些极端情况,母爱并不 会妨碍男孩成长为男人。” 卡罗尔是一个9岁男孩的 母亲,曾向我咨询过她对儿 子埃梅里克的担忧。她觉得 儿子太腼腆了,而且在学校 交朋友也有困难。班主任对 她说埃梅里克在班上被孤立 了,这使这位母亲更加恐惧 。卡罗尔对埃梅里克的个子 矮很担心,因为她的大儿子 在同龄孩子中算比较高的。 “就像他爸爸一样。”她暗暗 想道。小儿子会不会因此产 生自卑情绪?她去咨询了主 治医生,排查所有异常情况 ,并且坚持让医生开具血常 规和X光检查,排除她的小 男孩身上所有的异常——— 这位母亲喜欢叫她儿子“小 男孩”。其实,虽然她儿子 从生理上讲在同龄孩子中确 实较矮,但依然在正常范围 内。这位母亲出于担心而去 咨询医生的做法是太过疼爱 儿子,还是只是做了一个“ 好妈妈”应该做的? 在当今社会,很多母亲 在表达内心的温柔和爱意时 会有负罪感。她们怕培养出 一个有严重俄狄浦斯情结的 儿子。一位母亲带她儿子来 咨询儿子在学校的问题,她 一来就对我讲了她认为的问 题之所在:“安东尼小的时 候,医生对我说你儿子太恋 母了。从那时起我就不敢太 疼爱他。”我经常遇到一些 陈词滥调的问题:“如果我 花太多时间陪他,不会扼杀 他吗?”“我太爱他了!他会 不会变成同性恋?”“如果我 们关系太紧密了,他将来会 不会找一个像我一样的老婆 ?”诚然,俄狄浦斯情结确 实存在,但为何要因此产生 畏爱情绪呢?太多的女性顾 忌社会偏见,或者更直接的 来自朋友、丈夫、婆婆和心 理医生的指责。 听她们脱口而出或深思 熟虑地谈论自己的儿子,观 察她们的行为,我不禁想到 ,母爱体现了爱最理想化的 方式。当母亲提及与儿子的 关系时,她们通常将母子关 系形容成一种独一无二的联 系,一种永恒不变、不可触 碰的爱。“有没有哪个男人 可以把女人带到她根本不想 去的地方?”这个问题的答 案很显然:“有,她儿子。” 这种无条件的爱 导语 母子关系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联系,是彼此绵延一生的羁绊。本书通过大量的个体的心理案例,能够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和思考母女关系,有利于母女二人改善关系,建立更加深厚的联结。 母亲是儿子美德的源泉,是儿子幸福成长的根本。营造一种健康的母子关系,对儿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拥有幸福的未来至关重要。 封面插画特邀极具灵气的插画师绘制,色彩明亮鲜艳,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装帧精美新颖,极具收藏价值。 精彩页 第一章 母亲有爱儿子的权利 “你太亲力亲为了……”在过去的几十年,母亲好像是有原罪的,不管她们做什么。我们的小不点儿身上所有的问题和错误都自然而然地有且只有一个原因: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特别是母子关系过于亲密。孩子在幼儿时期会有睡觉或吃饭的问题,接着会害怕去学校,有多动行为,或者极其腼腆。最后,在青少年时期,他可能会无法承担责任或不能应对这个年龄常见的挑衅。这种通俗的观点不断地让更多母亲扪心自问她们到底该感受或者表达怎样的爱。传统疗法之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用让·拉普朗什(Jean Laplanche)的话说是“围墙之外”的理论,但它已经渗入文化和教育领域了。从这点来讲,这个理论十分需要慎重地评估。 小心俄狄浦斯情结 母亲首先遇到的就是这个威胁,这个说法通常用来形容母子关系,而不是父女关系。有多少母亲没有听过这句话呢?“夫人,如果你像这样爱你儿子的话,他会有非常严重的恋母情结!” 名副其实的误解 女性真的应该为她们对儿子的爱和通常所谓的隐秘的保护欲感到羞耻吗? 等我长大了要和妈妈结婚 这句经常从我们的小孩儿嘴里听到的话,反映了儿子对母亲无条件的爱,至少在他说出口的那一刻是这样的。这句话证实了今后大家都会知道的常识:如果小男孩儿会这样幻想,说明孩子在3~7岁时,他与母亲之间产生了一种超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魅力、吸引、诱惑和爱。这种与妈妈结婚的愿望并不令人担忧,它实在很平常。所以为什么要由此想到母爱过度,而不是换一个角度认为孩子借此证明了他的母亲完成了她的角色和任务:教会儿子如何去爱呢?很显然,是大家对两个异性结合这种关系的观念使人感到尴尬。在母子之间确实存在诱惑关系,但这种诱惑是必要的。 在所有母子关系中,孩子的成长都有两个基本阶段:早期诱惑(又叫“原始诱惑”),然后是后期诱惑,也就是如今被每个人所熟知的“俄狄浦斯情结”。 不要怕在儿子面前展现自己的美丽 没有人可以否认婴儿与母亲相遇的重要性。这种相遇永远是不对称的,尤其当孩子是男孩时会产生双重的不对称,因为除了有成人/孩童间的不对称,还要加上男性/女性间的不对称。从出生起,婴儿就对世界开放自我,只是因为器官没发育完全,他还不能自理,也不能感知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参照的成人主要是母亲,极为罕见的情况中有可能是父亲,因此婴儿与母亲会本能地建立开放的、生死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自然并且相互的。 母亲细心的、不遗余力的照顾才使不由自主的“诱惑”得以产生,这种诱惑被让·拉普朗什称为“早期诱惑”,他这样写道:“早期诱惑与母亲的照顾密切相关,可以填补弗洛伊德关于唤醒生殖感觉的理论空白。”同样,当我们谈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吸引时,不该混淆概念。这里涉及母爱的本质态度,这种态度让孩子感到被爱,能使孩子回应母亲发送的“信息”。心理现象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构成的,也正因如此,母亲不该怕在儿子面前展现美丽或者以我们所指的意思诱惑他。这种诱惑是为了让婴儿爱自己的母亲,也为了让他向世界开放自我,所以有心理成长上的必要性。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