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逃避自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书中探讨了极权主义的社会心理根源,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的不朽名著。 弗洛姆认为,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断变化的关系,深入地解释了形成现代社会的力量,透彻地分析极权主义机制滋生的原因,热烈地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人如何自由而不致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2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纳粹上台后于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讲学,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1980年于瑞士洛迦诺逝世。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在潜意识中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的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自由———个心理学问题? 第二章 个人的出现及自由的模棱两可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 第四章 现代人自由的两个方面 第五章 逃避机制 第六章 纳粹主义心理学 第七章 自由与民主 附录 性格与社会进程 序言 几年来,我一直致力 于研究现代人的性格结构 及有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 素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是 一项很浩大的任务,全部 完成,尚假时日。本书便 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目 前的政治发展及其对现代 文化最伟大的成就——个 性及人格的独一无二『生 _的潜在威胁,使我决定 中断大范围的研究,集中 精力专门研究对现代文化 和社会危机最要紧的一个 方面,即,自由对现代人 的含义。因为只有在分析 现代人整个性格结构的基 础上,才能全面理解自由 的含义,所以,如果我把 已完成的研究我们文化中 人的性格结构的成果介绍 给读者,那我的任务就会 容易得多。事实上,我也 必须时常提到某些概念和 结论,但囿于本书的范围 ,又无法详细解释。至于 其他一些意义重大的问题 ,则往往只能一笔带过, 有时甚至略而不提。但我 觉得,心理学家刻不容缓 的任务是对认识当前的危 机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 我认为,强调从心理 学角度考察当前形势的重 要性,并不意味着过高估 计心理学的作用。社会进 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 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 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 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 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 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 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 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 里加以考察。本书的主题 就是,前个人状态社会 (Pre-individualistic Society)既为人提供了安 全保护,又限制了人的发 展。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 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 并未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实 现个人自我的自南,也就 是说,他无法自由地表达 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 方面的潜力。自由虽然给 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 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 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 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 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 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 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 ,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 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 积极自由。虽然本书只是 一种诊断而非预言,只是 一种分析而非解决方案, 但它也能给我们的行动指 明方向。因为,要战胜极 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 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 避自由的原因。 本书写作过程中,许 多朋友、同事和学生给我 很大鼓励,并提出了许多 建设性批评,在此恕不一 一致谢。读者将在脚注中 看到本书吸取了许多作者 的观点,在此要特别表示 感谢。但是,我还要特别 感谢那些为本书的面世做 出直接贡献的人。首先要 感谢伊丽莎白·布朗小姐 就本书的总体结构提出了 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批评; 其次要感谢T.伍德豪斯先 生帮助我整理原稿,感谢 A.塞德曼博士在本书有关 哲学问题上提供了帮助。 承蒙下列出版单位的 特许,使我得以大量引用 它们出版的资料。费城基 督教教育委员会编译的J. 加尔文著、J.艾伦泽《基 督教要义》,纽约哥伦比 亚大学的历史、经济及公 法研究,选自纽约哥伦比 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J.S. 夏皮罗著《社会改革与宗 教改革》;密歇根州大急 流城艾德曼斯出版公司出 版的马丁·路德著、H.科 尔译《论意志的不自由》 ;纽约哈考特-布雷斯公 司出版的R.H.托尼著《宗 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公司 出版的阿道夫·希特勒著 《我的奋斗》;纽约麦克 米伦公司出版的J.布尔克 哈特著的《意大利文艺复 兴时期的文化》。 艾里希·弗洛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