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史并不如烟(第4部开元盛世修订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曲昌春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巅峰时代——开元盛世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诛杀韦后之后,李隆基先下手为强,率兵剪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之主。为了表明励精图治、开创伟业的决心,他把年号改为了开元。在文治上,李隆基展现出了高超的用人智慧,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相继拜相,各类精英不断涌现;在武功上,他改革兵制,任用名将哥舒翰、王忠嗣、张守珪等,开疆扩土,横扫天下;在个人生活中,他也书写传奇,既开创了“兄友地恭”的皇室奇迹,又上演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传世爱情……说不完的雄才大略,赞不够的风流才俊,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在全才皇帝李隆基的统治下,唐朝的国力日渐达到鼎盛,开元盛世也随之成为中国人千年的精神图腾。
作者简介
曲昌春,知名历史作家,媒体记者,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职于中央电视台。自幼酷爱历史和文学,致力于通俗历史的写作,对唐代历史尤为感兴趣,造诣颇深。主张人性化写史方式,以现代视角审视解读历史。出版历史类著作多部,有《唐史并不如烟》《历史人物的N个结局》等。其中《唐史并不如烟》系列凭借着极高的写史水准,一经面世便持续热销,积累了庞大的忠实读者群体,他也因此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神笔曲大”。
目录
第一章 姑侄恩怨
六味地黄丸
谁是主角
失算
矛盾渐起
宋璟出招
太平公主的反击
第二章 兵戈相见
左右为难
翻云覆雨
大洗牌
偷鸡不成
磨刀霍霍
刀兵相向
机关算尽太聪明
第三章 来来往往
重新洗牌
翻身做主
勾心斗角
卸磨放驴
第四章 救时宰相
管理的学问
下车伊始
蝗虫事件
无限风光
罢相
发挥余热
一世冤家
第五章 宋为相
有脚阳春
感谢你八辈祖宗
良臣本色
坟头的高度
赐箸表直
意料之外
虎父犬子
第六章 三人行
不折腾
张嘉贞传奇
张说归来
第七章 张说时代
一张一弛
智斗张嘉贞
一箭双雕
泰山封禅
人生顶峰
致命错觉
政坛新贵
张说罢相
张说余生
第八章 第一家庭
兄友弟恭
四个贵族
结发夫妻
危机四伏
方寸大乱
咫尺天涯
第九章 看守内阁
清廉宰相
十字路口
你来我往
意外之祸
重建瓜州
萧嵩拜相
第十章 百日宰相
宇文融拜相
假想之敌
众叛亲未离
论资排辈
短暂和平
第十一章 矛盾四伏
奴才互斗
误读高力士
一击不中
再击致命
宰相出缺
天下必肥
双双罢相
第十二章 九龄时代
张九龄其人
九龄拜相
张守珪拜相?
法与情
第三只眼
渐行渐远
张李角力
第十三章 天注定
九龄罢相
落井下石
咫尺天涯
出人意料
第十四章 太阿倒持
名将落马
开战吐蕃
兵制改革
第十五章 两只老虎
安禄山崛起
李林甫掌权
第十六章 贵妃醉酒
曾经沧海
神秘梅妃
贵妃出场
恩宠无双
第六人
第十七章 口蜜腹剑
两裴相争
一箭N雕
丝丝入扣
痛下杀手
野无遗贤
第十八章 机关算尽
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登峰造极
防不胜防
矛盾渐起
花落去
导语
从初出茅庐到开元盛世,看全才皇帝李隆基如何描绘盛唐画卷。全书致力于从各个角度展现出开元年间的风采,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不断的挖掘深化,让读者在轻松了解这段历史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一些更深一层次的东西。可以毫不避讳地讲,在各种唐史读物中,本书是有营养的通俗读物。《唐史并不如烟(第4部开元盛世修订版)》为湖南卫视历史主讲人——曲昌春扛鼎之作。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比《明朝那些
事儿》还要耐读的书。
——专栏作家 李开周
历史畅销书作家曲昌春
在《唐史并不如烟》中,用
耐心而细致的笔法,为我们
描绘了大唐这个帝国的全景
辉煌,读来思绪万千,百感
交集。
——历史作家 魏风华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
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
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
既呈现出恢宏大气的大历史
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
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
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
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
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

——历史作家 高天流云
历史静静地待在那里,
所有意义都看后人如何赋予
。细察一代代人,尤其是年
轻的读者如何解读历史,很
有意思的,甚至比所谓解密
历史真相更有意思。例如这
本《唐史并不如烟》,会让
我纵览唐朝的兴衰,但我更
关心的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读
这样表述历史,琢磨琢磨,
真的很有意思。
——图书策划人 蒙木
精彩页
第一章 姑侄恩怨
六味地黄丸
中国大历史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神奇的人物,他本人当过皇帝,他的父亲当过皇帝,他的儿子当过皇帝,他的弟弟当过皇帝,他的侄子当过皇帝,最要命的是,他的母亲也当过皇帝,善于联想的人们就送他一个称号:六味地黄丸(六位帝皇)。
这个神奇人物是谁呢?唐中宗李显。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其实睿宗李旦同样如此:
本人当过皇帝,父亲当过皇帝,儿子当过皇帝,哥哥当过皇帝,侄子(温王李重茂)当过皇帝,母亲(武则天)也当过皇帝。
综合评定:六味地黄丸。
如此算来,李显、李旦哥俩就成为中国大历史中硕果仅存的两粒“六味地黄丸”。除了他俩,再也找不出第三位!
绝版!
一辈子能得到“绝版”这两个字看起来是多么幸运,然而具体到李显和李旦这哥俩,“幸运”二字又显得那么沉重。其实在很多人看来,李显和李旦哥俩就是一对苦命“Twins”,人生的过程不尽相同,人生的苦涩却一脉相连。
中宗李显先受制于母亲,后受制于自己的皇后,人生评语:憋屈。
睿宗李旦呢?
他也好不到哪里,他先受制于母亲,后受制于妹妹,最后还受制于儿子,人生评语:更憋屈!
记得上高中时曾经做过一道语文题,题面是这样的:
吃不到苦的苦比吃到苦的苦还要苦。
要求是解析题面中几个苦的具体含义。
这不是绕口令,而是一道分析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下。
如果把上面的句式套到睿宗李旦的头上,就会形成这样一句话:
看不见憋屈的憋屈比看得见憋屈的憋屈还要憋屈。
写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会问,睿宗李旦真的有那么憋屈吗?
这个真的有!
关于李旦的第一段憋屈,《武后当国》中已经提到过,在此按下不表,我们将镜头摇到公元710年六月二十七日之后。
场景:长安皇宫之中
一个中年男人正对着一个官员问道:这事跟太平商量过了吗?
官员回答说:商量过了!
中年男人又问:跟三郎商量过了吗?
官员回答说:商量过了!
中年男人不再言语,提笔签字。
镜头推近:龙飞凤舞两个大字“同意”。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这个中年男人便是李旦,而这样的场景对他而言无比熟悉,他的皇帝生涯几乎就是如此场景的重复:
“跟太平商量过了吗?”
“跟三郎商量过了吗?”
在他的心中,第一个当家的是太平公主,第二个当家的是儿子李隆基,而他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签署意见的机器。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谁是主角
明明自己是皇帝,却要听命于自己的妹妹和儿子,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答案来自唐隆政变。
众所周知,李旦能再次登上皇位,是因为大唐王朝发生了唐隆政变,政变中原本手握权柄的韦皇后被诛杀,而被韦皇后推上皇帝宝座的李重茂又被拉下了皇帝宝座,在这之后,李旦被推上了皇位。
是谁把李旦推上了皇位?
现存于世的《旧唐书》和《新唐书》将主要功劳归到了李隆基身上,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李隆基率先萌发了政变的念头,然后经过一系列串联之后,最终政变成功,因此李旦登上皇位,最大的功劳归李隆基,因此可以概括为“儿子栽树,老子乘凉”。
这一幕是不是有点眼熟?是不是跟李渊、李世民父子有些相似?都是儿子运筹帷幄,老子坐享其成,最终老子沾了儿子的光。
真是老子沾了儿子的光吗?
真相并非如此!
历史的真相是,开创唐朝李渊厥功至伟,而睿宗李旦登基,厥功至伟的是他的妹妹太平公主,而李隆基和曾祖父李世民一样,他们亲自过问了同史,并且授意篡改了国史。
在李世民的笔下,他是开创唐朝的第一功臣;
在李隆基的陛下,他是拥立父皇的第一功臣。
他们都是功臣不假,但并非第一功臣,而他们为了政治需要,把自己树立为第一功臣,然后把原来的第一功臣拉下马,湮没到历史的故纸堆里。
吹开历史故纸堆上的灰尘,让我们看一看到底谁是唐隆政变的主角。
公元710年的李隆基,年龄为二十五岁,职位为卫尉少卿,身份为相王的第三子。
公元710年的太平公主,年龄四十多岁,身份为本朝权势最大的公主。
正是在公元710年这一年,发生了唐隆政变,我们要问,谁是主角?
在中国历史上,发动政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政变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权,第二有钱。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