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媒体评论)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肺炎疫情,改变了许多人 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也改 变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 认识。如何拓展生命的长 宽高?如何产生充满幸福感 的“福流”?如何活出心花怒 放的人生?摆在我们面前的 这本书,可谓生命修炼的 及时雨。 ——朱永新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秘 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 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全 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 育实验”发起人这本书的作 者之一闫伟女士曾在新东 方工作,后去清华大学研 读心理学,殊途同归。她 一直在为帮当下年轻人排 忧释惑而忙碌。相信她的 这本新书,能大大提升国 人的幸福感。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 事长 彭老师是我的导师,他 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催人 奋进。他用生动的案例、 风趣的表达拆解“幸福”,很 多关于工作、生活的烦恼 和困惑迎刃而解。希望更 多的朋友能通过积极的态 度解决困惑,获得幸福! ——刘洋 中国首位升空女航天员 ,全国妇联副主席(兼) 身处这个变化的时代,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财 富的快速积累,人们的心 理问题、心灵危机也越来 越不容忽视。诚如作者所 言,幸福不是简单的生理 满足,也不依附于攀比和 财富,而是一种有意义的 快乐。关于幸福,书中不 但有深刻的洞察,还为读 者提供了获得幸福的实用 方法。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所长 彭凯平教授是我认识的 一位非常优秀的中国心理 学家,相信他的新书会给 他的中国同胞带来积极幸 福的体验。 ——理查德·尼斯贝特 美国科学院院士,密歇 根大学心理学系讲席教授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积极 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显 然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相 信他的新书会解答很多中 国朋友关于幸福的困惑, 它是你能给自己送的很棒 的礼物之一。 ——马丁·塞利格曼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 教授,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 (1996年) 我研究的社会性、利他 性、合作性和英雄主义, 是人的幸福源泉。我很高 兴我的好友和同事彭凯平 教授和闫伟博士的新书提 倡与我的研究内容相通的 理念。真正的幸福是有意 义的快乐。 ——菲利普·津巴多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 (2002年) 目录 自序1 以积极心态,重启2020 自序2 用感恩之心,领会生命的意义 第一章 幸福的陷阱:驱除心灵雾霾 如何正确地比幸福 财富幻象:“渴望”不等于“喜欢” 幸福的开关,在你手上 第二章 积极的力量:拯救“不开心” 做一个乐观的人 焦虑时,停一停 反转情绪,你需要方法 遇到挫折怎么办? 第三章 职场幸福: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 选择:人生转角处的取舍 寻找工作的乐趣 福流:一种奇妙的体验 你可能是虚假疲惫 拥抱生活,不惧改变 第四章 人际心理: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成为“万人迷” 一切尽在不言中 召唤人心,动之以情 人性的邪恶 第五章 寻找真爱:生活不是偶像剧 理想中的他,只能来自星星? 不可不知的爱情心理学 婚姻伴侣怎么选? 如何让爱在婚姻中持续? 第六章 积极养育:为孩子注入王者基因 母爱的本质是关爱 别用表扬“绑架”孩子 自控力不一定代表成就 感受知识之乐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这样激励,孩子才会主动 教育有术 精彩页 如何正确地比幸福 为什么铜牌选手比银牌选手更快乐? 康奈尔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曾经和两个学生做了一项研究:请康奈尔大学的学生评价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各项比赛中获得奖牌的选手在冲过终点时和在领奖台上的情绪表现,给选手的表情打分,满分为10分,表情越开心,分数越高。结果他们发现,在比赛结果刚刚宣布时,银牌选手的平均得分只有4.8分,而铜牌选手的得分高达7.1分。在颁奖仪式上,铜牌选手的快乐表情有所收敛,但仍有5.7分,而银牌选手变得更不开心,表情变成了4.3分。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铜牌选手与银牌选手的开心程度的差异在统计水平上十分显著。 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人们的开心程度应该与其成绩有对应关系。如果我们表现得好,成绩优越,我们会很开心;反之则不开心。按照这种逻辑,银牌选手应该比铜牌选手开心,因为他的成绩只是在一人之下,却在其他人之上。 根据吉洛维奇的研究,产生这种意外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种人的反事实思维不一样。所有人都在用反事实思维进行思考。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基于与现实相反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过程,或者是对事实的一种替换想象。人们通常是在心理上对已经发生过的事进行否定,进而建构一种假设的可能性,即“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 银牌选手的反事实思维肯定是往上比较,因为对于银牌选手而言,奖牌已经到手,他只要再努力一下,就一定可以获得金牌,所以,往上比较的反事实思维很自然。铜牌选手更可能有往下比较的反事实思维,因为他差一点儿就可能是第四名,得不到奖牌,因此,往下比较的反事实思维更自然些。比较的方向不同,人的情绪受到的影响也就不同。 十几年后,我的好朋友——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大卫.松本(David Matsumoto)教授和美国《世界柔道杂志》(The World of Judo Magazine)的编辑鲍勃·威林厄姆(B0b Willingham)对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上获得柔道比赛金牌、银牌和铜牌选手的面部表情进行了计算机分析,分析结果再次验证了吉洛维奇的发现。更有趣的是,银牌选手不但表现得不开心,甚至还流露了悲伤、轻蔑和冷漠等负面的情绪反应。当然,这些银牌选手在领奖台上还是会露出笑脸,只不过他们的微笑大部分是伪装的、礼节性的。 再举一个我们更熟悉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案例。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在发现自己夺得1 000米仰泳铜牌后开心地说:“啊?第三啊?噢,那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而当她在2017年的游泳世锦赛上获得50米仰泳银牌后,她难过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由此可见,银牌选手确实不如铜牌选手开心。 生活中的反事实思维 上述研究生动地说明:一个人的成就、获得和收益到底有多大,与其幸福没有完全的正比关系,但是这和他的认识、判断密切相关。 当我们往上比较的时候,我们很难感受到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而当我们往下比较时,我们反而会知足常乐。这就意味着,真正影响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的,是我们的预期和比较。 生活中,我们经常有与别人比较的冲动,我们感觉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比较的结果。当其他人聪明、灵巧、成绩好的时候,我们就显得愚昧、笨拙、成绩糟糕。当你刚刚为5万元的年终奖兴高采烈,却发现你的同事比你多拿了5 000元时,你可能就会变得不开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意无意地跟别人进行比较呢? 在进化史上,远古人类为了规避风险、活得更久并成功繁衍,最重要的生存条件之一就是从属于某一集体。 P3-5 导语 本书是清华教授写给中国青年的幸福枕边书,直击工作、爱情、婚姻、人际、亲子等人生课题,20余年心理学研究实践+海量大数据调研分析=活出幸福人生的28个洞见,以清华大学广受欢迎的MOOC精品课程为蓝本,抽丝剥茧消除关于幸福的偏见,樊登、李善友、傅小兰、菲利普·津巴多、马丁·塞利格曼推荐。 序言 以积极心态,重启2020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疫情无情地在神 州大地肆虐。为了应对疫 情,整个中国陷入一场前 所未有的大规模封闭。疫 情不光考验着我们国家的 应急管理水平和危机管理 水平,也在考验每一个中 国人在突然袭来的灾难面 前的一种文明定力。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在 2020年2月2日早上6点开通 了“抗击疫情,心理援助”24 小时免费热线,2月9日早 上6点开通了医务人员及家 属专线,随着疫情的全球 发展,3月中旬开始为海外 华人华侨、留学生提供心 理援助服务。热线共有13 个坐席。截至5月30日24时 ,热线总拨打量达10 768 次;共有68位专家(社会心 理学、临床心理学、医学 专家和精神科医生等)进行 公益培训;参加直播培训 和观看课程回放共近350万 人次。危机干预组在120天 的工作时间段当中,总共 进行危机干预的人次是138 ,其中危重案例数达到28 例;回拨32次,报警6次。 发生零差错,零投诉,零 事故。截至5月20日相关热 线数据:接线量最大的三 个时间段为下午3:00—6 :00(1 7.11%),晚上6: 00—9:00(17.09%),上 午9:00一12:00(16.04 %);来电者职业中,医护 人员占2.79%,留学生占 0.77%。 上述热线电话主诉的共 性是:第一,普遍焦虑; 第二,担心自己,同时担 心家人;第三,妈妈被高 频提及,一是因为对妈妈 的担心,二是因为妈妈对 自己的安慰和关心是最多 的。这也体现了中国社会 的文化特点——关爱家庭, 关心亲人。 疫情之外,民众因长时 间足不出户而产生的压抑 情绪也在不断累积。有些 人可能会过度关注一些负 面信息;有些人不想活动 ,做不了任何事情,导致 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出问 题;有些人可能会通过醉 酒、抽烟、过度消费、打 游戏、玩手机、看电视, 以及狂热地工作,来逃避 这样一种应激反应的倾向 性。症状特别严重的那些 人,可能会把一些负面情 绪宣泄到周围人的身上, 做出指责、挑剔、控制、 报复、攻击,甚至自我伤 害等行为。 随着国内疫情的渐趋稳 定,如何化解我们的心理 危机,以新的姿势和心态 重启2020年?积极心理学的 研究表明,积极心态可以 替代负面心理,快乐可以 缓解应激反应带来的压力 ,幸福可以指引我们社会 的前进!那我们该以怎样的 视角看待“快乐”“积极”,以 及如何理解“幸福”的意义, 找到获得幸福的方法呢?为 什么我们觉得不幸福 我曾应联合国新闻部邀 请,赴美国纽约参加第二 届“国际幸福日”的纪念活动 。当时的纽约春寒料峭, 但联合国的国际会议大厅 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家、 社会活动家、政治活动家 及普通的民众代表热情洋 溢,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坐在主席台上,看着不 同年龄、不同肤色的面孔 上流露的激动期待的神色 ,我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 个问题:为什么幸福如此 有感召力?为什么全世界各 个民族和文化都把幸福作 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答案也许就在于,人人 都想获得幸福,但又不知 幸福是何物;我们时常感 到快乐,但又觉得幸福遥 不可及。 你知道吗?人类在21世纪 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不 是污染、战争、饥荒和瘟 疫,造成人类伤亡人数最 多的原因,是幸福感偏低! 为了呼吁世界各国政府重 视人民的幸福感,联合国 大会将每年的3月20日定为 “国际幸福日”,并在这一天 公布年度《全球幸福指数 报告》。 在联合国大会发布的 《2019年全球幸福指数报 告》中,中国的幸福指数 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 区中仅排在第93位,这个 数字与我们的期望有巨大 落差。为什么我们中国人 的幸福指数排名不尽如人 意? 中国有一个汉字叫“悟” ,很多智慧来自“觉悟”。觉 悟,就是要用心去感受。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顾 着培养做事情的能力,却 疏于培养内心的感受力, 心灵的枯竭和贫瘠让我们 虽忙碌却迷茫,越来越不 开心。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中描述了自己特别重要的 心灵体验,也对所有明眼 人发出真实的劝告,她说 : 去善用你的眼睛吧,就 像明天你将会失明一样。 去聆听美妙的天籁、悦耳 的鸟鸣、铿锵有力的交响 曲吧,就像明天你将会失 聪一样。去用心抚摸每一 个物件吧,就像明天你将 会失去触觉一样。去闻花 香,品尝每一口饭菜吧, 就像明天你将永远无法闻 到香味和尝到味道一样。① 大约30多年前,我在《 读者文摘》(后改名为《读 者》)第118期上读到一篇 文章——《幸福总在遥远的 山那边》。在我看来,幸 福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也并非在遥远的山那边, 幸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 生活中——平凡、淡然、宁 静、祥和。它是远方的儿 子在归家时拉着母亲日渐 老去的双手,是温柔的母 亲不慌不忙地一边看着蹒 跚学步的小孩一边在午后 的和煦阳光下挽着毛线扣 ,也是我们在翻开笔记本 写下自己对亲人的感恩时 落笔的沙沙声…… 其实,纵观人类发展的 历史,我们正是在不断跟 各种天灾人祸做斗争并取 内容推荐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本该是幸福的,物质充盈、信息发达……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时常感到焦起、烦躁、沮丧、难以专注,也因此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结合20余年的心理学研究实践,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看待幸福的差异性,为当下的中国人重新解读幸福。幸福不是简单的生理满足,也不依附于攀比和财富。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而这种意义来自我们在工作、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亲子等人生课题中的创造与收获。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理性思辨的语言、丰富接地气的实验案例,揭开关于幸福的六大谜题、28条法则: 幸福的陷阱:驱除心灵雾霾 积极的力量:拯救“不开心” 职场幸福: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 人际心理: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寻找真爱:生活不是偶像剧 积极养育:为孩子注入王者基因 书中还提到了应对挫折的独门绝招“五施理论”。彭凯平教授认为,刻意练习这五个简单的行为,你就能从日常小事中持续获得幸福。 言施:积极地表达和交流 身施:用触摸和运动激活身体 眼施: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好 颜施:经常微笑 心施:培养内心的感受力 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重新审视自我,过一个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