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社会能力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社会能力的孩子很难取得成功。 本书中舒尔博士提出的“我能解决问题”法,以教给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思考技巧为核心,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各地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让家长和孩子们获益匪浅。 与其他的养育方法不同,“我能解决问题”法不是由家长或老师告诉孩子怎么想或者怎么做,而是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以及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作者简介 默娜·B.舒尔博士(Myrna B.Shure Ph.D.)博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她为家长和老师们设计的一套“我能解决问题”训练计划,以及她和乔治·斯派维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为她荣获了四项guojia级大奖:一项美国心理健康协会大奖(1982年)、三项美国心理学协会大奖(1984年、1986年、1994年)。她还是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方面的媒体顾问。 目录 引言 第1部分 处理感受 第1章 愤怒 ·哦,那些大发脾气! ·那些该死的脏话! ·“妈妈,我恨你!” ·处理孩子离家出走的威胁 ·“我不喜欢这个礼物!” ·你的孩子真正理解的是什么? 第2章 挫折与失望 ·“我的孩子讨厌失败” ·你的孩子必须成为关注的焦点吗? ·当你的孩子什么都想要的时候 ·停止哼唧 ·帮助孩子培养适应能力 ·“我的孩子想得到他们没有的东西” 第3章 压力、担忧、恐惧和创伤 ·开始上学或转学 ·为新学年做准备 ·考试压力:你能做什么 ·压力越小,学习越好 ·太害羞而不敢参与? ·帮助孩子们应对不确定的世界 第4章 对待失去 ·重新思考离婚:它不一定会伤害孩子 ·当一个最好的朋友搬走时 ·帮助你的孩子面对亲人的离世 ·庆祝父亲节和母亲节:当爸爸或妈妈离世的时候 ·当家里的宠物死去的时候 第5章 关心和共情 ·我们在向男孩和女孩传递不同的信息吗? ·父母也有感受 ·“善良”是什么意思? ·是真心道歉吗? ·帮助孩子们成为施助者,在接受的同时学会给予 第6章 自尊和掌控感 ·表扬还是不表扬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兴趣 ·“有人关心我吗?” ·“我能做到!” 第2部分 处理并预防问题 第7章 时间与时机:就寝时间、拖延、打扰和没耐心 ·选择合适的时间并学会等待 ·“爸爸,我现在能打开吗?” ·结束睡前战争 ·治愈拖延症 ·“你没看见我在打电话吗!” 第8章 占有欲 ·当孩子们为玩具争吵时 ·未经许可借用:父母出手相救? ·当十一二岁的孩子主张自己应有的权利:“该我了!” ·“离开我的房间!” 第9章 抗拒、告状以及撒谎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抗拒?” ·“不要这么无礼地说话!” ·磨蹭:是抗拒还是心烦意乱? ·帮助你的孩子停止打小报告 ·“你在撒谎!” ·可以撒谎吗? 第10章 身体攻击、欺凌者与受害者 ·“妈妈,汤米打我!” ·当你的孩子伤害别人的时候 ·你的孩子是班里的小霸王吗? ·“暂停”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 ·打还是不打 第11章 情感攻击 ·当学龄前孩子伤害他人时 ·当你的孩子被取笑时如何帮助他 ·当朋友间泄露彼此的秘密时 ·停止谣言的传播 ·当你的孩子被排挤时,如何帮助他 第12章 与孩子谈安全行为、危险行为和暴力 ·让你的孩子远离不良的朋友 ·谈论毒品 ·谈论吸烟与饮酒 ·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谈论性 ·电子游戏和暴力电视节目过于真实? ·教给孩子不要心怀仇恨 第3部分 在家里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 第13章 家庭纽带 ·创造高品质家庭时间 ·将家庭时间纳入工作计划 ·家庭之夜 ·“我答应过吗?” ·当妈妈说可以,爸爸说不可以的时候 第14章 同胞竞争 ·解决“无关紧要”的问题 ·“她的玩具比我的多!” ·不要责怪他人 ·停止与规则和特权有关的同胞竞争 ·同胞争吵:并不总是坏事 第15章 同龄人 ·“妈妈,没有人喜欢我” ·帮助孩子意识到他人的喜好 ·“我的孩子总是往最坏处想” ·“我的孩子太爱吹嘘了” ·爱好可以帮助孩子交朋友 第4部分 培养人生技能 第16章 倾听 ·在学校的倾听 ·“有人在听吗?” ·你的孩子听到完整的内容了吗? ·“我真的倾听我的孩子了吗?” ·了解你的孩子喜欢什么 ·不只要倾听,还要听懂 第17章 安全 ·帮助孩子避免危险情形 ·当孩子们独自在家的时候 ·教给孩子随机应变 ·信息高速公路巡航:互联网安全 第18章 责任感 ·“地板中间是放玩具的好地方吗?” ·家务战争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健忘?” ·“你自己做!” ·我应该给孩子零用钱吗? 第19章 健康与健身 ·帮助你的挑食的孩子 ·你的孩子身体健康吗? ·帮助孩子理解残疾人士 ·当家人长期患病时 第20章 学校、家庭作业和学习 ·谁做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什么时候做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用运动来教数学 ·爸爸: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21章 创造力和艺术 ·玩具可以培养创造力 ·帮助点燃孩子的想象力 ·对音乐的热爱超越了声音本身 ·现场文化活动会激发孩子们敏锐的洞察力 ·鼓励孩子们自己写作 后记 致谢 序言 告之,则恐遗忘。 师之,铭记于心。 引之,学以致用。 —中国谚语 现在是早上8点。你听到 校车正隆隆地向你家驶来, 而你7岁的孩子甚至还没开 始穿衣服。 你4岁的孩子从一个玩伴 那里哭着回来了。“汤米打 我,”她抽泣着说,“还弄坏 了我的新玩具。” 你在家里接听一个重要 客户的电话,就在你们通话 的时候,你6岁的孩子大声 喊着让你帮他找鞋子,尽管 你已经告诉过他很多次不要 在你打电话的时候干扰你。 复活节的前三天,你9岁 的孩子宣布周日她不会和你 一起去看望亲戚。 “我的老师说我考试作弊 ,可我没有!”你11岁的孩 子愤怒地喊道。 你的孩子们是否经常因 为玩具、玩电脑的时间、电 子游戏或其他东西而争吵? 他们是否经常为任何事情或 每一件事情而与你争吵、彼 此争吵?他们是否经常因为 不听你的话、不按照你想的 去做并顶嘴,而家里也被搞 得气氛紧张?你是否觉得自 己似乎试过了所有的方法, 结果都不管用?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不 同的方法来处理类似这些情 形,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而 写的。我对家庭和学校进行 的30多年的研究表明,那些 自己能够充分思考并成功地 解决日常问题的孩子,比那 些不能这样思考的孩子,行 为问题更少,在学校表现得 更好。 在我之前的两本书①中, 我介绍并解释了一种实用的 方法,用来一步一步地教给 孩子们批判性思考的技能, 我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我能 解决问题”法(“I Can Problem Solve”),简称 ICPS。这种方法描述了一些 具体的游戏、活动和对话, 使父母们能够用来教给他们 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 问题和冲突做出更深思熟虑 和更机智的反应。 我从那些和自己的孩子 尝试过我的ICPS法的父母那 里收到了成千上万感人的信 件、电子邮件和电话。有些 父母很感激这种方法的一致 性和对孩子的尊重,就像这 位妈妈所说的那样: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 能力》这本书对我们家人来 说就像一份礼物。我们6岁 的女儿已经成长为一个看起 来对她自己是谁以及她在想 什么有强烈意识的解决问题 的能手。作为父母,我丈夫 和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了一种 平静而尊重的养育方式,可 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孩子处理 他们的生活中从分享到同龄 人压力的各种问题。我们全 家都很感激舒尔博士在养育 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另一位父母则专注于 ICPS法的具体实施: 我的孩子们能够解决更 多的冲突了,因为我转移了 自己的关注点。我坚持使用 舒尔博士的对话技巧,将解 决孩子们大部分日常问题的 责任从我身上转移到了孩子 们身上。 这位妈妈认识到,我的“ 对话技巧”是我的解决问题 方法的核心。我说的这种技 巧是什么呢? 比如,4岁的帕蒂和她8 岁的姐姐瓦尔正在为一套黏 土套装争吵,那是她们的姑 姑送给帕蒂的生日礼物。帕 蒂挑衅地告诉她姐姐,黏土 是她的,瓦尔不能玩。几分 钟之内,两个女孩就开始冲 对方大声喊叫,以至于她们 能 近年来,对心理学家称 之为“执行功能”①的概念的 研究越来越多。达纳·利伯 曼(Dana Lieberman)、 杰拉尔德·吉斯布雷希特 (Gerald Giesbrecht)和乌 尔里希·穆勒(Ulrich Müller )对大量描述执行功能关键 要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① 经过邦尼·阿伯森的扩展和 调整,这些要素对本书描述 的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法 都有影响。 为了说明,让我们考虑 一下前面描述过的5岁的安 东尼。当他弟弟拒绝了他的 第一个解决方案(要求玩那 辆消防车)时,安东尼想出 了另一个解决方案(加入游 戏,帮助弟弟灭火)。在这 样做时,安东尼显示了一种 叫作“转换”或“认知灵活性” (cognitiveflexibility)的能 力。安东尼没有通过打弟弟 或抢夺玩具来处理他可能有 的愤怒或沮丧情绪,相反, 他能够克制住这些想法,并 转换到一个更适合的解决方 案。这种自我调节让安东尼 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并 抵制住冲动的行为。此外, 安东尼很可能预见到了打弟 弟或抢夺玩具的潜在后果, 运用了执行功能的另一个被 称为“前瞻记 忆”(prospective memory )的要素——想起过去的经 历、解释或观察的能力。这 种思考,以及对弟弟观点的 感知(称为“换位思考”), 无疑引导安东尼想出了一种 既能满足弟弟的需要,又能 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解决方法 。 正如大卫·费里尔 (David Ferrier)、秀子·巴 塞特(HidekoBassett)和 苏珊娜·德纳姆(Susanne Denham)描述的那样,像 学龄前孩子那么小的孩子就 能成功地发展执行功能的一 些技能。②正如阿伯森在自 己的实践中经历的那样,特 殊需求的孩子,包括患有阿 斯伯格综合征和注意力缺陷 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 ,也能够发展这些技能。① 根据川端义人及其同事② 、迈克尔·苏里克(Michael Sulik)及其团队、伊莎贝尔 ·罗斯克姆(Isabelle Roskam)和其他人的研究 报告,孩子们有可能是先发 展出了执行功能的一些技能 ,从而导致更少出现 导语 这是全美畅销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作者默娜·B.舒尔博士的又一部力作。在本书中,舒尔博士将荣获美国4项心理学大奖的“我能解决问题”法运用到孩子生活中的107个重要情景,围绕处理感受、处理并预防问题、在家里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人生技能四个主题,向父母们介绍如何培养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和技巧。 后记 我希望我已经教给你如 何帮助你的孩子处理情感, 变得更有能力,在家里和学 校里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并且学会在未来取得成功所 需的重要人生技能。当你每 天仔细权衡自己的选择,决 定如何处理出现的情形时, 你的孩子也能学会权衡他们 自己的选择。在当今这个复 杂的世界里,我们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更需要给予我们的 孩子在生活中做出正确决定 所需要的技能,而且还要给 予他们使用这些技能的自由 。 我很想知道你家里发生 的有趣的故事和小插曲。你 可以写信给我: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Drexel University 3141 Chestnut St. 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号码是215-553-7120,或者 给我写邮件,地址是 mshure@drexel.edu,还可 以登录我的网站 www.thinkingchild.com与 我联系。我很希望你能与我 联系。 精彩页 第1部分 处理感受 那些能控制自己生活的孩子不会让生活控制他们。 在你的女儿放学后走进家门的那一刻,你就知道她身上发生了什么美妙的事情——你可以从她的眼睛、她的步伐,甚至她的一举一动中读出她的开心。“妈妈!”她大喊着,高兴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还记得我写的那份读书报告吗?我今天拿回来了,我的老师很喜欢。我得了A!” 像这样的快乐通常是会传染的。你知道如何回答:“这真是个好消息!我真为你高兴!” 另一些时候,你女儿的感受可能更难读懂。她的眼神很警惕,而且不怎么说话。你想知道什么样的问题能让她敞开心扉——然后又想知道她是否愿意谈谈。如果你强迫她,她可能会变得沮丧,甚至更不愿意说话。 有时候,她回到家时可能看起来非常痛苦。“杰米说我不再是她最好的朋友了。”当被问起时她这样说,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到。 你现在该说什么?怎样才能帮助她感觉好起来? 情感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人出生的时候就存在了——只要观察一个被喂食的饥饿的婴儿,注意他脸上呈现的从愤怒、沮丧、惊喜、满足到开心这些千变万化的情感就会知道。但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比情感更难处理。 虽然感受是难以描述的——我们既摸不到也闻不到——但不可否认,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感受还有些生理成分。我们的身体往往能感觉到情绪。当感到恐惧时,我们有些人的胃会不舒服,有些人则是喉咙后面不舒服。我们都有不同的反应。 帮助你的孩子处理其感受的第一步,是处理好你自己的感受。你可以从意识到你自己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情感反应开始。当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时,比如升职,你有什么感受? 现在想想这件事。当你想要某件事发生但它没有发生时,你有什么感受?当你认为会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时,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大发雷霆、感到沮丧或悲伤吗?你是把怨气发泄在别人身上、放弃还是寻找让事情变得更好的办法? 一旦你确认了自己的感受以及你对它们的反应,你就可以帮助孩子确认他们的。孩子们是从我们这里了解感受的。例如,当我们感到快乐,或者看到我们的孩子快乐时,我们要把它说出来:“你今天看起来很快乐!”或者,看到孩子伤心时,要说:“你为什么看起来这么伤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就能学会将内心的感受与相应的词语联系起来。 说出感受的名称,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当孩子能够描述他们的感受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和自己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帮助孩子们识别各种情感很重要。很多孩子在被问到有什么感受时,他们会说“好”“棒极了”“不好”“可怕”或“糟糕”之类的词语。很少有人回答“快乐”“骄傲”“悲伤”“沮丧”“害怕”。找到一个感受词语不仅会帮助孩子们更清楚地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还可能会决定他们下一步怎么做。如果一个孩子感受到的是悲伤,他做的事情可能会与感到沮丧时不同。仅仅认为他感觉“不好”“糟糕”或“可怕”,并不能帮助他对自己的下一步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贝瑟妮·布莱尔(Bethany Blair)和她的同事们报告说,那些使用更复杂的情感词语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负面感受,并能够找出更多控制愤怒的方法。① 除了帮助孩子们学会给感受命名并识别它们之外,帮助他们感觉到能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布莱尔和她的同事们进一步解释说,对孩子们表达的感受表现出热情和接纳,会鼓励他们对其进行讨论,而不是隐瞒。在研究中,他们发现那些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最强的5~10岁孩子,更有可能发展出建设性的、积极的友谊——可能是因为这些孩子更有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找到应对负面感受的恰当方法,并能以恰当的方式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感受。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我认识到当孩子们感到安全时,他们喜欢谈论自己所有的情感,甚至那些不那么好的情感——男孩和女孩都是如此。 由于所有这些原因,一位10岁男孩的父亲在接受过以本书为基础的“我能解决问题”法培训后,认识到“我过去常常告诉儿子我有什么感受,但我从来没想过问他有什么感受”就太重要了。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