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八十自述,细品文学之美。
在《人生没有白读的书》这本书中,既有作者对“红学”的研究成果,也有其对中国本土文学的阅读见解,既有他对外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的解读,也有自身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感悟。
以书自渡,无远弗届。
遇见一本好书,打开一个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刘心武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刘心武八十自述,细品文学之美。 在《人生没有白读的书》这本书中,既有作者对“红学”的研究成果,也有其对中国本土文学的阅读见解,既有他对外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的解读,也有自身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感悟。 以书自渡,无远弗届。 遇见一本好书,打开一个世界。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2016年推出《刘心武文粹》26卷。 目录 第一辑 红楼系于深深处 绿叶成荫子满枝 司棋的姓 一杯茶的伏笔 惜春的谶语 夹道里的故事 金陵十二钗花语 写男不写头,写女不写脚 第二辑 泥土上的记忆 呼兰河的悲欢 孙犁的革命柔情 山村里的新生 温州有溪鳗 月牙儿的苦悲 为农民写作的作家 一本老书的回忆 沈复的浮生清欢 大团圆的美 赵氏孤儿 第三辑 风从远方来 辛酸的童话 我所知道的现代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二三事 复活的美神雕像 会变质的友谊 没意思的故事 梅耶荷德定律 第四辑 读书与写作 不要生春天的气 一种疯言 一种低语 出人意料的结尾 从生活中发现文眼 镀金的莲花 银锭观山 心里难过 不要对大头尖叫 谈谈冷书 六瓣梅 三种长篇小说结构 序言 60年前,1962年春节期 间,我在《中国青年报》 上发表了《赏梅迎春》一 文,写那篇文章的时候, 我还不到20岁,我不认识 该报社的任何人士,是自 发投稿。《中国青年报》 的编辑从众多来稿中选出 我这篇,二审通过,总编 辑签发,还安排在副刊头 题,配了一张挺大的图。 文章里我侃侃而谈,似乎 对梅花、梅树、梅子都很 了解,还向读者报告,那 一时期,梅树只生长在中 国,日本曾多番尝试种植 ,总未成功,而在我国, 梅树主要生长在江南,苏 州的邓尉,杭州的超山, 无锡的梅园“香雪海”,都是 以栽梅出名的胜地,每逢 春梅盛开时,人们就络绎 不绝地相携去赏梅。迎春 赏梅,已经成为我国人民 的一种民族习惯。 其实写文章的时候,我 并未去过江南,我所定居 的北京,那时候还没有地 栽梅。我所赏的梅,都是 比如说中山公园唐花坞里 的那种盆景梅。那么我那 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除了从盆景梅去想象江南 地栽梅,就是通过阅读。 从少年时期,我就喜欢读 书,我的生活历程,是现 实的阳光雨露、坎坷颠簸 、柳暗花明,与读各种书 籍后获得的知识、启发、 激励、教训交织在一起, 相浸相融的。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个 甲子过去,祖国变得更富 更强更美了。北方难以地 栽梅花的困难,在20世纪 80年代后,经过园林栽培 专家和园林工人们的一再 努力,已经突破,现在北 京人赏梅,不用非去江南 ,不必只在盆景梅前凝神 ,许多地方,都有梅林出 现。前些天,助理焦金木 开车,我们一起去了北京 明城墙遗址公园,那敞开 式公园的园林布局,主打 就是地栽梅,有红梅、白 梅,还有绿萼梅,那日天 气晴好,游客不多,因为 防疫都戴着口罩,相互之 间保持着距离,静静地赏 梅。我逐次走近不同的梅 树,近观那美丽的花朵, 嗅其淡雅的香气,品其独 特的神韵,身心大畅。不 禁就回想起六十年前,自 己发表过《赏梅迎春》的 文章,那时还是个毛头小 伙,如今却入耄耋之年。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 是2500多年前孔子批评原 壤的话,孔子说的话收齐 全了是:“幼而不孙弟,长 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 贼。”就是这个原壤年轻的 时候不尊老爱幼,成年后 又无所事事,现在老不死 ,成偷取岁月的贼了。孔 子和原壤本是朋友,他骂 原壤“老不死的”,既是批评 ,也有调侃之意。当下尊 老爱幼风气很盛,少有人 嫌弃耋耄老人,视其为贼 寇的。但我自己既然进入 了“80”后,就应自诫:不能 像原壤那样无所作为,倚 老卖老。就如一株老梅树 ,只要精气神还在,就该 再开出花朵,对社会,对 年轻一代,有所奉献。我 现在仍在写作,仍在参与 当下的文化活动,不仅用 电脑打字,也录制音频, 写新的小说,也把自己几 十年来的读书心得、人生 感悟,提炼出来,这本散 文随笔集子,就是这样形 成的。 愿我自己这株老梅,还 能继续报春。 2022年3月25日 导语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关于读书的随笔集。本书以作家在喜马拉雅的读书播客节目为底本,按四大主题分为四辑整理成书,既有作家对“红学”的研究,对中国本土文学的阅读见解,对外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的解读,也有作家自身关于阅读与写作的感悟。在全民阅读时代,市面上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去发现一本好书,如何去阅读一本好书,如何去评价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作者在书里做了解答。 精彩页 绿叶成荫子满枝 20世纪的“40后”“50后”“60后”认识我,多半是因为我是写小说的,我写过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钟鼓楼》;而“70后”“80后”“90后”认识我,多半是因为我在百家讲坛讲过《红楼梦》。 《红楼梦》里面有这么一段情节,在第五十八回,贾宝玉大病一场以后,拄着拐棍儿离开了他所居住的怡红院,他要去潇湘馆看望林黛玉。他从大观园沁芳桥一带的堤上走过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走着走着,转过一块山石,就见到一棵大杏树。树上的花全都谢了,叶稠阴翠,他仔细一看,杏树上面已经结了许多豆子大小的小杏儿。这个时候贾宝玉就有了一些心理活动。 《红楼梦》成书于中国清代的乾隆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了,那个时候,一些大家所熟悉的西方长篇小说,像《悲惨世界》,都还没有出现。而早在两百多年前,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里面就有了大段的心理描写,书中写到贾宝玉有这样一些心理活动,他心说:(我)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已到“绿叶成荫子满枝”了。于是他仰望着杏树上的杏子舍不得离开。他又由杏花、小杏子想到了大观园里面的那些青春女性,那些青春女性也跟这杏花、小杏儿一样,有的就像花儿,开始谢了;有的花儿谢了,就结出小杏子了。意思就是说,她们走过了少女时期,要出嫁了。 接着他想到故事里面的一个人物,叫作邢岫烟。这位邢岫烟是谁?她是荣国府贾母的大儿媳邢夫人的一个侄女儿,是从金陵地区北上来到京城投靠荣国府的。跟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亲戚,其中就有薛家薛姨妈的一个侄子,薛宝钗的堂弟,名叫薛蝌。邢岫烟和薛蝌到了荣国府以后,由贾母做主,成就了一门亲事,邢岫烟就嫁给了薛蝌。 贾宝玉联想起这件事情,他心说,邢岫烟本来是一个青春女子,现在定了亲了,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也就是说,她婚后过不了几年就要生孩子了。料想再过几日,这棵杏树的叶子都会落掉,这是秋冬时候常见的景象,贾宝玉因此就联想到邢岫烟再过几年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消退,想到这儿,他就不免伤心了。 贾宝玉有一个观念,他说在当时那个时代,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污浊不堪;女儿家是水做的骨肉,非常地清纯、洁净。因为在那个时代,男子稍微长大以后,就会被社会和家庭规训着去走一条参加科举考试谋取功名的道路,这是贾宝玉最不喜欢的。而女子长大以后就会出嫁,嫁给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男子,所以他觉得女儿家不出嫁最好,一出嫁就跟追求功名利禄的男子成为共同体了,就会被污染,也去追求功名利禄,就堕落了。 所以面对这棵杏树,他就想到邢岫烟马上就要失去青春女性的那种纯净了,今后就说不清楚了。想着想着,他竟对着杏树流下泪来,枉自叹息。 正在他悲伤的时候,有一只小鸟飞了过来,落在这杏树枝上乱啼,贾宝玉就发了呆性,心里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心说这鸟必定在杏花盛开的时候曾经飞来过,今天没有花了,空有叶子,它现在飞回来,心里必定很难过,所以胡乱地啼叫。他听着鸟叫的声音,觉得是啼哭之声。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