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思翁、香光居士等,松江华亭人。明代书画家。性和易,通禅理,能诗文,富收藏,犹精书画、鉴赏。以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派”杰出代表,山水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极大。
董其昌《书论二则·临余清斋法帖卷》,纸本,草书,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五百四十厘米,今藏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本卷所书之书论二则,应是董其昌自撰,但未见于《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董氏文集中,可补史料之缺。《余清斋法帖》为徽州巨商吴廷所刻,收历代名家法帖二十六种,内有王羲之法帖十种,《十七帖》为其中之一。董其昌与吴廷友善,亲自参与了《余清斋法帖》的编选过程,并为之题额、评鉴。本卷董其昌临《余清斋法帖》之《十七帖》部分,虽为临写,但挥运自如,自出胸臆,飘逸空灵,全无滞塞。其中文字偶有脱漏、增衍,当系书写时专意于用笔,而无暇顾及文句所致,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