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章节体结构,共13章,80节,计50万字,对凤冈茶历史、茶地理、茶环境、茶品种、茶种植、茶加工、茶科技、茶品牌、茶营销、茶旅游、茶民俗、茶文艺、茶艺茶道、茶馆茶饮、茶器茶具以及茶政、茶企、茶人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翔实的记述。为我们研究凤冈茶提供了一个具有资料性、史志性、经典性、可读性的茶文化专业文本。
这是一部凤冈茶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项具有首创性的文化系统工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茶全书(贵州遵义凤冈卷)(精) |
分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全书章节体结构,共13章,80节,计50万字,对凤冈茶历史、茶地理、茶环境、茶品种、茶种植、茶加工、茶科技、茶品牌、茶营销、茶旅游、茶民俗、茶文艺、茶艺茶道、茶馆茶饮、茶器茶具以及茶政、茶企、茶人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翔实的记述。为我们研究凤冈茶提供了一个具有资料性、史志性、经典性、可读性的茶文化专业文本。 这是一部凤冈茶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项具有首创性的文化系统工程。 目录 凤茶三“度”(代序一) 凤冈茶好在哪儿?(代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凤冈茶历史 第一节 凤冈茶史概述 第二节 凤冈锌硒茶的发展 第二章 凤冈茶地理 第一节 凤冈茶产业概况及茶区分布 第二节 凤冈茶树品种分布 第三节 凤冈古茶树 第三章 凤冈茶加工 第一节 凤冈绿茶加工 第二节 凤冈红茶加工 第三节 凤冈白茶加工 第四节 凤冈黑茶加工 第五节 凤冈青茶加工 第六节 凤冈黄茶加工 第七节 凤冈抹茶加工 第八节 凤冈苦丁茶加工 第九节 凤冈老鹰茶加工 第十节 凤冈甜茶加工 第四章 凤冈茶的品牌营销 第一节 凤冈茶的品牌与宣传 第二节 龙凤佳话 第三节 茶企名录 第四节 市场营销 第五节 重点企业介绍 第五章 凤冈茶与科技 第一节 政府检测机构 第二节 凤冈茶叶企业检测设备 第三节 凤冈茶的质量安全管理 第四节 凤冈茶叶“三品一标”认证 第五节 凤冈茶叶的综合开发利用 第六节 凤冈茶教育机构与人才培训 第七节 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 第六章 凤冈茶与旅游 第一节 凤冈“茶旅一体”融合发展 第二节 凤冈锌硒茶与旅游重大活动 第三节 祭茶大典及春茶开采节 第四节 中秋品茗活动 第五节 禅茶瑜伽·养生凤冈 第六节 重阳节敬老茶会 第七节 凤冈锌硒茶品鉴活动和茶王大赛 第八节 世界国际茶日系列活动 第七章 凤冈茶与民俗 第一节 凤冈油茶汤 第二节 凤冈罐罐茶 第三节 凤冈茶食品 第四节 凤冈药用茶 第五节 凤冈茶礼俗 第六节 凤冈茶地名 第七节 凤冈茶歌 第八章 凤冈茶与水 第一节 夷州故城大龙塘与茶 第二节 龙井水烹茶味甚佳 第三节 偏刀水泉水 第四节 仁孝之乡好茶水 第五节 当代泡茶用水 第九章 凤冈茶具器皿 第一节 金属茶器 第二节 漆器茶器 第三节 民间茶器 第四节 当代茶器 第十章 凤冈茶馆与茶饮 第一节 凤冈茶馆介绍 第二节 茶艺欣赏 第三节 茶艺曲目 第四节 凤冈绿茶泡饮 第五节 凤冈红茶泡饮 第六节 凤冈白茶泡饮 第七节 凤冈青茶泡饮 第八节 凤冈黑茶泡饮 第十一章 凤冈茶与文艺 第一节 凤冈茶灯 第二节 凤冈茶诗 第三节 茶歌曲、茶赋、茶联 第四节 “东有龙井·西有凤冈”网络茶美文 第五节 禅茶一味美文 第六节 茶的说唱 第七节 茶谚、茶谜 第八节 茶书刊 第九节 凤冈茶事古图 第十二章 凤冈茶与人物 第一节 茶界名人与凤冈锌硒茶 第二节 茶界先贤与当代茶人 第三节 中外人士寄语凤冈锌硒茶 第十三章 凤冈茶政 第一节 茶政概述 第二节 涉茶文件概要 第三节 涉茶制度选登 第四节 茶叶管理机构演变 第五节 凤冈县西部茶海办公室 第六节 凤冈县茶叶协会 第七节 凤冈县茶文化研究会 第八节 凤冈县生态茶业商会 第九节 凤冈茶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凤冈县茶业发展大事记 后记 序言 茶是凤靡世界的三大健 康饮品之一。中国,是茶之 古国,是茶及茶文化的发源 地,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 茶、饮茶的国家。漫漫茶香 ,浸透在中国人的生活里。 伴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与发 展,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也越来越博大精深和丰富 多彩。 凤冈产茶历史悠久,其 地域文化个性和独特的品质 特征,既是当今茶界的一支 奇施,也是中华茶文化的一 个组成部分。根据晋常球撰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 载:“北接汉中,南极黔涪 ……鱼盐铜铁丹漆茶蜜…… 皆纳贡之。”又载:“洛陵郡 ……无桑森,少文学,惟出 茶丹漆蜜蜡。”北宋乐史撰 《太平寰宇记》记载:“谢 本所论,晋志所志,今夷、 费、思、播及黔南等五州, 悉是涪陵故地。”古夷州治 所,在今凤冈绥阳镇境内, 既然夷州晋代属涪陵范围, 据此推断凤冈产茶历史,可 上溯到东晋时代。若以《华 阳国志》成书时间东晋永和 四年至永和十年为限,凤冈 产茶历史可考时间已有 1700年左右。中唐陆羽著 《茶经》一书,赞美夷州茶 “其味极佳”,算是凤冈茶品 质好的最早记载了。千余年 来,凤冈人虽在生活中逐渐 形成了与茶有关的礼仪习俗 和茶歌茶灯等民间茶文化艺 术。但在茶的种植方面却长 期处在野生采摘和分散零星 人工种植状态。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 社会的发展变化,20世纪 50年代,凤冈开始有规模的 成片的茶园种植,之后在起 伏中发展壮大,20世纪80- 90年代凤冈茶产业发展有了 较大的规模,并开始凤冈茶 锌硒特色的研究和品牌的打 造。21世纪初,凤冈茶叶产 业进人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大幅 提高,茶叶的品质、品牌效 应明显提升。到2020年全 县有茶园面积33333.3hm2 ,其中有机茶园333.3hm2 ;茶叶总产量6万t,茶叶产 值达53亿元,综合产值超过 10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 280余家,品牌价值达22.96 亿元,全国排位第39位,茶 叶出口占贵州省茶叶出口量 一半以上。凤冈已成为“中 国名茶之乡”,“凤冈锌硒茶 ”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 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 商标。凤冈县2019年, 2020年连续2年排中国茶业 百强县第六位,凤冈茶因其 有机品质和锌硒特色成为中 国茶界的后起之秀和健康保 健茶的时尚骄子而驰名中外 。可以这样说:茶,不仅融 人凤冈人的生活;茶,正改 变着凤冈人的生活;茶,曾 经全力推动凤冈人脱贫致富 奔小康;茶,也必将成为凤 冈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助推 器。 回望过去,由于历史等 种种原因,大家对凤冈茶的 物质和精神文化缺乏系统的 著述和研究,与当前茶叶产 业蓬勃发展的形势极不协调 。编著一本凤冈的专业茶书 势在必行。根据县委县政府 的安排,以凤冈县茶文化研 究会人员为主,组织编写的 这部《中国茶全书·贵州遵 义凤冈卷》填补了凤冈茶文 化的历史空白。全书章节体 结构,共13章,80节,计 50万字,对凤冈茶历史、茶 地理、茶环境、茶品种、茶 种植、茶加工、茶科技、茶 品牌、茶营销、茶旅游、茶 民俗、茶文艺、茶艺茶道、 茶馆茶饮、茶器茶具以及茶 政、茶企、茶人等做了较为 全面、系统、翔实的记述。 为我们研究凤冈茶提供了一 个具有资料性、史志性、经 典性、可读性的茶文化专业 文本。 这是一部凤冈茶的百科 全书,也是一项具有首创性 的文化系统工程。从酝酿到 编写,历时四年,历尽艰辛 ,始成此书,是全体撰稿编 辑人员集体智慧和心血的结 晶。《中国茶全书·贵州遵 义凤冈卷》的出版发行,对 凤冈茶文化的研究和茶产业 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对凤冈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 要的意义。本书不仅对茶的 研究者、茶企、茶人有着工 具书的作用,我们更希望通 过这部书让更多的人认识凤 冈茶、了解凤冈茶、爱上凤 冈茶;并通过茶认识凤冈人 、了解凤冈事、爱上凤冈美 。茶,不仅提升着凤冈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茶产业的发 展,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凤冈 人的文化自信、发展自信、 创新自信。 该书的编写是凤冈县委 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要把茶文化、茶产 业、茶科技统筹起来”重要 指示的具体体现。县委县政 府十分重视该书的编撰工作 ,王继松书记多次过问编撰 情况,马华县长要求把它做 成凤冈的名片,张正伟、陈 兴建、田茂荣、任胜等领导 及时协调帮助解决撰编审印 刷等费用和有关工作问题, 《中国茶全书》总主编王德 安先生在该书编写出版过程 中,做了不少指导协调工作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该书的撰写和修改,都 是利用休息时间完成的,大 家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积 极支持工作,这里一并表示 感谢!诚然,由于认知水平 有限,书中不足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谅解! 李廷学 凤冈县政协原主席,现 任凤冈县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2021年6月1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