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篆刻五十讲(增订本)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吴颐人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吴颐人先生是上海书画篆刻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多年来潜心书画篆刻,佳作迭出。吴先生还勤于笔耕,已出版著作二十余种。《篆刻五十讲》是吴先生的处女作,初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后数次改版,累计印数超过十余万册。此书前26讲介绍印史,后24讲品析大家,收录示范古印千余方,由习作试刀到独立创作,以雅洁的行文、层层剥笋的手法,引导初学者步入艺术堂奥。兼具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是公认的刻印引路好书之一。目前推出的是作者最新增订本。
作者简介
吴颐人,一九四二年生,上海人。别署甚多,有嘶云阁、司马由缰、宁邬、强之、绿云楼、醉汉、壬壶、忘我庐、豁饮庐、逐鹿山房、逐鹿子、两天晒网斋、三难堂、白驴禅屋、千万莲花院、行地天马厩、拜婴楼、候补愚叟居、嘶云山民、星照一心园、雷聋山房、观蚁亭长、千里散骑司马、倚塔吟雁堂等。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闵行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闵行书画院首任院长、上海癸昌硕研究会理事。师从钱君萄、钱瘦铁、罗福颐等前辈大师。研究书、莉、篆刻五十余年。曾于一九九一年秋假座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印展,同时酋发三本新著。二○○一年冬在上海美术馆新馆举办学艺五十周年书、画、印展,首发《吴颐人书画篆刻集》、《吴颐人百印集》。二○一○年春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三所大学讲学,并举办“吴颐人二○—○年洛杉矶艺术展”。二○一二年春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展,展出其近年来创作的书画篆刻及陶瓷艺术品300余件(包括70方长18cm原石及拓片的篆刻作品和17件汉简题汉画作品),展会首发《吴颐人的艺术世界》、《吴颐人篆刻、印跋新作选》三本新著。至今已有著作三十种出版,主要有《篆刻五十讲》、《篆刻法》、《篆刻跟我学》、《印章名作欣赏》、《汉字寻根》、《吴颐人汉简书法》、《吴颐人汉简书法新编》、《吴颐人印存》、《鲁迅著作印谱》、《吴颐人书画篆刻集》、《吴颐人书画印选》、《吴颐人百印集》、《福寿印谱》、《梦绕丽江——纳西象形文书法刻印》、《吴颐人题汉画像石》、《吴颐人汉简题汉画》、《我的汉简之路》、《古今印人六十家故事》(合作)、《吴颐人汉简书法》(日文系列)——中国唐诗、中国宋词、中国谚语成语、日本俳句,《吴颐人汉简千字文》、《吴颐人汉简心经(附篆刻)》、《吴颐人汉简杜甫秋兴八首》《钱瘦铁印存》(合作)《来楚生印存》(合作)、《书法知识千题·篆刻》(合作),并参与编写《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篆刻小百科》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讲次 篆刻史知识 基本训练与创作 作业 篆刻家及名印故事
一 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 工具介绍 文彭篆印
二 古代印章的起源 选印石知识(附:石章抛光法) “秦汉后一人而已”
三 古代玺印的使用 怎样写印稿 “大痴”和“小痴”
四 古代玺印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怎样摹印 摹印 郑板桥的闲章
五 古代用印的材料 执刀法 摹印 “废道人”不废
六 战国古玺 运刀法 摹印、临刻 丁敬的骨气
七 杂形玺 怎样刻白文印 白文练习 “不知贫穷为何物”
八 秦印 怎样刻朱文印 朱文练习 摹刻汉印两千方的钱松
九 汉官印 怎样临刻古印 摹印、临刻 苦学成名的邓石如
十 汉私印 怎样临刻名家印 摹印、临刻 带了南瓜拜师父
十一 将军印 怎样检查临刻效果 摹印、临刻 从未见面的知己
十二 汉玉印 书法与刻印的关系 摹印、临刻 “晚学生”
十三 魏晋南北朝印 章法与刻印的关系 设计“蓝天”、“白云”、“青山” 收了两个日本学生的篆刻家
十四 朱白文相间印 常用章法要领 设计“河南洛阳” 少年时代的启发、鼓励
一、平正、匀落
十五 子母印 二、疏密、统一 设计“西双版纳”、“乌兰浩特”、“山东济南” 勤学苦练的纪念
十六 六面印 三、巧拙、粗细 设计“广东梅县”、“陕北延 时代安” 多灾多难的青少年
十七 缪篆印(附鸟虫书) 四、增减、重复 设计“齐齐哈 明月前身尔”、“江苏苏州”
十八 图案印 五、挪让、呼应 摹印、临刻 “一月安东令”
十九 吉语印 六、盘曲、变化 摹印、临刻 为了把印刻得更好
二十 花押印 七、穿插、并笔 设计“广东肇庆” “造屋”和“人体”
二十一 封泥 八、留红、空白 设计“有竹人家” 吴昌硕和赵石的故事
二十二 钮制 九、离合、变形 摹印、临刻 一方用钉子刻成的印章
二十三 隋唐以来的官印 十、回文、合文 摹印、临刻 吴昌硕篆刻的代刀人
二十四 宋元圆朱文印 十一、草、隶、楷、外文字 摹印、临刻 “槐堂”与“俟堂”
二十五 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十二、加边、界划 摹印、临刻 赵时榈的“特健药”
二十六 今体字印章 十三、“十宜”、“十忌” 设计“我爱中华”、“有志青年” “吾幼挂书牛角”
二十七 收藏印斋馆印闲章 章法举例:一字印 摹印、临刻 齐白石学刻印
二十八 文彭、何震 二字印 设计“篆刻十六字诀” “鲁班之子”
二十九 皖派 三字印 设计“南京名胜” 齐白石与陈师曾的友谊
三十 汪关 四字印 设计“古代乐曲名” “不能死守一家”
三十一 浙派 五字印 设计五字印三种 黄宾虹“偷”临印谱
三十二 其他各派 六字印 设计六字印三种 画家不必“三绝”,而须“四全”
三十三 邓石如 七字印 设计七字印二种 “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三十四 吴熙载(一) 八字印 摹印、临刻 钱瘦铁智救郭沫若
三十五 吴熙载(二) 多字印 摹印、临刻 以“粪”为名
三十六 赵之谦(一) 图案装饰法 设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日光节约
三十七 赵之谦(二) 印边处理 摹印、临刻 “白头唯有赤心存”
三十八 黄士陵(一) 残边法 摹印、临刻 张鲁庵和“鲁庵印泥”
三十九 黄士陵(二) 古印中的残边举例 摹印、临刻 来楚生的“刻瘾”
四十 吴昌硕(一) 名家印中的残边举例 摹印、临刻 凿子刻印
四十一 吴昌硕(二) 印文的残破 摹印、临刻 大江南北访宝库
四十二 赵时桐 古印中的印文残破举例 摹印、临刻 自谦“不是学者”的学者
四十三 赵石 名家印中的印文残破举例 摹印、临刻 原来是殉葬品
四十四 陈衡恪 边款知识和钤印法 边款临刻 不能让知识“与生俱尽”
四十五 王裎 怎样临刻边款 边款临刻 王个籍的苦学精神
四十六 齐白石 怎样拓边款 设计“静乐”、“彩云归”、“黄帝子孙” “没有学识什么都弄不好”
四十七 邓散木 模仿创作(一) 摹印、仿作 钱君匐两刻《鲁迅印谱》
四十八 钱瘦铁 模仿创作(二) 摹印、仿作 钱君匀与“无倦苦斋”
四十九 来楚生 创作 设计“北京名胜” 西泠印社“印藏”的由来
五十 钱君匀 结束语 设计“台湾风光” 西泠印社
雷聋山房篆刻新作
附录一 古文字资料图例
附录二 临刻参考资料
附录三 作业参考答案
附录四 明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篆刻风格
附录五 历代篆刻家简表
附录六 白驴禅屋印话
附录七 篆法百韵歌
附录八 历代篆刻家印论节译
附录九 篆刻参考书目
附录十 谈谈少年篆刻教学
附录十一 作者别号、斋名小引
附录十二 逐鹿于方寸之间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三版后记
四版后记
一点说明
新版后记
序言
刻印是一种书法和雕
刻相结合的艺术,其起源
最初是为了实用。经过唐
宋,在元明清时代的篆刻
家,继承了秦汉玺印的传
统,逐渐使篆刻发展成为
一种独立的作为欣赏的艺
术,与书画的发展相结合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
艺术,同书画相映成辉,
古来流派纷繁,大家辈出
。在当今百花齐放的春天
,篆刻艺术这朵鲜花也格
外引人注目,青少年学习
篆刻艺术的高涨热情是任
何时候所不能比拟的。近
年来,在出版方面也做了
不少有益的工作,但是,
对初学篆刻的青少年来说
,从基本训练着手,系统
地、循序渐进地学习篆刻
艺术,还缺少一本通俗易
懂的读物。
吴颐人同志是上海书
法篆刻家中卓有成就的一
位,二十余年来潜心书法
篆刻。书法专攻汉简,篆
刻风格多变,其作品曾六
次送日本展出,刻有《鲁
迅作品印谱》、《百寿印
谱》、《百福印谱》等多
种行世。国内外各种报刊
亦经常有他的作品发表。
现又总结其心得体会,辅
以名家名作,用讲义形式
编成此书,简明扼要,浅
显易懂,图文对照,一目
了然。所附作业设计别具
新意,数十则故事亦饶有
趣味。此书之出版,不惟
可供有关学校选为教材,
亦可供艺术爱好者欣赏自
学。对于普及篆刻艺术,
倡导精神文明,无疑是一
件大好事,是值得我们庆
幸和称赞的。
钱君匐
一九八四年元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