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记载我国古“礼”的三部儒家典籍,是中国古代礼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古代国家政治活动和民众社会生活的经典依据,是先人传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三礼学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理论形态,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第一部有关三礼学的通史性专著,对三礼学从先秦至当代的学术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三礼学著作进行深入的梳理和阐发,同时还探讨三礼学与思想观念、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揭示三礼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本书不仅对于深化三礼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目录 序言一 陈祖武 序言二 虞万里 上卷 绪论 第一节 “礼”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表征 二、“礼”的内涵和基本精神 三、“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四、“礼”与中国古代政治及中华民族精神 五、三礼是中国古代传统礼乐文化的主要载体 第二节 三礼概说 一、《周礼》概述 二、《仪礼》概述 三、《礼记》概述 第三节 三礼学术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学术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汉时期的三礼学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叔孙通制定礼仪与刘邦祭孔尊儒 二、黄老之学与汉初政治 三、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四、汉代的谶纬思潮和经学的谶纬化 五、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与郑玄对今、古文经学的整合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周礼》学 一、《周礼》在汉代的问世 二、刘向、刘歆父子对《周礼》学的贡献 三、两汉之际的《周礼》学主要传人 四、东汉政府对《周礼》学的扶持 五、东汉前期的《周礼》学大家———郑众、贾逵 六、东汉中晚期《周礼》学的重要传人 七、郑玄对《周礼》学的重大贡献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仪礼》学 一、《仪礼》在西汉时期的传授谱系 二、《礼古经》与今、古文之争 三、两汉时期《仪礼》学博士的设立 四、东汉时期的《仪礼》学家及其著述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礼记》学 一、西汉时期的《礼记》学 二、东汉时期的《礼记》学 第二章 三国两晋时期的三礼学 第一节 三国两晋时期的历史、社会与思想学术 第二节 三国两晋时期的《周礼》学 一、三国时期《周礼》博士的设立 二、三国两晋时期主要的《周礼》学传人及其著述 第三节 三国两晋时期的《仪礼》学 一、三国时期的《仪礼》学 二、两晋时期的《仪礼》学 第四节 三国两晋时期的《礼记》学 一、三国两晋时期《礼记》学概述 二、三国时期《礼记》博士的设立 三、王肃《礼记注》 第三章 南北朝时期的三礼学 第一节 南北朝三礼学概述 一、三礼学为南北朝时期的显学 二、发达的三礼学教育 三、郑、王之争的余音 第二节 南北朝三礼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统治者重视礼的教化功能 二、礼直接用于政权的建设与巩固 三、门阀政治与君臣博弈推动三礼学研究 四、五礼制度建设推动三礼学发展 第三节 南朝与北朝三礼学的异同 一、南朝与北朝三礼学的共性 二、南朝与北朝三礼学的差异 第四节 南朝主要礼学家及其礼学著作 一、雷次宗与《略注丧服经传》 二、庾蔚之与《礼记略解》 三、何胤与《礼记隐义》 四、贺玚与《礼记新义疏》 五、崔灵恩与《三礼义宗》 六、皇侃与《礼记义疏》 第五节 北朝主要礼学家及其礼学著作 一、刘芳与《礼记义证》 二、熊安生与《礼记义疏》 第六节 南北朝三礼学的特点和影响 一、南北朝三礼学的特点 二、南北朝三礼学对后世的影响 中卷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三礼学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与三礼学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三礼学发展 第二节 贾公彦《周礼疏》 一、《周礼疏》的内容 二、《周礼疏》的特点 三、《周礼疏》的得失 四、《周礼疏》的影响与评价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仪礼》学 一、隋代的《仪礼》学 二、唐代的《仪礼》学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礼记》学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礼记》学概述 二、孔颖达等《礼记正义》 第五章 宋代的三礼学 第一节 宋代三礼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战争频仍与儒者的忧患意识 二、社会礼俗的破坏与学者治礼之风的兴起 三、佛教的兴盛对礼乐教化功能的促进 第二节 宋代《周礼》学 一、宋代《周礼》学著作概述 二、宋儒诠释《周礼》的主要观点 三、李觏与《周礼致太平论》 四、王安石与《周官新义》 五、王与之与《周礼订义》 六、叶时与《礼经会元》 七、郑伯谦与《太平经国之书》 八、胡宏对《周礼》的诠释 第三节 宋代《仪礼》学 一、张淳与《仪礼识误》 二、朱熹与《仪礼经传通解》 三、杨复与《仪礼图》 四、李如圭与《仪礼集释》 五、魏了翁与《仪礼要义》 第四节 宋代《礼记》学 一、宋代《礼记》学概述 二、北宋的《礼记》学 三、南宋的《礼记》学 第六章 元明时期的三礼学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三礼学概述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周礼》学 一、元代《周礼》学概述 二、明代《周礼》学概述 三、毛应龙的《周礼》学 四、何乔新的《周礼》学 五、唐枢的《周礼》学 六、王应电的《周礼》学 七、柯尚迁的《周礼》学 八、郝 序言 二〇一九年岁杪,承山 东师范大学丁鼎教授盛谊 ,远颁大著《三礼学通史 》书稿。全书上起先秦, 下讫当代,紧紧围绕揭示 中华礼乐文明的基本品格 这一主题,由《周礼》《 仪礼》《礼记》三部礼学 经典的形成入手,梳理数 千年三礼学发生、发展和 演变的历史,元元本本, 信而有征。拜读大稿,受 教良深。欣悉丁鼎教授此 一大著业已获得国家出版 基金立项,即将由人民出 版社出版,谨致诚挚祝贺 。据悉,《三礼学通史》 系国家社科基金二〇〇九 年所立重要基础性研究项 目,无所依傍,难度极大 。自立项以来,丁鼎教授 率领课题组全体专家,爬 梳文献,攻坚克难,历时 七载,于二。一六年圆满 完成预期研究计划,并获 评审专家一致赞许,荣膺 优秀成果。近两年间,丁 鼎教授及所率团队,又复 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 ,悉心修订,精益求精, 克成此一百万言之厚重大 著。十年一书,成功非易 ,尽心尽力,允称楷模。 遵嘱,谨就近期关于坚 定文化自信的思考奉附骥 尾,忝申同调共鸣,敬请 丁鼎教授并课题组诸位专 家以及广大读者指教。 坚定“四个自信”,尤其 是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准确地把握其题中要 义,我们应当进一步认真 解决好如下几个认识问题 。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 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浑然 一体,相辅相成,关乎国 家长治久安,绝非一时的 权宜之计。因此,必须从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 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 想切实学好、用好,抓紧 、抓细、抓实,使之成为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 ,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国文明,源远流长, 有典有册,可据可依。我 们一定要尊重历史,实事 求是,科学准确地把这个 发生、发展、与时俱进、 历久弥新的演进过程讲清 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今天,我们认真总结历 史经验,是为了以史为镜 ,开创未来,绝非是古非 今。在这个问题上,历史 和现实已经再三证明,跟 在别人后面,让人牵着鼻 子走,是永远不会有出路 的。同样的道理,眼睛只 知道向后看,亦步亦趋, 复古倒退,也是一条行不 通的死胡同。 第三,同当今人类社会 的众多文明形态一样,中 华文明个性鲜明,源远流 长,具有独特的精神品格 和强大的凝聚力量。这样 的品格和力量,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坚强人文保障,也是中国 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巨大历史性贡献。 我们一定要响应习近平同 志的号召,集思广益,群 策群力,把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 、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 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 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 来、展示出来。 第四,古往今来,中华 文化秉持“他山之石,可以 攻玉”的博大襟怀,海纳百 川,吞吐万象,不断吸取 域外文明的优秀成果,量 体裁衣,融为我有。面对 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我 们应当一如既往,处乱不 惊,从容应对,在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 强领导之下,全面深化改 革开放,富而不骄,强而 不霸,努力增进中外人文 交流,同世界各国人民一 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而奋斗。 第五,中华文化以民为 本,礼乐奠基,和谐共生 。五千多年的沧海桑田, 矢志如一,初心不改,既 追求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的刚毅之美,又讲究内敛 含蓄、典雅和谐的柔顺之 美,厚德载物,涵养九州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 ,为了建设自己的美好家 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最近四十多年问,改革 开放的伟大时代洪流,使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小康憧 憬实现划时代的升华,凝 聚成十四亿中国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以人 民为中心,把满足全国各 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奋斗目标,理所当然 乃是坚定文化自信题中的 第一要义。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四 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 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E发 表重要讲话,倡导科学对 待传统文化,号召我们“要 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 ,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 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 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 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 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四年之后,二。一八年 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 议上,习近平同志重申坚 持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同时与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相结合,号召我们“要弘扬 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 。 讲责任,重担当,这是 中华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 的优良传统。从孟子的“乐 以天下,忧以天下”,到范 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洋溢其 间的是可贵的人文关怀和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张 载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则不仅 揭示了关学的基本品格, 而且道出数千年中华学人 的崇高精神追求。明末清 初,社会动荡,面对中华 文化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