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001
第一章 自由抑或共同体/004
第一节 与亚里士多德的告别/004
第二节 非此即彼:经典社会理论中的自由与共同体/009
第二章 人是什么,人应该是什么?社会是什么,社会应该是什么?/019
第一节 黑格尔:自我确证与主奴辩证法/019
第二节 人与社会:应然与实然/024
第三章 必然性问题和批判的规范立场——马克思是历史决定论者吗?/036
第四章 他人是自己自由的限制一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042
第一节 分裂的社会和异化的人:市民社会批判/044
第二节 虚幻的共同体和虚幻的自由:资产阶级国家批判/054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拜物教:资本主义文化批判/061
第四节 马克思的全球视野和全球视野下的马克思/072
第五章 人类解放:迈向“自由的共同体”/079
第一节 超越现代性批判:释放现代性的解放潜能/079
第二节 迈向自由的共同体:行动战略与前提条件/083
附录1 现代化追求与现代性反思/092
附录2 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权利——兼评我国近年来的市民社会话语/123
附录3 现代性与环境问题——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138
参考文献/160
人名索引/172
后记/174
《从自由或共同体到自由的共同体(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重构)》是“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比较研究丛书”之一,由王小章编著。
《从自由或共同体到自由的共同体(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重构)》简介:
从迈向现代社会伊始,政治和社会理沦家们即脱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政治哲学传统.将人从本质上看做纯粹个体性存在,把人“自然”的行为过程理解为无须通过“社会”的个体行为过程,而社会则完全是从外部强加的“他者”,由此.人类只能在“个人自由”或“共同体”这两种价值之问作出选择。马克思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思想进路,结合价值取向上的“应然”和历史规定下的“实然”两个维度重新界定了人和社会的关系。为“自由的共同体”提供了逻辑上的可能。进而.又根据他从上述界定中得出的评判社会的标准,即作为人类实践展开所必需的形式,一个社会的合理性、正当性,一个社会是否具有共同体的性质,系赖于它在既有的客观历史条件所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下,是帮助了还是限制了人的自由实践,而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对“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下的现代性或者说现代性的“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进行了全面批判。最后,立基于这种批判.又超越于这种批判,着眼于现代性的解放潜能,马克思提出了重构现代性、迈向“自由的共同体”的积极的规范性理论。
王小章编著的《从自由或共同体到自由的共同体(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与重构)》从马克思批判社会学的传统入手,探讨自由与共同体的结构和关系问题,并对彼此的功能在社会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指出,自由与共同体,作为两种同等重要的价值,似乎不可能兼得,但极有可能兼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