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自体心理学和投射测验结合在一起,为自体心理学取向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作者看来,投射测验与我们在求医过程中接受的放射性检查并无不同,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访谈,而是可以将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媒介和工具来使用,从而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作者简介 马歇尔·西尔弗斯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美国长岛大学心理学教授;从事不同年龄段人的治疗工作超过35年;在神经心理学和心理测试咨询领域有30余年的研究经验。 目录 第一部分 自体心理学 第一章 从经典驱力理论到自体心理学的转变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起源 自体心理学:临床上的早期观点经典移情和自体客体移情 自体心理学和当代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 自体心理学:主要概念 自体的概念 对自体状态的共情式理解 蜕变性内化 补偿性结构 俄狄浦斯期的自体心理观与释梦 第三章 自体客体功能的中心作用 自体客体功能:概念定义 临床和发展方面的思考 主要移情结构 第二部分 自体客体功能:心理诊断指征 第四章 心理诊断检测内容分析:理解自体状态的途径 心理诊断测验的发展 心理测验领域的变化图景 自体障碍和心理诊断评估的扩展观点 心理诊断测验的概念方法:一般原则 心理诊断测验的概念方法:具体原则 罗伊·沙弗尔:门宁格传统 主题内容分析:他人的观点 主题统觉测验和其他投射方法 投射测验解释的自体心理学方法 第五章 自体客体功能的临床指征:镜映 夸大 赞赏 幻灭和自我贬低 夸大和贬损 内容分析和自体状态:形成推论 内容分析和自体状态:识别镜映和驱力衍生物 在进一步投射测验中失活的自体的标志 第六章 自体客体功能的临床特征:理想化和孪生 理想化 孪生 第七章 T女士:镜映 错误的镜映自体客体反应以及通过理想化建立补偿性结构失败的案例 第八章 L先生:理想化和孪生 自体客体功能混合出现的案例 主题统觉测验 后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