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古文明之谜(全彩插图版)/世界未解之谜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传奇天下未解之谜编委会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展示传奇世界,揭开古文明的神秘面纱。

未解之谜系列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中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容,这套数百万字的鸿篇巨制,精选了有关宇宙、UFO、古文明、宝藏、悬案、神秘现象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令读者耳目一新,欲罢不能。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挖掘的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历史之谜。

内容推荐

自从第一个非洲古猿终于站起身向前方望去的时候,人类就踏出了诞生发展的第一步。

人类的发展充满了艰辛与挣扎,其间的无数奇迹与秘密。

几万年前的辉煌岩画、两河流域的第一道曙光、黄河流域的辛勤耕耘、爱琴海畔智者的辩论……

璀璨的古文明让我们对人类自身满怀敬意。

目录

亚洲古文明之谜

 1 “中华第一龙”墓主人是谁

 2 良渚文化为何突然消失

 3 喇家村遗址神秘死亡之谜

 4 楼兰文明缘何神秘消失

 5 谁创造了神秘的古滇国

 6 古格王朝失落之谜

 7 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之谜

 8 尼尼微为何被称为“血腥的狮穴”

 9 巴比伦“通天”塔有多高

 10 哈拉巴文化是如何由盛到衰的

 11 苏撒古城因何称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 

 12 “古代世界第八奇迹”埃勃拉之谜

 13 米底“黄金之城”哈马丹之谜

 14 佩特拉古城衰亡之谜

 15 波斯帝国兴盛之谜

欧洲古文明之谜

 1 爱琴文明发端之谜

 2 “紫红色的国度”腓尼基探秘

 3 迈诺安文明神秘消失之谜

 4 伊特鲁里亚文明为何称为“罗马的曙光”

 5 史前“英国巨石阵”功用之谜

 6 迈锡尼文明消亡之谜

 7 为何说雅典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8 彪悍的斯巴达王国是如何兴起的

 9 马其顿帝国昌盛之谜

 10 伟大的罗马文明之谜

 11 古凯尔特文明为何没有取得强势地位

美洲古文明之谜

 1 古印第安人起源之谜

 2 遥远的莫切文明为什么杀活人喝人血

 3 奥尔梅克文明的源头是非洲吗

 4 为何说玛雅文明是世界之谜

 5 印加文明选址之谜

 6 谁建造了特奥蒂瓦坎古城

 7 托尔特克文明独特之谜

 8 蒂瓦纳科古城之谜

 9 阿兹特克文明尚武之谜

 10 纳斯卡巨画主人之谜

非洲、南太平洋诸岛古文明之谜

 1 古埃及文明的不解之谜

 2 苏丹纳巴塔文化统治埃及之谜

 3 撒哈拉沙漠史前壁画之谜

 4 “石头城”大津巴布韦谁人而建

 5 阿克苏姆方尖碑之谜

 6 马耳他岛巨石文明之谜

 7 复活节岛巨像主人之谜

 8 南·马特尔遗迹修造之谜

试读章节

“中华第一龙”墓主人是谁

观点之一:蚌龙的主人是当时部落的一位巫师。

观点之二:根据蚌龙的出土地点和“骑龙”图案分析,墓主人的身份很有可能是五帝之一的颛顼。

中国人崇拜龙,喜欢龙,自称是“龙的传人”。中国也是龙的故乡,在龙的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关于中国“龙”的起源,一直就是一个中国文化中有趣和神秘的问题。龙的传说很久,是古代人崇拜的由多种动物特征组成的图腾。几千年来,人们把它视为权势与威严的象征,雕于梁柱、塑于墙壁、绣成龙袍,成了真善美的统一体。

1987年,河南濮阳县西水坡出土的龙虎图案,目前在全国考古发现的龙图案中年代最早。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文物部门配合引黄调节池工程队,在濮阳县城西南隅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砌龙虎图案。第一组45号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身长1.84米,仰卧,头南足北。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似遨游苍海。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二目圆睁,张口龇牙,如猛虎下山。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此墓有殉葬者,东、西、北三小龛内各葬一少年,其西龛人骨长1.15米,女性,年约十二岁。

距45号墓南20米外第二组地穴中,有用蚌壳砌成龙、虎、鹿和蜘蛛图案,龙虎呈首尾南北相反的蝉联体,鹿则卧于虎背上,蜘蛛位于虎头部,在鹿与蜘蛛之间有一精制石斧。再南25米处第三组是一条灰坑,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内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这与传说“黄帝骑龙而升天”、“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相符。另外,飞禽、蚌堆和零星蚌壳散布其间,似日月银河繁星。其人乘龙虎腾空奔驰,非常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另外,在三组蚌砌图案周围,还发掘出仰韶时期房基和大量墓葬、器皿及圆雕石刻人像残块,文明信息十分丰富。

专家们一致认为,蚌龙在考古断代上属仰韵文化早期的遗迹无误,在形态上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的正宗祖先。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该遗迹的蚌壳标本作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600年,误差不超过135年(经树轮校正),专家们遂誉称蚌龙为“中华第一龙”。

西水坡蚌龙作为龙文化的源头,其深刻的内涵正在被揭示,而蚌龙本身的现实意义已超出了学术研究本身。更扑朔迷离的是黄帝“乘龙升天”这一中国最古老的传说,被在该墓葬所出土的“乘龙升天”蚌壳摆塑所证实。

西水坡墓葬出现了“龙”的形象,人们不禁对墓主人的身份产生了好奇和猜想。专家认为,濮阳发掘的这一仰韶时期的墓葬,则堪称考古学意义上的“中华第一帝陵”,但它是伏羲的,还是黄帝的?是颛顼的,还是蚩尤的呢?

一种说法认为墓主人是黄帝之孙颛顼。

《大戴礼记·五帝德》说:“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日高阳……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古书上这样记载,而濮阳民间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则更多,时至今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濮阳地区都会举行最隆重的祭拜仪式祭祀颛顼,据说这一天是根据斗转星移首创颛顼历的颛顼帝的生日。

濮阳地区为“颛顼之墟”,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古称“帝丘”。传说中,颛顼是专管上天宗教方面的事务,他任命巫师管理地上的群巫及万民,使民神不杂,宗教事业被垄断在少数人的手里,并逐渐演变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陕西省著名帝王陵研究专家、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先生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石林先生认为,黄帝乘龙不在帝丘(濮阳),而颛顼是黄帝之孙,也曾“乘龙而至四海”,而墓中人骑龙蚌塑表明墓主是黄帝族的一个大宗教主——也因此,蚌塑人骑龙应是颛顼乘龙遨游天地之间的写照,45号墓墓主非颛顼莫属。

二说是人祖伏羲。

有专家认为,45号墓墓主人应该是伏羲,只有他才够这么大的“岁数”。黄帝时代距今不会超过5000年,我们常说的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从黄帝开始的。而45号墓的年代距今6500年,把它放在古史传说时期的伏羲时代是合适的。

伏羲始画八卦,是古今学者均认同的。1981年,陈立夫先生提出:“中道思想,是从中华文化的缔造者伏羲画卦作易开始,距今已有6450多年了。”从时间上来说,4 5号墓与伏羲时代是吻合的,而墓中富含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内容,这又与伏羲作易画卦的传说高度吻合;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在雷泽履巨人脚印生了他,而濮阳地区也是他的“根据地”;伏羲蛇身人面,是龙的形象,伏羲部族的图腾是龙,从伏羲开始,以后的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直到封建帝王,都自称为“龙”,自封为“真龙天了”。“人祖”伏羲画八卦,被我们称为“文宗”,伏羲蛇身人面,有着后世认同的龙的形象,而且4 5号墓就是伏羲时代的遗产。

三说是战神蚩尤。

还有人认为45号墓墓主不是伏羲,而是蚩尤。晋以前,史籍多称蚩尤为战神,汉高祖刘邦曾“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周武王、秦始皇等也立祠庙祭祀蚩尤。蚩尤是后来被“妖魔化”的。他和炎帝一样都是战败者,他们和黄帝一起,被称为当时的“三帝”。

这种观点的理由是45号墓墓主曾被腰斩,死于非命。遍查传说时代的帝王,只有蚩尤死于非命,系被黄帝所杀的。而蚩尤是伏羲的后裔,是龙的传人,说其是伏羲墓的理由似乎都能复制到蚩尤身上。当年黄帝和蚩尤交战,蚩尤战败后被械杀肢解,是他的余部将其尸骨抢走,偷运到濮阳秘密埋藏的。45号墓墓主的尸骨看上去被“腰斩”过,胸椎和胸骨已荡然无存。

……

P2-6

序言

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又将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必将永远困扰我们的终极命题。

自从第一个非洲古猿终于站起身向前方望去的时候,人类就踏出了诞生发展的第一步。几百万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仿佛正与祖先相对凝视,默默无言。今天的我们知道,人类的发展充满了艰辛与挣扎,其间的无数奇迹与秘密,却永远无从知晓。幸好,在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各式各样的文明相伴。尸体可以腐烂,天地可以倒转,惟有祖先的思想,惟有智慧的光芒,在亘古长夜里熠熠闪光。几万年前的辉煌岩画、两河流域的第一道曙光、爱琴海畔智者的辩论、黄河流域的辛勤耕耘……我们一路走来,身后的文明如璀璨珍珠,被时间的线条串起,构成了这个蔚蓝星球上最伟大的一幅风景。

对我们的文明了解愈深,也就对文明本身愈加敬畏。在无数信息已经以“比特”的面目呈现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静静检视那些面目模糊甚至已经消失不见的古老文明。那里保留着无数过去的秘密,可以增添我们征服现在的勇气,还有打开未来之门的密码。

于黑夜仰望星空,会深感天地之博大,而自觉人类的渺小。可以相信,冥冥宇宙之中,确实有千古不灭的大道。作为宇宙的子民,人类当彻底摒弃武力与争执,重塑爱与善的力量,如此,人类才能生生不息,文明才会代代相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