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房地产测量技术和政策为主线,以建立房地测量整体知识架构为目的,力图从相关法律和政策层面对房地产测量理论进行全面阐释。书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既注意政策性、系统性,又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书中附赠CD-ROM光盘一张,内含房地产测量案例计算、计算成果农、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书,房地产测量自动计算小程序、仪器录像及实习实践等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房地产测量(附光盘高等学校测绘工程系列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刘权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房地产测量技术和政策为主线,以建立房地测量整体知识架构为目的,力图从相关法律和政策层面对房地产测量理论进行全面阐释。书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既注意政策性、系统性,又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书中附赠CD-ROM光盘一张,内含房地产测量案例计算、计算成果农、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书,房地产测量自动计算小程序、仪器录像及实习实践等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房地产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房地产测量政策和理论。第1章房地产测量概论,第2章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基础,第3章测量基础,第4章全站仪及其GPS应用,第5章房地产控制测量,第6章测量误差理论与精度分析,第7章房地产调查,第8章房产图测绘,第9章房屋勘丈、计算与分摊,第10章变更测量,第 11章房地产测绘管理。 本书与以往教材相比,新增了房地产测量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基础知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等。同时考虑到具体实施中,房地产要素测量是和房地产图测绘同步完成的,所以将房产要素测量和房产测绘合并在一章中。 本教材以房地产测量技术和政策为主线,以建立房地产测量整体知识架构为目的,力图从相关法律和政策层面对房地产测量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既注重政策性、系统性,又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测绘工程、房地产经营管理、土地管理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使用,更是房地产测量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房地产测量概论 §1.1 房地产测量的定义 §1.2 房地产测量的目的和任务 §1.3 房地产测量的作用 §1.4 房地产测量的特点 §1.5 房地产测量的程序 §1.6 房地产测量的内容 §1.7 房地产测量与地籍测量 §1.8 房地产测量术语 第2章 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基础 §2.1 房地产登记制度类型 §2.2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 §2.3 我国房产登记种类 §2.4 物权及其公示 §2.5 不动产产权产籍及其管理 §2.5.1 不动产产权及管理 §2.5.2 不动产产籍及管理 §2.5.3 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的任务 §2.5.4 产权产籍管理的目的 §2.5.5 产权产籍管理的原则 §2.6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2.7 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及届满的法律后果 §2.8 商品房预售 §2.9 商品房现房出售 §2.10 商品房预购中定金的有关问题 第3章 测量基础 §3.1 绪论 §3.1.1 测量学简介 §3.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1.3 测量系统 §3.1.4 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 §3.1.5 测绘工作的几个基本要素 §3.2 水准测量 §3.2.1 水准测量原理 §3.2.2 微倾水准仪及水准尺 §3.2.3 常规水准仪的使用 §3.2.4 水准测量的方法 §3.2.5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 §3.2.6 自动安平水准仪 §3.3 角度测量 §3.3.1 角度测量原理 §3.3.2 DJ6光学经纬仪的结构及其度盘读数 §3.3.3 经纬仪的安置 §3.3.4 水平角测量方法 §3.3.5 竖直角测量方法 §3.3.6 电子经纬仪 §3.3.7 直线定向 §3.3.8 罗盘仪磁方位角测量 §3.4 距离测量 §3.4.1 钢尺量距 §3.4.2 视距测量 §3.4.3 电磁波测距 §3.5 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3.5.1 概述 §3.5.2 基本元素的放样 第4章 全站仪和GPS应用 §4.1 全站仪及其使用 §4.1.1 全站仪概述 §4.1.2 NTS-302R+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4.1.3 NTS-302R+全站仪的存储管理 §4.1.4 使用NTS 302R+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 §4.1.5 使用NTS 302R+全站仪进行建筑施工放样 §4.2 GPS定位技术 §4.2.1 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4.2.2 载波相位实时差分定位(RTK) §4.2.3 南方测绘灵锐S82双频GPS RTK操作简介 第5章 房地产控制测量 §5.1 控制测量概述 §5.2 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5.2.1 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的作用 §5.2.2 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原则和基本精度要求 §5.2.3 测绘基准 §5.2.4 房地产平面控制点的内容和密度 §5.3 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 §5.3.1 导线测量基础 §5.3.2 导线测量 第6章 测量误差理论与精度分析 §6.1 测量误差来源 §6.2 测量误差的分类 §6.3 偶然误差的特性 §6.4 衡量精度的指标 §6.5 误差传播及观测值函数中误差 §6.6 等精度观测值直接平差 §6.6.1 求最或是值 §6.6.2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6.7 不同精度观测值直接平差 §6.7.1 权的概念 §6.7.2 测量中确定权的方法 §6.7.3 不同精度观测值的最或是值(加权算术平均值)计算 §6.7.4 不同精度观测的精度评定 §6.8 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 第7章 房地产调查 §7.1 房地产调查概述 §7.1.1 房地产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7.1.2 房地产调查在房地产测量各阶段中的作用 §7.1.3 房地产调查的方法 §7.1.4 房地产测量号及其作用 §7.2 房屋用地调查 §7.2.1 房屋用地单元的划分与编号 §7.2.2 房屋用地坐落的调查 §7.2.3 房屋用地情况的调查 §7.2.4 房屋用地权属界线的调查 §7.2.5 界址点的标定 §7.3 房屋调查 §7.3.1 房屋单元的划分与编号 §7.3.2 房屋坐落的调查 §7.3.3 房屋产权人、产权性质、权源的调查 §7.3.4 产别、结构、层数、年份等房屋要素调查 §7.3.5 房屋用途 §7.3.6 墙体归属、产权纠纷和他项权利记录 §7.4 行政境界与地理名称的调查 第8章 房产图测绘 §8.1 房产图的基本知识 §8.1.1 房产图的分类 §8.1.2 房产图的作用 §8.1.3 房产图测绘的范围 §8.1.4 房产图的坐标系统与测图比例尺 §8.1.5 房产图的分幅与编号 §8.1.6 房产图的精度要求 §8.1.7 房产图测绘内容与要求 §8.2 房产图的测绘方法 §8.2.1 航空摄影测量 §8.2.2 编绘法成图 §8.2.3 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法平板仪图解测图 §8.2.4 数字化成图 第9章 房屋勘丈、计算与分摊 §9.1 房屋面积计算规则 §9.1.1 计算建筑面积应具备的条件 §9.1.2 一般规定 §9.1.3 房屋面积计算规则 §9.2 房屋勘丈与计算 §9.2.1 房屋数据的采集 §9.2.2 测量工具、丈量方法及其精度 §9.2.3 数据记录规则 §9.2.4 CAD成图法面积计算 §9.3 公用建筑面积确定与分摊 §9.3.1 公用建筑面积的确认 §9.3.2 公用建筑面积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9.3.3 公用建筑面积的分类 §9.3.4 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原则 §9.3.5 共有建筑面积的划分 §9.3.6 共有建筑面积计算及分摊的若干细则 §9.3.7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 §9.3.8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模型 §9.3.9 房产面积计算与分摊示例 第10章 变更测量 §10.1 变更测量的定义 §10.2 变更测量的内容与要求 §10.3 变更测量的一般原则 §10.4 变更测量的方法程序 §10.4.1 变更测量的方法 §10.4.2 变更测量的程序 §10.5 变更测量的精度 §10.6 特殊情况的具体处理方法 §10.7 丘号、幢号、界址点号、房号的调整 §10.8 变更测量示例 第11章 房地产测绘管理 §11.1 房地产测绘行业管理 §11.2 房地产测绘市场化管理 §11.3 房地产测绘队伍管理 §11.4 房地产测绘质量管理 §11.5 房地产测绘资料管理 §11.5.1 资料的整理 §11.5.2 资料的管理 附件 房地产测量实习实践 实验一 普通水准测量(闭合水准) 实验二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及竖直角 实验三 距离测量(钢尺量距和光电测距) 实验四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 实验五 经纬仪测绘法测图(1:500)(视距测量) 实验六 全站仪的使用(坐标测量和放样) 实验七 手持激光测距仪房屋勘丈计算 实验八 AutoCAD绘图与分摊计算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