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子其人其书及其学派(精)/大家小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詹剑峰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詹剑峰先生在先秦哲学方面,尤其是墨子和老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享誉学术界。本书是詹剑峰先生老子研究的重要成果。从记载老子事迹较多的古籍《史记》《庄子》及儒家的《礼记》《孔子家语》三方面来考察老子的事迹,从《老子》成书的历史考察其实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从其学说在初期的传人、稷下黄老学派、战国以至秦汉的黄老之学的流传与演变考察老子思想的发展和活动历史。并进一步评述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本书开始于文献资料的考据,结束于哲学思想的讨论,为老子这样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人物,勾勒了一个更加客观清晰的轮廓,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作者简介 詹剑峰,(1902-1982),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著名哲学史家和逻辑学家,曾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1923年毕业于中国公学。1925年毕业于北京国立法政大学。1926-1932年在巴黎大学师从著名哲学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和布列赫(Emile Brehier)等学习逻辑学、哲学史和哲学。1932年起,先后任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在墨家逻辑和老子哲学研究等领域自成一家之言。 目录 第一章 老子其人 第一节 老子在孔、墨后的由来 第二节 从《史记》检证老子其人 第三节 从《庄子》检证老子其人 第四节 从儒家经籍检证老子其人 第二章 老子其书 第一节 《老子》书中哪些思想必是战国时才产生的呢? 第二节 战国以前无私人著作么? 第三节 《老子》书成于何时? 第四节 《老子》书是谁著的? 第三章 老学的传授与演变 第一节 初期老学 第二节 稷下黄老学派 第三节 本于黄老的申韩学派 第四节 秦汉时代黄老之学 第五节 老学怎样转变为道教? 第四章 老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老子的人生观 第二节 上善 第三节 实践的道德 第四节 论摄生 第五章 老子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老子的社会演变观 第二节 无为而治 第三节 反封建 第四节 公社的复归 第五节 述评老子的理想国 附录 参考书目 跋 序言 一部正本清源、拨乱反 正之作 ——读詹剑锋《老子其人 其书及其学派》 邓联合 詹剑锋(1902-1982年) ,江西婺源人,早年求学于 北京,1926年留学法国, 期间研读了西方哲学, 1932年回国后曾在安徽大 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4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 哲学研究,是一位在中西哲 学领域皆有精深造诣的学者 ,其著作有《哲学概论》《 伦理学》《西洋古代哲学史 》《逻辑与科学方法》《墨 家的形式逻辑》《墨子的哲 学与科学》等。 1957年,詹先生写成《 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一 书,1963年三易其稿, 1966年再次修正并作为定 稿,1980年他又一次对书 稿进行校改,1982年由湖 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稿由 初撰到最后出版,凡二十五 年,期间多次修改校正,足 见先生治学之审慎严谨。该 书原有三编:老子其人、其 书及其学派;“天道自然”观 ;“人法自然”论。本次易名 出版,保留了原书的大部分 内容(尤其是最精彩的第一 编),删去了第二编以及第 三编中的《“天之道”与人之 德》一章。 詹先生出版此书的1980 年代初,中国思想界正处于 “拨乱反正”的特殊历史阶段 ,而从古今老子学史来看, 詹先生的这本书也可以说是 一部拨“乱”反“正”的重要著 作。其所拨之“乱”,是指学 术史上逐渐形成、积存的关 于老子其人其书其学的各种 有意无意的妄断和误说。 众所周知,早期道家诸 子大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甚至首尾皆不可见的人物, 老子亦然。作为“正史”,《 史记》中的《老子列传》不 过寥寥四百余字,——与此 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孔子 世家》则有皇皇数千言。司 马迁所作的这篇老子本传看 似言之凿凿,实则大有可供 后人想象、揣度和臆测的空 间。应当说,对于老子其人 其学,太史公之前的先秦典 籍记述不可谓少,但由于这 些记述或采取真假难辨的寓 言形式(如《庄子》),或 实为假托的对话(如《文子 》),或只是借以阐说己意 的片段引述和诠释(如《韩 非子》),或只有极简的片 言只语(如《荀子》《吕氏 春秋》),所以,即便汇拢 所有先秦文献的记述,老子 示于后人的似乎仍只是扑朔 迷离、歧异错杂而非清晰、 完整的真切形象,——据《 史记》,孔子见老子后,颇 服膺其气象之高深宏博,乃 有“其犹龙邪”之叹,此之谓 乎? 概括而言,关于老子其 人、其书、其学,早期文献 留给后世的问题主要有三方 面:(1)作为道家的立宗 者,老子是哪一历史时期的 人?与此相关的是一些更为 琐细的问题,如老子故里何 在?姓甚名谁?他有怎样的 生平经历?孔子果真曾问学 于老子吗?太史公述及的李 耳、老莱子、太史儋,哪一 个是撰作五千言并创立道家 学派的“真老子”?(2)《 老子》一书成于何时?其早 期貌相如何?其作者是老子 本人吗?(3)老子思想的 实质是什么?其学说的师承 授受和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如此等等。有趣的是,这些 甚至令今人仍时或感到一头 雾水的谜团,唐代以前的学 者却并不觉得是“问题”。老 子是春秋晚期人,孔子曾向 他问学,其著作为《老子》 或曰《道德经》,其思想主 旨是“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其后学有关尹、庄子、申 不害、韩非等,太史公记述 的这些内容长期以来一直都 是学者毋需置疑和争辩的常 识或共识,而在同一历史时 期内,老子其人其书其学在 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也 一直居于备受尊崇的地位。 …… 北宋以降,儒家动辄以“ 尚阴谋,弄权术”指斥老子 的学术思想。例如,朱熹诬 称“老子心最毒”,其学“只 是欲得退步占奸”,又说“关 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 老氏之失也”;王夫之贬老 子为“持机械变诈以微幸之 祖”;钱穆认定老子“内心实 充满了功利与权术”,“迹近 欺诈”。当代则一度有不少 学者从僵化的意识形态出发 ,断言《老子》一书代表着 腐朽的“没落贵族的思想”, 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对 于后世一次次泼向老子思想 的脏水,詹先生斩截指出: “凡此种种皆当一扫而空。” 为此,他在书中同样秉持客 观公正的立场,以扎实的文 献分析为基础,依循严缜的 逻辑、采用信实的证据,拨 云驱雾,鞭辟入里,从宇宙 论、人生哲学、政治哲学三 个方面,逐一批驳各种不实 之词,揭示了老子思想的本 旨,并在全书结尾处借用范 文澜的话,把老子高度评价 为古代哲学家中“杰出的无 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 或许是由于詹先生为老 子辩诬的心意过切——急于 确立老子其人其学的“正面 形象”,加之难以摆脱特殊 时代背景下学术语境的限制 ,他在书中提出的一些理论 观点也不乏失当之处。例如 ,他认为老子创立了中国天 文学上的“浑天说”,是唯物 主义思想家;又说老子主张 原始公有制,其政治思想反 映了自耕农阶层或农村公社 成员的利益诉求,“具有民 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意味”, 等等。在今天的学术视野中 ,这些说法皆有矫枉过正甚 至过度拔高之失,值得商榷 。 从詹先生此书初版至今 ,四十年来,伴随着社会文 化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