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有8种习惯(消除不安全感让生命自由安宁)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美)艾德·培根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爱有8种习惯(消除不安全感让生命自由安宁)》为我们作出见证: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扉之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美好,世界也将变得更为公正而和平。

《爱有8种习惯》帮助我们回答人生的重要问题,诸如:

◎为什么说我现在过的生活就是我应该过的生活?

◎我怎样原谅那些伤害过我的人?

◎我怎样和难以相处的人坦率交流?

◎我怎样给他人提供最大的帮助?

◎我怎样忘掉过去着眼未来?

《爱有8种习惯(消除不安全感让生命自由安宁)》由艾德·培根所著,帮助我们放下积怨,放下对自己或他人的责备,通过赞美并分享已然安住在我们心中的爱,让自己摆脱深受其苦的恐瞑、愤怒和悲伤。

本书帮助我们在内心找到勇敢而充满创造力的声音,告别索然乏味的沉闷生活,开始充满活力的欢快生活。

内容推荐

《爱有8种习惯(消除不安全感让生命自由安宁)》由艾德·培根所著,《爱有8种习惯(消除不安全感让生命自由安宁)》通过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和宝贵建议,向我们展示出:通过培养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等简单却意义深远的爱的习惯,我们就能创造完满而有意义的生活。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重要的习惯之时,我们就能祛除不安全感的掌控,作出人生的自由选择,转而拥抱存在于所有人心中的巨大力量和慈悲。

目录

前言

爱的习惯

我们都是至爱者

接受习惯

开启你的心灵和智慧

第一章 慷慨的习惯

 开放而慷慨的心灵

 宇宙是仁慈的

 亲情的传递

 匮乏的神话

 给予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尽力慷慨大度

 接纳新颖的对策

 感恩的祝福

 如何践行慷慨

第二章 静默的习惯

 温暖我们的心

 静默的迫切需要

 和上帝同心

 让你的“图图”发挥力量

 找到节奏

 成为学习者

 打开心门

 如何修习静默

第三章 求真的习惯

 寻找我们内在的道德指南针

 通向真理的道路

 行动的勇气

 你的真理VS 我的真理

 走在路上

 如何实践真理

第四章 坦诚的习惯

 说出心里话

 从恐惧到爱

 坦诚需要勇气

 当坦诚事与愿违

 “真实”是复杂的

 当我们的存在遭到质疑

 坦率能帮助我们洞穿外表

 当你需要援手之时

 发自内心的交流

 如何实践坦诚

第五章 游戏的习惯

 孩子的奇迹

 将绳子放松

 当游戏融入我们的所有活动中

 摆脱恐惧和疾病的羁绊

 打开创意之门

 当无法游戏时

 转化悲伤的时刻

 如何实践游戏

第六章 宽恕的习惯

 正能量的流淌

 变得完整

 当生活不公时

 的确事关我们

 自由地继续前行

 愿望本身让我们自由

 换位思考

 宽恕自己

 责备游戏

 当宽恕治愈他人之时

 如何实践宽恕

第七章 慈悲的习惯

 “至爱者”安住在所有人的心中

 寻找圣洁之光

 无条件的爱

 当爱受到阻挡之时

 免于恐惧

 慈悲有助于治愈

 帮助他人自助

 道德自我

 如何实践慈悲

第八章 社群的习惯

 我们在故我在

 与人数无关

 没有陌生人

 需要被聆听

 讲述的勇气

 让光照进黑暗

 从众心理的危险

 社群接纳差异

 “氛围”的能量

 如何实践社群的习惯

最后的话

致谢

作者附言

试读章节

人类的精神就像大海,既需要河水流人,也需要河水流出,这样才能孕育生命,产生能量。当爱从我们心中流出时,更多的爱会流人我们心中。当我们向爱敞开心扉时,我们不仅将这种爱传递给了其他人,也能接受其他人给予的爱。流出决定了流人。我们给予得越多,我们的人生就越有活力,精神就越强大,生命就越深刻。当人们成为慷慨之举的受惠者时,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深受改变,并泛起爱的涟漪,漾入宇宙中去。

在我最需要慷慨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它的力量,它成为了我人生的关键性转折点。我的父亲仪表堂堂,身材魁梧,说话铿锵有力,能够挫败任何与他意见相左的人。多年以来,当他试图理解我为何做出某些决定时,我都让他感到痛苦而迷茫。就很多方面来说,我们对彼此都是个谜,当他躺在佐治亚家中的床上即将咽下最后那口气时,我和他之间仍然有许多隔阂不曾化解掉。

在密西西比州民权运动的风口浪尖上,我受邀担任一座历史上著名的南部教堂的教长,该地的信众团体在神学和政治问题上都很开明,彼此的信仰各不相同但能兼容并包。这是社会活动与服务发生转型的大好机会,这种整体背景加上个人和职业的发展,让我变得非常兴奋。

然而,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让妻子彻底放弃她的重要工作,让孩子们离开他们的朋友和学校,我也得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佐治亚州。它意味着承认我的怀疑,接受做出自我改变的呼召,以便我能够成长并帮助其他人这样做。

我刚刚接到这份工作邀约,胸部立刻感到疼痛无比,让我几乎无法呼吸。我感到自己的灵魂仿佛被压在倒塌建筑物的废墟之中。这是个巨大的错误吗?我的家人会以此来反对我吗?在这种痛苦的犹疑和焦虑中,我飞往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市,和我的新导师艾德·弗里德曼博士一起参加研讨会。他和我一样,是个在职的神职人员。不过他是个拉比,我是个牧师。同样,他也知道宗教界和精神疗法界有着动态的交集。

我主动讲述了自己的困境,以此作为案例让弗里德曼拉比和我们的小组成员们讨论。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接二连三地询问有关我家族的问题——不是我的小家庭,而是我的家谱。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

我说,我出生在美南浸信会牧师家庭,是家中的长子。我的父亲、弟弟和我都被任命为佐治亚州南隅农村——该地被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称为“基督魂摄(Christ haunted)之地”——的浸礼会牧师。我的父亲曾经担任过牧师、校长和市立学校的学监,我向弗里德曼谈了很多关于他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弗里德曼拉比凝视着我,说:“你必须去见你父亲。你正打算独自闯荡,摆脱他在许多年以前为你规划的人生道路。这个举动很可能会让你不再回到宗教生活,不再回到乡下和养育你的文化中来。你必须立刻去见你父亲,问问这样做是否会让他感到难受。”

尽管我的很多决定都与父亲本人的价值观相冲突,比如离开浸礼会团体,转而成为圣公会教徒,但这位拉比帮我意识到,我始终没有勇气去问父亲对我所做事情的看法,也没有勇气向他解释迫使我做出这些抉择的原因。我们对此完全避而不谈。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心灵和思想如此亲密无间,如果将灵魂完全赤裸在对方面前,我们会担心其可能的后果。我意识到,我的痛苦来源于担心父亲会反对我。意识到这点让我大为吃惊。之后的午休时间,我径直来到旅馆的房间,打电话给南佐治亚的家人,要求和父亲通话。

我浑身发抖,来回踱着步子,紧张得大汗淋漓。父亲病得相当厉害,我几乎听不见他的声音,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说话。我解释说,成为教堂教长似乎是我和妻子应该做的事情。对我来说,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成为圣公会牧师在灵性上是正确的,因为它反映了我真实的价值观。这意味着我不会回到养育了世世代代祖辈的佐治亚州。

然后,我跌坐在旅馆的床上,心脏仍然跳个不停,我用发抖的声音问父亲:“爸爸,所有这些都和你心中长期以来为我设想的生活截然不同。我需要知道,这是否会让你难过。”

我能感觉到,行将离世的父亲躺在和母亲共寝四十三年的佐治亚州家里的床上,在说话时积攒起了全部的气力。最后,我听见他说:“孩子,去吧。”

长久折磨我的胸痛立刻消失了。我不再颤抖,声音也恢复了正常。父亲的话就如通行证,带领我穿越恐惧的枷锁,来到爱的广阔力场。他敞开了自己的心灵,让爱之河流毫无阻碍地流进我的心中——就像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并滋养后者那样——这样,他就给予了我所需要的力量,因而我可以将自己爱的全部力量传

开放而慷慨的心灵

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爱心、宽容、同情、慈悲、体贴、快乐而勇敢的特质,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但生命往往充满了障碍。我们会触礁,然后紧张不安地停下来。根深蒂固的恐惧给我们每种可爱的品质蒙上了阴影,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消极而封闭,同时严重地伤害自我的身体。科学证明,当我们的生存面临着真实的威胁时,恐惧对我们大有益处。当我们感到恐惧时,血液会从做出思考、创造和自由选择的大脑区域,自动地流向不假思索地做出战斗或逃跑决定的大脑区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待在家中、办公室或每天走过的街道时——这种恐惧本能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益处。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个内在的圣所,在那里恐惧无法安营扎寨。至爱者就安住在这个内在的圣所中。当我们敞开心灵,接触到这个神圣的处所时,囚禁我们的高墙就消失了。当我们运用爱的八种习惯,感知到这个圣所并被它的爱所包围时,我们就能完全成为真实而充满爱意的自我,无拘无束地生活。主宰我们生命的恐瞑倾向被驱散了。我们就此获得了自由,能够利用我们的能力去想象、创造、爱和治疗创伤,增强信心或勇气。最美好的是,每个人通过实践这些习惯,让它们变成名副其实的惯性,借此来“发展”这个内在圣所——亦即内在的至爱者——的力量。

P5-7

序言

当爱被照亮的时候,

爱人从至爱者那里学会如何燃烧。

火焰被这位挚友点燃让飞蛾破门而入。

爱是至爱者赐予爱人的馈礼……

——阿布一赛义德·阿比尔一海尔

请与我共同探险吧。这是从生到死的旅程,它将引领你到达心中至为幽深而神圣的处所。这个宏伟的内在圣所安住在每个人的心中,世间的任何人都不例外。当我们抵达这个圣所,它就让我们在爱中扎下根基,赐予我们应对恐惧的勇气和坚韧。而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灵,我们不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能改变周围人的人生,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安宁并充满爱意。

我花了一辈子时间才认识到:学会在每个岔路口接纳爱并实践爱的习惯,是我们人类最深的责任。我恳请你,在这场漫长而曲折的旅途中与我相伴,这样,我们就能与许多人携手同行,迎向更美好的人生,以及更美好的世界。

那些驾机穿越声障的人说,在就要成功穿过时,驾驶舱会剧烈地摇晃。同样,正是经历了若干动荡——决定成为牧师,撇下我童年时代的宗教,在美国各地和截然不同的教会共事,学习扮演父亲和祖父的角色,并和妻子霍普分享人生——之后,我才形成了本书所谈论的爱的习惯。但是,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我就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有个什么在这动荡而精彩的旅途中引领着我前行。

我们住在杰瑟普小镇上,毗邻一座位于松林中的古旧火车站,这里属于乡野的佐治亚州。我的父亲是个浸礼会讲道人、校长,后来成为了市立学校的学监。而我的母亲是个教师。我们的家忙碌而温馨,墙上装饰着宗教画,架子上摆放着无数珍贵的小物品。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卧室的抽屉柜上方就悬挂着经过简单装裱的耶稣祈祷画像。十八年来,我每晚看着这幅画入睡,第二天早上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它。  我还清晰地记得画中的每个细节:在葱翠的果园中,耶稣穿着粗陋的无袖外衣跪在草地上,身旁是粗凿的巨石。他仰着头,神色坦然而平静。明亮的光束从天而降,柔和地沐照着他的脸庞。他似乎乐意接纳这道光照进心中,但他的神情表明,他知道,这道光早就存在于他的心中。他已然回家。在爱之精神的鼓舞下,他认出了内心的圣所,它让生命扎根于爱的力场中。因此,我也夜夜感到安全、欣慰并充满力量,安住在爱与接纳的永恒之光中。

因此我形成了深刻而日益成熟的认识:所有人都被爱之能量联结起来。然而,在我小时候,我接受到的其他教导却和这种认识产生了抵牾。在父亲的布道中我形成了这样的上帝观:上帝是愤怒的、严厉的、审判罪恶的。在我的身边,我看到那些被边缘化的受苦者,尤其是非裔美国人。我经常纠结于内心的迷茫,感到非常孤独,既不被人理解,自己也懵懂无知。此外,在那些年里,我见到的另一幅景象也强化了这些不同现实体验之间的冲突。

一个夏日的午后,趁父母不在家,我溜进了他们的卧室。窗户附近的桌子上摆着家用《圣经》。书中的故事配有精美的蚀刻图案,颜色绚丽多彩。我喜欢翻阅书中的故事,浏览其中的图画,直到有一天,我的目光停在了书中的“启示录”上面。

画面上是壮观的绿色田野,田野中人山人海。但是,在人们脚下,大地却撕裂开来,地狱的黄色火焰窜出来,吞噬了所有未曾得救的人们。田野中挤满了男人、女人和孩子,有些人被高举到耀眼的云彩当中,据说这些人是基督的选民。其他人的脚下都是火焰,他们脸上流露出恐惧的神情。这些人没有得到基督的怜悯,因而注定受到地狱之火的焚烧。

我记得最深的是,由于善与恶、救赎与诅咒的区别,某些家庭被活生生地分开。有些孩子坠入死亡的深渊,他们的父母却幸福地荣升天堂。当然也有些相反的例子。这不仅让我感到惶恐不安(我死后会去哪里呢),也让我担心那些我认识并热爱的人们(他们死后会去哪里呢)。我认为,即便在我所住的小镇,我也永远无法碰到某些熟人了,尽管我事先并不认识他们。我顿时感到厌恶不已,猛地合上《圣经》,跑到了屋外。

这两幅景象令人印象深刻,描述了爱与恐惧的相反场景,它们促使我踏上了自身的人生改变之旅,去努力发现自我、治疗和侍奉。它让我在灵魂深处觉得,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故事不能同时存在,而为了完全接纳其中某个故事,我必须抛弃另外一个。

此后,在无数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我开始意识到爱的决定性作用:爱能够赐予我们自由,让我们充满喜乐,并引导我们的人生。这种日益强烈的意识让我产生了坚不可摧的信念: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爱与善。无可否认,世界和人类在承受着真实的罪恶,然而,与此同时,这个世界并没有分裂成好人与坏人、蒙福者与被诅咒者两个阵营。相反,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神圣的本质,任何邪恶都无法摧毁和扭曲它。

我将这种神圣的本质称为“至爱者”(Beloved),意识到它并让它引导我们的人生,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当爱、纯朴、接纳、灵感、敬畏或惊奇忽然涌现的时候,或者,当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或充满喜悦的时候,就必须提醒自己:这是真正的我。万万不能对这样的瞬间熟视无睹,而必须停下来,品味这样的瞬间,并据此待人处世,祈求自己在未来更多地经历这样的瞬间。本书因此吁请各位读者也效仿我的做法,开始这场永无止境的探险,并以本书作为指南,迈开自己的步伐。

在创伤与怨恨、恐惧与不安、贫穷与癖好的背后,我们都被深深地、无条件地爱着。因此,我们也能够深深地、无条件地、毫无畏惧地去爱。正是在实践爱的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让自己免于恐惧,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在人际交往的每个同心圆中,我们都能设法将人们凝聚起来,而不是画出敌我分界线,在人们中间制造分裂。

当我们接受本书介绍的八个习惯以后,我们就能意识到,我们对所爱的人乃至陌生人所表现出来的不耐烦和消极反应,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意图、梦想和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从教育孩子的经历中认识到,当我们抽身而出,不再因为担忧和期望而限制他/她们时,我们就能更认同率性和冒险。在社会中,当我们敞开心灵时,我们自然会变得更积极,更负责。在工作中,当我们敞开心灵时,就不容易闹误会,也能更深切地感受到相互之间的联系。我们和他人的交往就会充满慈悲和善意。

当我们发挥爱的能量时,我们就撇下了恐惧,转而奔向鼓舞人心的新目标:在生活中敞开心扉。

爱的习惯

在本书中,我尽量考虑了读者的人生状况,并提供各种对策,帮助他们找到下述问题的答案:如何尽力过最有意义的生活?对我来说,那种生活是怎样的?我如何在内心中找到勇敢而充满创造力的声音,并在自己以及我关爱的人们被严峻的现实围困时,仍然信任那个声音?我在生活中如何前行?就此而言,家庭、企业、职员、董事会或民族应该如何摆脱恐惧的力场,进入爱的力场?所有这些会给那些受难者的人生带来什么变化?

这是一段能够改变生命的漫漫旅途,当你接受爱的八种习惯时,你就踏上了这段旅途。随着时间的流逝,爱的习惯将会以深刻而振奋人心的方式改变你和周围人的生命,也许这听起来有些狂妄,但它却是我最深切的愿望。我真心相信,将这些习惯融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我们能敞开心扉,那么,随着岁月流转,最终我们不仅会改变自己,也会改变周围的人。

如果持之以恒地加以练习,这些爱的习惯真的能够养成习惯,从而改变我们的所思所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最爱的人、陌生人以及整个世界与我们之间的互动。当我逐渐认识到世间的每个生物都被关爱时,我领悟到:这些习惯能够帮助我们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

就某些方面而言,爱的每种习惯都简单至极,不需要任何高深的学术知识或高尚的宗教精神,但每种习惯都要求我们内省,以辨别和接触到那个爱与被爱的自我,从而敞开心灵。然而,对很多人来说,认识到我们内在的善良——在本书中称为“内在的至爱者”或我们内心的圣所,是最难跨越的障碍。在本书介绍的八种习惯中,每种习惯都将给予你洞见、能量和灵感,帮助你完成这次跨越。

慷慨(generosity)的习惯是指敞开心扉,以便我们能够给予和接受。这个习惯让每个人都能够将自己获得的礼物传递给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变得富有。在静默的习惯中,我们体验到,每个人都被深切、彻底而毫无保留地爱着,地球上其他人也都如此。当我们感到迷茫、疯狂、恐惧或无能为力的时候,重新静默下来能够让我们恢复沉稳的信心,并看清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与许多人的看法相反,我们不能完全拥有求真的习惯,但它却会在我们的整个人生旅途中逐步引导我们。它阐释了家庭、文化、宗教传统遗留下来的东西,并告诉我们,为了拥有广阔而自由的人生,我们需要摒弃哪些东西。

坦诚的习惯非常重要,因为它会频频遭受误解,但这种习惯能够改变所有当事人的人生。这需要有勇气进行艰难的对话。坦诚地面对与我们共事和交往的人们——不仅仅是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能够加深而非伤害彼此的感情。当我们过度劳累或压力过大时,恐惧会像病毒那样滋生出来。如果将游戏的习惯运用到生活当中,它所产生的喜悦能够救治我们,让我们不会因为心灵过于紧张和封闭而去伤害自己或他人。

如果我们在心中奉行宽恕,我们的生命就能不断前行。但从宽恕中受益的不止是我们。养成宽恕的_习惯以后,我们对他人的感受以及与他们相处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能积极地影响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宽恕的习惯其实是在释放自己,而不是他人,而慈悲的习惯则向他人显示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最后,社群的习惯教给我们活跃在宇宙核心的真理:为了成就更完满的人性,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存在。我们在故我在(I am because we are)。我们无法独自变得仁慈或高尚。

实践这八种习惯能够拓展我们的内在空间和人际交往空间,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爱的神圣力量会战胜并驱散心中的恐惧。如果爱是我们正在攀越的峰顶,那么,恐惧就是途中最大的障碍。然而,当我们向爱敞开心扉时,我们就开启了心智,选择去追随爱而非恐惧。无论我们听闻了多少鼓舞人心的经文、故事、讲座和布道,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发现我们内在的爱之丰盈那样令人喜悦。我将安住于所有心灵之中的这种爱称为“至爱者”。本书中介绍的爱的八种习惯有助于我们了解每个人心中的这种爱与力量的本质。

我们都是至爱者

若干年以前的一个周日上午,艾伦在主日崇拜以后向我做了自我介绍:“早上好。我叫艾伦,是个犹太人。我觉得有必要讲讲我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

我是个基督教牧师,每周都会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的圣公会诸圣堂讲道并主持圣餐仪式。她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说:“请讲。”

“精神科医生推荐我来这个教堂。他说,每次你提到‘耶稣’、‘基督’或‘基督教’时,我都不必纠缠于这些字眼,而应该留神你如何谈论人生。”

我感到惊喜参半。同样的,我在本书中想要谈论的是人生,而不是灵性和宗教。我不想在书中谈论“上帝”,这样或许会被解读成某种形式的神学论文。相反,读者,我请求你,和我共同探讨某种共同的、治疗性的、鼓舞人心的能量,也就是我所说的“至爱者”。就像“上帝”这个字眼,“至爱者”的含义远远比单纯的言辞所能表达的更加深刻和神秘,也更能改变人生。

我有个睿智而亲密的穆斯林朋友,他说:“上帝不属于任何宗教,相反,每种宗教都属于上帝。”至爱者安住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也都安住在至爱者心中。

听到或读到“上帝”这个字眼时,有些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这些联想有好有坏——联系到身、心、灵的各个方面。屡见不鲜的是,这些涵义既没有促进包容,也没有促成和解。宗教历史充斥着种种可悲的暴行:人们打着上帝的旗号来捏造敌人和异教徒,将后者定为邪恶者,以便为暴力行为辩护,按照他们的逻辑,那些攫取权力的人们将会“得救”并最终统治世界。因此,毫不奇怪,不计其数的人们因为智力、灵性和道德的正直感而信奉较高境界的无神论——说到特定的上帝概念,我本人也是个无神论者。

本书囊括了众多不同的学者、诗人或其他思想家的观点,而不是狭隘地定义概念,或依赖于某种思想体系。我汲取了许多古人的智慧,比如:老子、苏菲派诗人、希伯来《圣经》的伟大先知、佛陀以及耶稣。在我的灵修道路上,甘地、托马斯·默顿、马丁·路德·金和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等现代思想界巨擘都是我的引路人。尽管我们秉持各不相同的独特概念框架,但我们都认为:对至爱者的体验比任何宗教认同或分歧都更加深刻。我在此处想要尽力描述的是贯穿于每个部落、教派和思想体系当中的普遍动态。人生的核心话题就是:在我们自身的存在和人际交往中克服恐惧的力量,发挥爱的力量。当每个人都觉悟到在我们心中的爱——至爱者——的力量,并利用它来消除恐惧、敞开心扉的时候,各种宗教和神学就能相安无事了。

接受习惯

我认识唐,他是个英俊而魁梧的会计师,头发乌黑,笑起来很腼腆。十年前,他首次来到帕萨迪纳的诸圣堂时,我已经在那里当了十五年的教区牧师。当时他喜欢争辩,充满怀疑又犹豫不决。他和前妻萨拉在漫长的争吵中离婚,此后始终摆脱不了愤怒感和失望感。监护权之争让他无法接触到他的长子,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我垮掉了,对未知充满恐惧,整日沉浸在对昔日生活的怨恨和遗憾之中,以此来安慰自己。”

最后,他认识了自己爱慕的会计师同行安格拉。尽管再婚让他感到有些不安,他却深爱着安格拉,信任她,想要和她创造新生活。他们在诸圣堂成婚,并生了一个孩子,还抚养安格拉和前夫生下的小女儿。然而,唐仍然感到孤独无依。他在深夜辗转反侧,思索着事情为什么会变得这么糟糕。他从事会计工作收入不菲,有个可爱的妻子,也有漂亮、健康的孩子——想必生活应该很幸福吧?事实并非如此。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还不踏实。

在此期间,唐和安格拉每周参加诸圣堂的活动。在我周日的布道中,我经常谈到爱的习惯,并始终强调说,当我们向爱敞开心扉时,就会感受到强大的、让人获得自由的力量。

唐听着我的布道,他听到了至爱者的呼唤,并作出了回应。  首先,他努力敞开心扉,变得更加慷慨,这样,他能重新感受到真诚的、让人获得自由的感恩之情。“我们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不沉溺于那些击垮我们或让我们忘却感恩的事物。正是在对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恩时,我们才会想起,我们被爱着。”唐说。他的生活就像大多数人那样忙碌不堪,承担着各种责任,要做很多事情,但是他设法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安静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自觉地做出努力,改变自己与萨拉和儿子的相处之道,始终用爱来战胜恐惧。他和前妻的讨论范围不再仅限于孩子的后勤问题,他会主动询问萨拉手中的工作,当她回答时,他会耐心地倾听。他心中的愤怒开始消失,他尽量自觉地怀着爱意去接近她。

“我越来越向潜在的爱敞开了心扉,”唐解释说,“安格拉与我变得乐观而大胆。恐惧退缩了。”他开始内省,想要了解是什么东西让他充满如此强烈的恐惧。他知道自己如今有能力做出不同的抉择,于是不再纠结于昔日的抉择:他宽恕了萨拉,也宽恕了自己。喜乐再次渗入他的生命当中。当他和孩子们相处时,他常常充满孩子般的朝气,这让他以全新的、充实的方式享受着与他们相处的乐趣。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和前妻身上的那个至爱者。他释放出自己的恐惧,接纳了心中的爱。随着时光的流逝,萨拉看到了唐的态度的变化,开始用同样的方式来回应他。

唐认为这次改头换面,应该归功于我们在诸圣堂中将爱的习惯融人生活的努力。当然,家庭生活的具体状况仍然非常复杂,瞬息万变,每个人都要怀着爱而非恐惧来努力应付日常挑战。唐强调说,他们的挣扎还没有完全成为历史。“每天安格拉和我都努力怀着爱意来接纳我们以前的伴侣。我无意说它是完美的。”就像所有的家庭那样,他们的生活还在不断进步当中。但是,通过真诚而持续不断地敞开心扉,唐和家人的精神负担都减轻了。

此外,还有个很大的好处:通过自觉地去爱,唐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逐渐有效地改善了其家人、同事、朋友和邻居的生活。人生的新气象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传递给了与他交往的每个人,这就酷似于我童年卧室画像中的爱之光芒,向我传达出无所不在的爱意和归属感。唐甚至还没有意识到它,就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

开启你的心灵和智慧

如果我们能够进入心灵中的那个内在圣所,为自由的缘故而勇敢无畏,为感情、身体、人际和灵性的健康而勇敢无畏,为寻找每个人心中的至爱者而勇敢无畏,那么,我们就会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我觉得,人生的要义和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知道我们究竟是谁。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深受关爱时,就已经开始了这场旅途。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和理智,成为平安、和解和正义的管道。

在宣讲爱的习惯时,我有幸了解到,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爱而非恐惧时,他们是如何获得喜乐和自由的。现在,我希望和你分享这些经验。怀着爱意去生活并严格地遵从爱的习惯,已经让许多人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爱的习惯帮助萨利找到了她和妹妹的共同点,此前,她曾经与这个妹妹疏远了很多年。“我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她,看到了她的真诚和激情,尽管这些特质和我的性格完全不同,但都来源于对善的渴望。我们的关系开始缓慢地发生变化。”她说。

杰里和他的兄弟托德多年都没说过话,当他们的母亲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时,他甚至打算对托德隐瞒这件事。但是,杰里选择了接纳爱而非恐惧,并热情地、毫无怨意地向兄弟伸出了双手。托德和垂死的母亲重新恢复了联系,他们开始每周聚会,共同创作歌曲,并亲切地称之为“摇摆乐疗法”(Swing Therapy)。“母亲在去世之前非常开心,因为家人之间如此亲密友爱。”杰里解释说,“而最美好的是,我的兄弟现在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当苏珊参加儿子的婚礼时,她感到非常恐慌,因为她不得不首次面对前夫的新女友。在面对众人之前,她靠近停车场的路边,安静了片刻,想起她是被关爱的,于是恐惧消失了。“我感到轻松自在,能够真诚地微笑并伸出双手,并意识到,对方肯定也感到很不自在。”苏珊说,“那个晚上非常美好,所有事情都让我很开心,尤其是因为——即便我愿意伪装——当我们相信爱的时候,我们就不必伪装。”

多年以来,比尔都在向其家人讲解何为爱与被爱的自我,何为充满恐惧的自我。“意识到恐惧是爱的对立面以后,我的妻子、孩子和我就能更好地理解人们互相抨击的原因,以及排斥、暴力和仇恨在世界上如此泛滥的原因。”最近他告诉我,“每个人都知道恐惧,如果我们相信恐惧是许多不幸的根源,我们就能够(也应该)做出承诺,要尽自己的责任来化解这种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本书介绍的习惯有助于让你的生命扎根于爱的能量中。仅仅理性地知道这些东西或者偶尔将它们付诸实践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亲身体验,在反复的尝试和失败中实践。这些习惯旨在帮助我们下决心放弃那些消极的、基于恐惧的想法,它们会导致我们做出毁灭性的抉择,无法在生命中做出改头换面的重大变化。正如你将读到的,我差点儿错过了自己人生中的呼召,仅仅靠奉行这些爱的习惯,我才能转变自己的观点,找到勇气来做出亟须的改变。在经历了那个关键性转折以后,我认识到人生就是这样的:在每个瞬间,那个充满爱的自我都会面临着考验。

在我的职业中,给我写信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信仰也迥然不同。有些人艰难地抗拒着自身的恐惧、抗拒着宗教与文化实践中的恶习。此外,各种派别的基督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非宗教徒乃至于无神论者也会给我写信,述说他们在了解至爱者的含义以后,变得多么振奋而乐观。全世界的人们都迫切地渴求灵性生活的指导,以便让生命扎根于爱中并消除恐惧。

正是这种渴望和这些习惯改变人生的能力,促使我相信,应该将这种想法传播出来。我听见了行动的召唤,现在也召唤你共同行动。打开心扉,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周围所发生的变化。

来吧,朋友——你愿意与我共同来进行这场冒险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