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重庆璧山县司法档案现藏于重庆市璧山区档案馆,共计2.1万卷,110余万页,是目前所知民国时期卷数最多、记录最为丰富的的县级地方司法档案。
本书为民事类,均在12全宗之下,包含19个目录号。作者在研读案卷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出大体能提示每卷内容的标题,同时对卷内每个案件每份文书的主体、对象和事由加以简要介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国璧山司法档案案卷提要(民事卷共5册)(精) |
分类 | |
作者 | 陈廷湘//吕毅//刘明琴 |
出版社 | 西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民国重庆璧山县司法档案现藏于重庆市璧山区档案馆,共计2.1万卷,110余万页,是目前所知民国时期卷数最多、记录最为丰富的的县级地方司法档案。 本书为民事类,均在12全宗之下,包含19个目录号。作者在研读案卷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出大体能提示每卷内容的标题,同时对卷内每个案件每份文书的主体、对象和事由加以简要介绍。 作者简介 吕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在站博士后,就职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四川大学中国西南文献信息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西南地方社会区域史、民国时期西南地区县级档案整理与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作为主研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巴县衙门档案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四川县级档案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处理与研究”;“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民国乡村建设:晏阳初华西实验区档案”丛书第二主编。 目录 民事一 民事二 民事三 民事四 民事五 民事六 民事七 民事八 民事九 民事十 民事十一 民事十二 民事十三 民事十四 民事十五 民事十六 民事十七 民事十八 民事十九 序言 璧山县是长江上游历 史悠远、文化昌明之区。 清代璧山县隶重庆府,民 国时期属四川第三行政督 察区。抗战军兴,重庆成 为战时首都之际,众多国 家机构迁驻于此,大批政 界、学界名人暂居于斯, 璧山县实为战时首都要地 。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 乡村改造实验因日本侵略 受阻于华北后,曾以璧山 为中心创设中华平民教育 会华西实验区,重启乡村 建设。无论从何种角度审 视,璧山都是民国时期举 足轻重的县份。 璧山县的特殊地位决 定了以璧山为个案研究民 国时期中国,尤其是中国 西南基层社会历史,具有 不可替代的意义。而能够 为民国时期璧山基层社会 生活史研究提供最重要史 料支撑者,非璧山司法档 案莫属。民国璧山县法院 始建于1931年10月1日, 此前实行司法行政合一制 ,由县知事兼理司法。县 法院设置后,始有专门司 法机关审理全县民刑案件 。1937年10月1日,国民 政府撤法院改设县司法处 ,1939年9月又撤司法处 设地方法院。民国时期, 中国司法制度尚处于现代 转型之期。为促进法制现 代转型,国民政府内迁重 庆后继续推行司法改革。 1942年5月1日,璧山实 验地方法院组建即是当时 司法改革最重要的举措之 一。璧山实验地方法院运 行至1946年1月1日重新 恢复为地方法院,一直存 在到重庆解放。 璧山留存的民国司法 档案共约2.1万卷。档案 包括县知事兼理司法时期 的司法文书,最早形成于 1916年(之前未见保存 ,原因不得而知),但直 至1937年,所存档案均 为数不多。其绝大部分形 成于1937年以后。实验 地方法院的司法文书保存 规范、完整、细致,因而 数量占比较大。仅从璧山 司法档案文书数量变化就 可看出,民国时期中国司 法现代转型很大程度上要 靠中央政府推动。国民政 府迂重庆后,作为战时首 都构成部分的璧山县政府 工作直接受到中央政府的 指导,这对该县司法改革 显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案件处理程序趋于规 范,文书保存趋于完整, 数量也就大幅增加。因此 ,研究璧山司法档案对研 究民国时期法制现代转型 的众多问题,如地方法制 现代转型与中央政府和民 众的关系,地方法制现代 转型的历史进程、存在问 题与成败得失等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由于璧山 县属于文化昌明之区,加 之处于近代以来因开埠而 开化较早较快的重庆地区 ,其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 高,社会关系、社会问题 相对更复杂,因而是转型 时期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具 有独特价值的论域。民国 璧山司法档案中保存了数 量极大的反映民间社会生 活状况的资料。当时下层 民众的经济状况、生存境 遇、生活样态、家庭关系 、社会关系、矛盾冲突, 以及他们对生存境遇、生 存状态的认知与采取的生 存策略等在档案中都有大 量记载。由于民国司法对 庭讯采取当场记录归档的 文书保存方式,在其他文 献中处于失语状况的下层 民众的说话方式也能在档 案中生动呈现。这些特点 决定了民国璧山司法档案 对已成为当今史学热点的 下层民众生活史研究而言 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宝库。 民国璧山司法档案卷 帙浩繁,尽管内容丰富, 深受学人所好,但实际上 使用难度很大。要从近2 .1万卷、110多万页档 案中选出具体研究对象, 需翻遍全部档案始可放心 确定论题。智能高者翻阅 部分档案或可选出一题, 但继而研究亦需翻阅全部 档案。如此研究,言有大 海捞针之难虽有所过,但 亦相差无几。因此,为每 卷档案编著提要十分必要 。本书即是对民国璧山司 法档案分卷著成提要之作 。《提要》在研读案卷内 容的基础上编写出大体能 提示每卷内容的标题,同 时对卷内每个案件每份文 书的主体、对象和事由加 以简要介绍。全书共500 余万字,编成9册,部头 尽管仍然较大,但较之档 案原件数量之大已不可同 日而语。研究者可通过翻 阅简明提要,发现何种问 题在档案中有较多记载, 较易地确定研究论题。且 可获得有关案件完整处理 过程的资料,或可获得所 选问题需要的特殊资料。 这对利用民国璧山司法档 案进行学术研究无疑是十 分便捷之途。本《提要》 的编著旨在进一步把民国 璧山司法档案改造为人文 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公器 ,便利学者对该部重要历 史档案的发掘与利用,为 民国时期司法改革和下层 民众生活史等方向的研究 做些微薄贡献。如能达此 目标,则编著者之幸事, 亦学术发展之幸事! 陈廷湘 2020年12月10日于四 川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