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具有半自传性质,成功塑造了青年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保尔出身于社会底层,年少时因闯祸被开除学籍,一路饱尝生活艰辛,直到遇见党的地下工作者朱赫莱,心里埋下革命的种子,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无私而坚强的战士,由男孩长成男人。这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光芒的伟大作品,充满正能量,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拥抱火热的生命。 作者简介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著名作家。 生于乌克兰沃伦省的普通家庭,因家境贫寒,10岁时辍学到火车站一家餐馆打杂。 13岁参加革命活动。 15岁加入科托夫斯基第一骑兵军,参加国内战争。次年在战场上右眼受伤,几乎失明。 23岁开始文学创作。 24岁在给友人的信中他写道:“我又遭到一无情的打击。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只有零点零五的视力。” 25岁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全身瘫痪。 26岁开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文学名著》,因看不见文稿,后转为口述,历时4年完成初稿。 31岁获苏联政府颁发的至高荣誉“列宁勋章”。32岁逝于莫斯科。 其经典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文学名著》至今畅销不衰,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度过人生艰难的岁月。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导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经典英雄形象,永恒的钢铁精神影响深远,是闪闪发光的理想主义青春之歌。 小说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塑造人物,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出色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语言简洁优美,阅读力强。 书评(媒体评论) 对火热而英勇的生命的 一曲颂歌。 ——罗曼·罗兰 精彩页 01 “节前去我家补考的,都站起来!” 一个身穿法衣,脖子上戴着沉甸甸十字架的胖神甫。凶巴巴地瞪着全班学生。 六个学生应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四个男孩。两个女孩。神甫的两只小眼睛闪着凶光,像是要把他们一口吞下似的,学生们全都惶恐地望着他。 “你俩坐下。”神甫向两个女孩挥挥手,说道。 她们赶紧坐下,长出了一口气。 瓦西里神甫那对小眼睛死死盯着四个男孩。 “你们几个小鬼,上这儿来!” 瓦西里神甫站起来,推开椅子。走到挤作一团的四个男孩跟前。 “你们这些小无赖,谁会抽烟?” 四个男孩都小声答道“神甫,我们不会抽烟。” 神甫气得脸色发紫。 “混账!不会抽烟?那么面团里的烟末是谁撒的?全都不会抽烟吗?好,那咱们这就来瞧瞧!都把口袋翻出来,快点!听到没有?翻出来!” 其中三个男孩开始将口袋里的东西翻出来,放在桌上。 神甫仔细检查他们口袋里面的每一道缝隙,想看看有没有烟末,但什么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将目光转向第四个男孩。那个孩子长着一双黑眼睛,身穿破旧的灰衬衣,以及膝盖上打补丁的蓝裤子。 “你怎么像块木头一样杵在这儿?” 黑眼睛的男孩强压内心的仇恨,他看着神甫,瓮声瓮气地说:“我没有口袋。” 说着,他用手摸了摸被缝死的袋口。 “哼。没有口袋?你以为这样我就不知道是谁糟蹋了复活节的面团吗?你以为你还能在学校待下去吗?哼,这次可不会便宜你了,小鬼!上次都是因为你妈妈求情,才没有开除你,这回可没门了。你给我滚出去!”他使劲儿揪着那个男孩的耳朵,将他推到走廊里,然后紧紧地关上了教室的门。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缩着脖子,谁也不知道保尔。柯察金何以这样被赶出学校。只有保尔的好朋友谢廖沙·勃鲁扎克知道真相。那天,他们六个需要补考的学生在神甫家厨房等候补考时,他瞧见保尔把一撮烟末撒在神甫家准备过复活节用的面团上。 被赶出教室的保尔坐在学校门外最底层的台阶上。他想,该怎么回家呢?母亲在税务官家当厨娘,每天从早忙到晚,事事小心谨慎,该怎么跟她说呢? 想到这里,泪水哽住了保尔的喉咙。 “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都怪这个该死的神甫,我干吗要给他的面团撒烟末呢?都是谢廖沙出的主意,他说,“来,咱们给这个讨厌的老家伙撤上一撮。”我们就把烟末撒上去了,而现在谢廖沙倒是逃脱了,我却可能会被学校开除。” 保尔和瓦西里神甫的仇怨早就结下了。有一次,他和米什卡。列夫丘科夫打架,老师扣留了他,不准他回家吃饭。但又怕他一个人在空教室里胡闹,就把他送进高年级教室里,让他坐在教室后排的凳子上。 P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