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铁路桥梁(1980-2020)(精)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举世瞩目的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大规模的铁路建设,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凝结了铁路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成果。本书收录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各种类型桥梁共计204座,充分体现了40年来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铁路桥梁建设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本书共分为10章,分别为绪论、简支梁桥、平原地区桥梁、艰险山区桥梁、长江大桥、黄河大桥、大江大河桥梁、沿海跨海大桥、严酷环境地区桥梁和技术挑战与展望。每一章第一节为综述,从第二节起,每节介绍一个典型桥梁,例如,第二章的京张高速铁路官厅水库特大桥,第三章的武广高速铁路武汉高架站桥,第四章的南昆铁路八渡南盘江特大桥,第五章的京九铁路九江长江大桥,第六章的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第七章的哈大高速铁路第二松花江特大桥,第八章的海南西环铁路珠碧江特大桥,第九章的青藏铁路长江源沱沱河特大桥等,书稿编排方式比较合理。每一节在介绍桥梁时,按照基本信息、概况、结构形式、施工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特点和创新点、获奖情况的顺序进行,详略得当,读者容易理解,也便于检索查阅。书稿文字表述严谨科学,角度客观地介绍了设计和施工的思路及注意事项。本书具有较高的桥梁技术水平,书中有丰富的工程设计资料,可供从事铁路桥梁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以及科研等工作的人员参考借鉴。 本书大纲附后。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简支梁桥... 第3章 平原地区桥梁... 第4章 艰险山区桥梁... 第5章 长江大桥... 第6章 黄河大桥 第7章 大江大河桥梁... 第8章 沿海、跨海大桥... 第9章 严酷环境地区桥梁... 第10章 技术挑战与展望...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简支梁桥 第3章 平原地区桥梁 第4章 艰险山区桥梁 第5章 长江大桥 第6章 黄河大桥 第7章 大江大河桥梁 第8章 沿海跨海大桥 第9章 严酷环境地区桥梁 第10章 技术挑战与展望 附表 典型桥梁一览表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大秦、京九、 南昆、秦沈等铁路新线建设为契机,开始了高速 铁路桥梁技术研究、既有线提速试验和秦沈线时 速250km综合试验,相继建设了京津城际、京沪 高速、京广深、徐兰、沪昆客运专线、杭深、商 合杭、京福、沪汉等一批铁路,系统掌握了32m 简支箱梁动力性能、徐变精细控制、大型装备( 提梁机,运梁车、保桥机)研发等成套技术,大 规模实现了900t级箱梁的梁场预制、现场整孔架 设。近年来,研发的40m整孔箱梁、1000t级运 架设备已在多个铁路项目成功运用,总体处于世 界领先水平。 为了保持桥上轨道的平顺性,必须严格控制 无砟轨道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徐变控制一直是 国际混凝土桥设计的难题,我国采用了限制梁体 恒载应力差及设置拱、钢桁、拉索等加劲结构, 通过减小弹性变形有效实现了徐变变形的控制。 创建了基于徐变、温度变形等综合控制的铁路大 跨度混凝土桥设计理论,创新了桥梁竖、横向刚 度评价方法,创建了多联梁拱组合、梁桁组合、 索加劲、钢一混混合梁及上承式劲性骨架拱桥等 高速铁路新桥型,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的大跨度混凝土桥,实现了高速铁路混凝土桥跨 度100m至400m级的技术突破。 高速铁路大量采用无砟轨道,对结构的变形 要求更加严格,而大跨度桥相对刚度小、温度跨 度大,梁端伸缩位移大,受温度、风的影响,桥 上线路平纵断面变化明显。经过多年来桥梁、轨 道专业联合攻关,解决了无砟轨道与桥梁协调性 及梁端平稳性、桥梁变形适应性等难题,在时速 350km昌赣客运专线赣江特大桥上成功铺设无砟 轨道,无砟轨道桥梁最大跨度由185m提到了 300m。商合杭铁路裕溪河大桥(主跨324m) 则 成为高速铁路大跨度无砟轨道斜拉桥的代表。 混合梁斜拉桥边跨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梁, 在实现压重的同时参与结构受力,通过对铁路斜 拉桥的行车动力性能、合理构造、钢一混结合段 的疲劳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攻克了铁路大跨度混 合梁斜拉桥的关键技术难题,成果推广应用于深 茂铁路、福厦铁路、广州南沙港铁路等重大项目 的关键控制性桥梁,最大跨度达600m, 拓展了 铁路斜拉桥的技术体系和工程类型,改变了大跨 铁路斜拉桥普遍采用钢桁梁的单一技术格局,实 现了基于建桥环境的多类型桥型结构合理化选择 ,从而大幅降低工程投资。 钢管劲性骨架分段、分层主拱的建造方法是 我国工程师的自主创新,极大地拓展了上承式拱 桥的应用。多年来,通过大跨度拱桥合理结构形 式、竖横向合理刚度限值、抗震性能目标与抗震 设计方法等研究,先后攻克了主拱施工线形控制 、截面应力重分布规律、徐变特性、施工工艺等 关键技术问题,一大批艰险山区铁路大跨度拱桥 陆续建成,形成了混凝土拱、钢桁拱及钢管拱三 大结构体系,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 拱桥主跨445m的沪昆客运专线北盘江大桥,以及 大瑞铁路怒江大桥(主跨490m) 的上承式钢桁 拱桥。 天兴洲、安庆、铜陵、沪苏通等长江大桥采 用三片主桁的空间桁架新结构,减小了主桁杆件 内力和尺寸,有利于制造、运输和吊装。特别是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采用了新型箱桁组合结构, 有效增加了加动渠横断面的受力面积,突破了桥 梁跨度受制于钢梁杆件月受力大而难于设计、制 造的瓶颈,成功研发了Q500gE高性能钢和2000 MPa 高强制索,在三桁三索面的空间受力特征研 究、刚度控制、避劳设计、高强度桥梁钢应用、 大位移梁端伸缩装置和轨道调节器、深水基础施 工,大型施工装备研发等方面形成了成套技术,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更大跨度和荷载铁路桥梁 的修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5年开工建设的丽香铁路金沙江大桥, 为主跨660m上承式钢桁梁志索桥,是国内首座铁 路悬索桥,打破了铁路不能修悬索桥的禁区,连 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主跨为1092m) 即将开 通运营,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大跨度高速铁路悬 索桥时代,在世界是索桥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 义。 目前世界最长跨海公铁大桥、我国第一虚跨 海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即将开通运营, 标志着我国铁路跨海桥梁工程取得又一次重大突 破,复杂海况(无覆盖层、岩面倾斜、风大浪高 )跨海桥梁的结构选型、合理构造、抗风研究、 大型施工装备及工艺等形成了成套技术,处于世 界领先水平。 为展现40年来铁路桥梁的发展成果,中国 铁道学会桥隧委员会与中铁四院牵头组织经规院 、中国铁设、铁一院、铁二院、中铁设计、大桥 院、铁五院以及中铁上海院等单位的铁路桥梁专 家,编著出版《中国铁路桥梁(1980-2020) ) , 以供关心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的同仁参考和 借鉴。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有代表性的 200余座桥梁的介绍,概括和总结了近40年来铁 路桥梁结构形式、桥梁技术、材料用量以及新材 料、新工艺、新装置的应用。全书分为绪论、简 支梁桥、平原地区桥梁、艰险山区桥梁、长江大 桥、黄河大桥、大江大河桥梁、沿海跨海大桥、 严酷环境地区桥梁、技术挑 导语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余年,是我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大批标志性的铁路桥梁工程开始建设,一座座桥梁横跨长江黄河、飞跃艰险山区。近年,快速发展的铁路逐渐缓解了我国铁路运输同工业化发展、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矛盾,与此同时,铁路桥梁见证了基础设施领域设计理念、施工方法、材料技术等的不断进步。本书选择了1980至2020年间200余座有突出特点的铁路桥梁,从桥梁基本信息、结构设计、施工方法、技术特点等方面为每座桥梁“建档”,形成了一本铁路桥梁的“小百科全书”,能够满足从事铁路桥梁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以及科研等的人员的需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