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冯骥才(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名家散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冯骥才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精选本,书中散文有对人生岁月的回忆与感悟,有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描写与礼赞,有对亲朋的怀念与人间温暖的珍惜,有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有对域外旅行的感想。他的散文独具一格:笔触细腻,自然流畅,情趣盎然,情景理交融,富有哲理,显示出其深厚的功底。冯骥才散文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挑山工》曾获法国“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重要作家、著名画家兼文化学者。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出生于天津。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画师惠孝同研习宋元绘画,并问道于吴玉如先生,学习古典文学。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影响深远。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以及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珍珠鸟》,小说集《雕花烟斗》《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其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30余种。
目录
挑山工
长衫老者
逛娘娘宫
快手刘
歪儿
挑山工
记韦君宜
怀念老陆
老母为我“扎红带”时光
花脸
书架
书桌
捅马蜂窝
我的“三级跳”
小雨入端午
除夕情怀
日历
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
时光
白发
珍珠鸟
珍珠鸟
小动物
爱犬的天堂
黄山绝壁松
逼来的春天
苦夏
秋天的音乐
冬日絮语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巴黎的天空
三千道瀑布
灵魂的巢
夕照透入书房
画飞瀑记
灵魂的巢
挽住我的老城
大雪入绛州
细雨探花瑶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精卫是我的偶像
精神的殿堂
古希腊的石头
序言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国文学面目一新。在中
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
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
式完成蜕变与新生,而散文
以其自由自在的天性,踵事
增华,其成果蔚为大观。
郁达夫认为,较之古代
的“文”,现代中国散文有三
点特异之处,即“‘个人’的发
见”“内容范围的扩大”“人性
,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
二集·导言》)。散文家们
兼收并蓄,将万事万物融于
一心,“以我手写我口”,取
径不同,或叙事、抒情、议
论,或写人、描景、状物;
风格各异,或蕴藉、洗练、
飞扬,或磅礴、绮丽、缜密
。就应用而言,以学识、阅
历、心境为核心的小品文,
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张扬
个人性情;以观察、讽刺、
同情为底色的杂文,见微知
著,刚柔相济,召唤战斗精
神??种种流派,非止一端。
为了给当代读者提供一
套选目得当、编校精良的散
文选本,我们推出“名家散
文”系列,从灿若星辰的中
国现代散文家中遴选出一批
作者,精选其散文创作中的
经典作品,结集成册,以飨
读者,或可视作对百年现代
中国散文的一次阶段性回顾
与总结。我们相信,尽管这
些作品产生的背景千差万别
,但其呈现的智识与感性、
追求与希冀,是跨越时空而
能与读者共鸣的。我们也相
信,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因
其经得起时间的汰洗,这里
的文章,初读,是迎面撞上
万千世界,吉光片羽,亦足
珍惜;再读,则是与无数智
者的重逢,向内发现自己,
向外发现众生。
文学的历史同时也是一
部语言文字的历史,而汉语
的标准化也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断地演变、更新。五四白
话文运动以来,文学语言流
动而多变,呈现出丰富和复
杂的样貌。文字、词汇、语
法的繁芜丛杂背后,是思想
文化的多元与活跃,也是作
家不同审美取向和个人风格
的展现。因此,我们在编辑
过程中尽量尊重文章原刊或
初版时的面貌,使读者能够
感受到语言的时代特色,比
如“的”“地”“底”共存的现象
。同时,考虑到读者尤其是
学生的阅读需求,我们按当
下的规范做了有限度的修订

编辑出版工作中难免存
在不足之处,热忱欢迎广大
读者批评指正。
浙江文艺出版社
导语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生活感悟而广受赞誉。冯骥才的散文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本书收录的散文作品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回忆和思考,还包括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反思。
精彩页
长衫老者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
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作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若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就转身走掉;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仿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胡同自此大变样子。
它出现了从来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敢在地面上站一站。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更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
逛娘娘宫
那时,像我们这些生长在天津的男孩子,只要听大人们提到娘娘宫,心里仿佛有只小手抓得怪痒痒的。尤其大年前夕,娘娘宫一带是本地的年货市场,千家万户预备过年用的什么炮儿啦、灯儿啦、画儿啦、糕儿啦等,差不多都是从那里买到的。我猜想这些东西在那里准堆成一座座花花绿绿的小山似的。我多么盼望能去娘娘宫玩一玩!但一直没人带我去,大概那时我家好歹算个富户,不便出没于这种平民百姓的集聚之地。我有个姑表哥,他爸爸早殁,妈妈有疯病,日子穷窘;他是个独眼——别看他独眼,他反而挺自在。他那仅剩下单独一只的、又小又细、用来看世界的右眼,却比我的一双黑黑的、正常的大眼睛视野更广,福气更大,行动也更自由——像什么钓鱼逮蟹、到鸟市上听说书、捅棋、买小摊上便宜又好玩的糖稀吃等,他样样能做,我却不能。对于世上的快乐与苦恼,大人和孩子的标准往往不同。大人们是属于社会的,孩子们则属于大自然,这些话不必多说,就说我这独眼表哥吧!他不止一次去过娘娘宫,听他描绘娘娘宫的情景,看耍猴呀、抖空竹呀、逛炮市呀等,再加上他口沫横飞、洋洋得意的神气,我都真有私逃出家、随他去一趟的念头。此刻饭菜不香,糖不甜,手边的玩具顷刻变得索然无味了。我妈妈立刻猜到我的心事,笑眯眯地对我说:“又惦着逛娘娘宫了吧!”
说也怪,我任何心事她都知道。
我的妈妈是我的奶妈。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