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去个梦想的地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军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人生应有梦,有梦才有奋斗,有奋斗才会长出腾飞的翅膀。生在红尘俗世里,只要盯紧自己的人生目标,展开追逐梦想的飞翔,所到之处一定会有无穷的的力量。梦到它,浑身如轻舟掠水,在急湍的涡流中享受那一刹那的喜悦。那个地方是希望的天空,那里有一望无垠的草原,隔着碧蓝的湖水,远眺寒光闪闪的雪山;那里有喝不完的奶茶,吃不够的野味,牧不完的草场;那里有块金灿灿的稻田,缕缕的炊烟。那是一个梦想的地方,走到那里,才知人生的秋天是多么缤纷斑斓;走到那里,才知生活的落叶是多么洒脱而又超然。
作者简介
王军,1970年8月出生,河南新县千斤人,现居北京。军人,国家高级检察官。新县一中毕业,1991年7月考入空军导弹学院。业余从事散文写作,出版《遥远的思絮》《儿子在军营》《无声的滑坠》《去个梦想的地方》《守望自己的天空》《回家的路》,其中《遥远的思絮》《儿子在军营》《无声的滑坠》被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编目入藏,部分作品由教育部编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语文教学用书。
目录
古城墙的诉说
身临友谊关
去趟天池看看雪
把窗户打开
把日子过好
别把爱不当一回事
不要在错误的情绪中做出决定
徜徉在沙漠里
成熟的经过
池州的雾
初登慕田峪
大槐树的夜话
大漠胡杨
大榕树的声音
淡泊生正气
德天跨国瀑布
冬到沙漠看日出
冬到乌鲁木齐
冬日
冬日壶口
读书长才气
鹅泉
翻越那座山坳
凤凰涅槃
把握心间的善良
汗血宝马
旱地里的甘蔗
壶口的虹
花,都送给谁了
家乡的木子又艳红
坚持,永远是对的
借暖日的秋天,牵着你的手走
聆听冬日里的落叶
久违了,黄果树
宽厚成大气
累,快乐地旅行着
立冬
旅途
旅游是一种能量的积攒
美丽的明仕庄园
梦回镇远
面前的水好静
苗寨,那个如画的山寨
苗寨的迎宾酒
那棵核桃树
那块土地
那里是片有情的山
那片沙漠
那群小麻雀
那双水灵灵的眼睛
那条流汗的路
那雪好大
那叶正红
南宁的夜
你的牢骚是堵墙
你的善良,我记在心里
浓浓的梯田情
偶遇凤凰古城
飘香的雪
前往库尔勒
钱财真是身外之物吗
勤奋养运气
青春应有得意处
清晨的阳光

秋到颐和园
秋去华山
秋日的阳光
秋天的菊黄
去个梦想的地方
去趟那个神奇的地方
让心灵有个去处
人生需要一种素质
人生中的沙漠
人性间的温暖
三江风雨桥
深圳,这座如日出的城市
生活与鱼
生活在鲜花里
生命的顽强
时间是挤出来的
是非之地莫去
霜降
私欲与自由
天凉了,注意身体
天星桥的水
庭院角落
通灵大峡谷的绝唱
通往雪山的路
涠洲岛的景
涠洲岛的水
文化
我的思念如同秋叶飞落
我们的脊背需要阳光
我们是好人
我听到了太阳的泣声
雾到天柱山
西山的落叶
闲读岁月
小看梵净山
小七孔的水
心思
喧闹的背后是宁静
夜再深,总有醒的时候
一池残荷
一手做饭,一手读博
依偎在静水旁
银滩的沙
营房的情结
拥有一间小院
有时,高贵是没有人性的
有一种愿望叫理解
诱惑
枣庄的灯光
找点时间去赏天
走近陡坡塘
走近喀什
附录:我请读者来作序
后记
序言
《去个梦想的地方》即
将出版发行,翻阅着平时心
中随情而记的心灵文字,我
的心总是不由自主地泛起过
去的岁月,过去的憧憬,过
去的向往与希望。
那是在新县一中上学时
,我常为省下八毛钱的生活
费用从千斤的家里步行六七
十里地来到学校。那时的路
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我常是
利用周末的早晨回到家里背
上几缸子咸菜,好在学校填
饱肚子继续求学,学点儿命
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知识。
那是父亲的期望,也是母亲
的期盼。他们含着苦累的心
情,其实是希望我们长大学
点儿本事,有点儿出息,不
再像他们那样蜗居在山村里
,一手扛着犁、一手牵着牛
走在田地间过着辛酸的生活

父辈的心情,我常在深
夜里化作希望的眼睛,在那
个昏黄的煤油灯下翻阅着求
知的大门。那门很沉,读起
来也很艰苦,那门是人们常
说的跳“农门”。那时在山村
里,若能跳出这个门,十里
八里的乡亲认识的、不认识
的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有
人说那是家中的祖坟“冒泡”
,有人说那家的孩子真用心
,考上学了。当生活的喜事
临幸而至,因传统思维心态
的认知就会被湾里人说得神
乎其神。
后来,在从军的路上,
我考上了空军导弹学院。当
时那还是一所神秘的军中高
等学府,我在那里生活着、
求学着、刻苦着,完成心中
的使命,挑起生活的担子。
在那个使命神圣的岁月
里,我知道军人的刚毅与寂
寞,也懂得成长的路上步步
坎坷艰难,心中的向往时时
难遂心愿。为此,我躲在连
队的贮藏室里,在熄灯号响
起的时候我拉起了灯绳,写
下心里的故事;为此,我钻
进阵地上的兵器车里,在大
家周末玩闹的消遣中我捧起
了书本,充实心灵的荒寂;
为此,我的文章在《读者》
《青年文摘》、全国各大报
刊转载的栏目上发表了,入
选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电
视诗歌散文展播”,出现在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年度
全国青年报纸刊物好新闻好
作品的评奖名单上……
当心灵的雨水如同甘露
洒在人生匍匐的路上时,生
活的希望如同大海里的针芒
给人一种无穷尽的向往。
这之间,我从空军地空
导弹部队到陆军某医院,从
人武部到省军区,每走一步
是那么的艰辛与奢望,又是
那么的倾情与感恩。生活中
,我遇上了好人,也遇上了
一些爱莫能助的战友;生活
中,在组织的抚育下我感受
到阳光般的温暖,也领略了
人世间人情世故般的煎熬与
无奈。那年,我调到了军事
检察院;那年,在领导的关
心下,我被任命为副检察长
;那年,在评定检察官等级
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
长批准为国家高级检察官。
于是,我一边工作,一
边写着稿子;一边忙碌地为
幸福打拼,一边存点儿闲余
时间抒写心中的感慨与故事
。几年一直没断,几年一直
在方格子的纸上爬着心中的
乐趣和自我陶醉的情怀。于
是,散文《妹妹,永远的遗
憾》,二○○四被教育部编
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语文
教学用书里。于是,散文集
《遥远的思絮》、长篇小说
《儿子在军营》、军营警示
录《无声的滑坠》陆续出版
。没多久,凤凰网、人民网
、网易、搜狐、腾讯等国内
各大网络媒体在网页页面滚
动式地强力推荐了《无声的
滑坠》一书,该书被业界视
为畅销书。二○一八年十二
月,《遥远的思絮》《儿子
在军营》《无声的滑坠》被
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编目
入藏。
我望着那一堆厚实的奖
励证书,那些心中用汗水酝
酿出的文字,我欣慰,也感
叹着,生活不易,有这样的
情怀更是不易。我时常在心
里趋向偷懒的时候告诫自己
写作还不能放弃,也在思绪
有些模糊的时刻拨开心间的
潮水让心情涌动。为此,我
爱在出差的路上用指头在手
机上敲打着文字,也爱在无
聊的夜晚趴在桌前苦盯着电
脑写着心中的故事。
生活的日子在风吹雨打
中总是那么地平淡,在春夏
秋冬中也是那么地墨守成规
。在人生不知朝向何处迈步
何处落脚的时候,一纸调令
让我去了河北隆尧县武装部
当了政委。没多久,又被任
命为该县县委常委。那时,
我常去乡里,也爱往村里跑
。谈起一九六六年邢台大地
震周总理三赴灾区,才知原
来震中就是隆尧啊!当我夜
读诗书翻阅隆尧的历史时,
发觉那个小小的县城竟留下
了五代后周柴荣皇帝的足迹

在隆尧,当我在那里寻
思后周周世宗时代是怎样的
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的历史
碎片时,中央八项规定来了
,党反腐中的无禁区、全覆
盖、零容忍的声音来了。因
长期从事军事检察工作,并
在北京召开的全军检察工作
会上介绍过经验,没多久,
我又从武装部被借调到解放
军军事检察院负责审查起诉
工作。那时,身处工作中常
至深夜;那时,身在案卷中
常与证据材料较真儿。
生活给了我一份幸运,
也给了我一份肩扛的责任。
后来军改期间军委纪委成立
时,我荣幸地被选调到其派
驻纪检组工作。在那里,身
在高处,责任重大,如履薄
冰;在那里,心压担子,守
住清贫,世事如水。为此,
二○一九年被军委纪委记三
等功一次。这个荣誉来之不
易,也是我人生中最富有的
一次奖项,因为它是
导语
作者从中原大地的一个小山村出发,读书、参军、考学、提干、地方任职乃至晋京定居,一路走来,历经风霜雨雪,沐浴红尘世事,但心中始终存有一个清新脱俗的人生走向。无奈现实中公务繁忙,杂事缠身,但只要偷得浮生半日闲,作者便会迈开脚步,东到大海,南临友谊关,西至天池,北望长城……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在大漠之中遥望日出,在秋风萧瑟之中聆听落叶,在冰天雪地里放声长啸,正所谓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行走在路上。全书内容丰富,在作家那支勤奋的笔下,时而自然风光,时而人生感悟,时而世态炎凉,时而赤诚忠心,无不体现人性是多变的,社会是进步的,生活也是千姿百态的,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把握自己前行的正确方向,最后总会迎来或温暖、或豁达、或祥和的新生活,给人予涅槃重生的希望和光明 ,完美诠释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生活真谛。
后记
在世事平淡无奇的日子
里,我见往日心灵而约的那
些文字、那些小文一篇篇编
辑成册快要出版的时候,心
里总觉得在书的最后面要说
点儿什么,感觉不说出来似
乎缺点儿什么似的,思来思
去,说什么呢?
是善行,还是善待?是
感激,还是感恩?
在众多的关爱中,我懂
得了善行,也学会了善待;
在无私的帮助中,我懂得了
感激,也学会了感恩。在日
出星没的日子里,有人在默
默地关注着,也有人在暗暗
地关心着,有人在为我摇旗
奔走,也有人在为我守望相
助……那每一份真情,每一
点儿心意,每一次点滴的帮
助,让我在人生的路上有了
信心,有了希望,有了底气
,有了一种不甘人后的精神
。他们中有的是我的亲人,
也有的是我的朋友,有和善
的领导,也有相处的同事,
有陌生的长辈,还有不知名
的读者。
他们是智者,也是我的
良师益友,更是我终身感激
受益的朋友。他们在我求知
的路上,像雾中的灯塔,也
似雨后的太阳,让人看到了
创作旅程的希望与光芒。
于是,在人生苦难的岁
月里,在生活没有着落的雨
天中,我常把他们的话语、
他们的教诲,当作圣书一样
捧在胸前,让我不失旅途,
不迷方向,不怵未来。
我在渴望知识的途中,
初涉世事,像一叶小舟在人
生的大海里漂泊着,那里有
风,也有雨,那里有苦,也
有泪。我在寂寞的途中挺住
,在艰险的十字路上学会了
摸爬滚打,也学会了识人爱
人,更懂得珍惜友情和相爱
关爱的人,我认为每次的相
遇,每次的相视,每次的不
请之情,都是人生修来的福
分,都是母爱育儿的一首不
老的歌谣。
我常想,在好人的氛围
中,我也学会了做些举手之
劳的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做些解他人困境所迫的事
。我感谢那些为我操劳的人
,也感谢那些平时只要有事
说一声就记在心里的人。他
们是好人,也是心善之人。
他们厚道,他们忠实,他们
有责任,他们把友情间的事
当作自己心中的事,他们把
毫无怨言的付出当作真诚的
担当。
为此,在出版这些心灵
文字的时候,那个仁厚的编
辑,那个建言献策的朋友,
那个热情温心的兄弟,那个
倾心关注的读者,他们辛勤
的付出和不情之请,让人感
动,让人心存感恩。
感谢他们用辛勤的汗水
在为我的文字加工打磨,编
辑成册;感谢他们用热心的
心肠在为我日后的创作指点
迷津,寄望我多出优秀的作
品。
为此,感恩在心。“泪盈
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
”。为此,我双手合十,道
声情深似海、恩重难移……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
江山思莫开。”愿我一心向
善,一生图报,为国为家,
为恩为情,为爱而生。
二○二二年三月
精彩页
古城墙的诉说
在一个隆冬有日无风的傍晚,我情致有趣地登上了西安那个秦砖汉瓦的城墙。望着落日的余晖,想从城墙的砖头上翻开秦汉那段灰飞烟灭的画卷,聆听着那时的诉说。
在那里,我把思维的隧道延伸到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上,仰望着秦的统一、汉的辉煌,思索着秦的腐朽、汉的衰落。
望着那块残黑的砖头,心里迅速穿越到历史的长河中,那是秦始皇留给后人的警示吗?那是焚书坑儒时熏黑的那个墙壁吗?
历史总在建完政权后的某个时期,歌舞升平地糜烂在酒肉的文化里,也常弥漫着这种文化带来的一种令人作呕的气味。这个气味侵蚀在进取人士的意识里,让人放弃了理想,放任了自我,丢弃了巩固政权的东西,一时骄奢淫逸,穷奢极欲,无恶不作。
这个影子从秦朝的后期到汉代的末期,哪个不是花天酒地地丢了统治的地位?哪个不是骄纵放任弄丢了城墙的砖瓦,给历史留下了一场泪痕。
秦始皇见了,他会抹泪纵横;汉武帝醒来,他会击案而起。
站在墙头,轻轻地抚摸着经历过多少朝代的瓦片,我看到了古时帝王的威仪,王者的恢宏,也看到了岁月的沧桑,庸者的无能。仿佛盛世的浓妆,旖旎在繁华的街头,飘逸着古时的风采。
据说,有人想打开秦代的王陵。是想了解那时的历史给人带来的阵痛呢,还是从古墓的陶瓷中寻一份沾喜?
生活在衣食无求时期,人容易想入非非。可正是这个非非的念头,秦朝的墙倒了,汉代的瓦裂了。那声音訇言旷世,那声音让人惊魂。
一个好端端的朝代没了,一个幸福如歌的日子泡进了血流成河的战争里。于是,历史在哭泣,城墙里平民百姓在哭泣。
或许,在那个墙头,那条细巷,飘来那个荡气回肠的秦腔声韵,让人梦回大唐,梦入复兴的路上;让人在这条古老的城墙上焕发出新的曲子,新的幸福乐园,新的抵御各种诱惑的力量。
身临友谊关
友谊关,这个古老的关口,多少母亲在宁静的夜晚,仰望着星空,呼唤儿子的乳名。多少妻子在相思的夜里,流淌着眼泪,搂着孩子思念着丈夫。
还记得那个老朽将领冯子材吗?那个牛拉大炮铮铮铁骨的卫国炮声,加上身躯与鲜血,也没能抵挡那些掠夺成性的西洋鬼子。国弱被欺啊!自古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
这片土地,历史上有过宁静的片刻,也有过挥毫泼墨书写友谊的历史。可历史总是那么磨难,也是那么悲壮。
望着这个忠诚的关口,虽然诉说着满目沧桑,但正义的子弹却永远捍卫着国家的尊严。这是个英雄的关口,也是一个滴满泪痕的关口。他们用鲜血夺回了那些残缺的砖头,也用忠诚筑就了这座爱国的城楼。
站在这个曾经出征反击的关口上,在那个灰色的砖头里,我听到了出征的号角声,手握明晃晃的刺刀在前线奋战的呐喊声,仿佛是昨夜的母亲用双手捧着儿子幼稚的脸蛋,在一边端详着孩儿的容颜;仿佛煤油灯下那个泪迷双眼的妻儿,手摸着军帽,泣不成声地呼唤。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