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日交涉与日本对华观的流变(1368-1598)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朱莉丽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通过多方文献的互证,梳理出日本各阶层的中国认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同一阶层内部对华认识的纵向流变,从东亚视野中厘清14至16世纪日本人对华观发展的脉络,探索中国与日本列岛地缘政治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历史渊源,揭示这一时期东亚国际秩序中的变动性因素。 目录 序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二、学术研究史述评 三、史料与方法 第一章 14世纪前日本人中国认识的流变与日明关系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14世纪前日本人中国认识的流变 一、“汉委奴国王”“亲魏倭王”“倭五王”——日本列岛与汉魏晋宋 二、从“倭国”到“日本”——日本与隋唐交往中平等思想的萌生 三、“万世一系”——日本同宋元交往时国体观的彰显 第二节 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日本社会与中日关系 第二章 从“抗礼中华”到“直入明国”——怀良政权、室町政权及丰臣政权的中国认识及对明政策 第一节 怀良亲王的外交姿态 一、中世“神国思想”的发展与怀良亲王首拒明朝使节的思想背景 二、“华夷”“神国”双重认知系统下怀良亲王对日本的定位 三、洪武期的明日交涉及《明史》怀良亲王上表之疑问 第二节 足利幕府的对明认识及对明政策 一、朝贡关系的缔造者——足利义满 二、对明外交的中止者——足利义持 三、勘合贸易的再开者——义教及义政 第三节 丰臣秀吉与其“东亚新秩序”构想 一、战争前丰臣秀吉在与朝鲜交涉中表现出的对明野心 二、战争不同阶段丰臣秀吉对明认识的调整及其策略转变 三、丰臣秀吉对中国、朝鲜的定位与其追求的“东亚新秩序” 小结 第三章 以五山禅僧为代表的日本知识人的中国认识 第一节 《善邻国宝记》所收外交文书的作者及其中国观 一、绝海中津的慕华情结与瑞溪周凤对国书体例的看法 二、瑞溪周凤对惟肖得严国书中平等意识的阐发与继承 三、瑞溪周凤的国体观与对华观 四、横川景三对待朝贡的不同看法 第二节 遣明使僧的活动及其对明朝的认识 一、日本使僧在明朝的贸易交涉及其态度 二、日本使僧在中国的文化活动及其中国认识 第三节 室町时代僧人日记中的中国信息 一、《大乘院寺社杂事记》中的楠叶西忍 二、天与清启与瑞溪周凤的《卧云日件录》 三、金子西与季弘大叔的《蔗轩日录》 小结 第四章 商人、大名与明朝的接触及其对明认识 第一节 勘合贸易中商人们对中国的认识 一、九州商人与幕府对明贸易的开启 二、博多商人宗金与遣明船贸易的再启 三、楠木西忍的对明认识 四、坍港的繁荣与土界商的中国情结 第二节 走私贸易中的日本商人与大名 一、明初的倭寇与“伪使”现象 二、勘合贸易存续期间明日走私贸易的发展 三、日本的大名、商人与“嘉靖大倭寇” 四、勘合贸易与走私贸易对照视角下日本商人之对明观 第三节 丰臣秀吉“入唐”计划中立场各异的大名和商人 一、博多商人岛井宗室与神屋宗湛在秀吉“入唐”计划中的不同表现 二、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在“入唐”计划中的对立 小结 结语 一、神国思想与华夷思想的二元对立下日本统治阶层的中国认识 二、平等外交的捍卫者与中国文化的追随者——五山禅僧之中国观 三、经济利益的追求者与文化传播的助力者——日明交往中的商人和大名 参考文献 序言 从明代海上对外关系史 视野观察,包括对明朝与东 亚邻国政治关系的某些内容 进行分析,我以为中日关系 已经成为影响明代海上对外 关系进展的主要因素甚至是 主要矛盾。何以见得?明朝 初年出台禁止国内商民出海 贸易的“海禁”政策,其主要 背景就在于防范倭寇与方国 珍余党的串连勾结,此后又 作为一项国策而长期延续。 就是说,明代由于倭寇问题 已经改变了自宋元以来对于 中国商民的出海贸易政策。 而明朝在与朝鲜王朝、日本 室町幕府以及琉球王国的政 治交往中,都不同程度地带 有搜集倭寇情报的内容,并 一度依靠朝贡制度开展东亚 海域安全事务的国际合作; 甚至明朝于1614年颁布的 管理澳门葡萄牙人的章程— —《澳夷约》,也是因为葡 萄牙在澳门藏匿“倭奴”而引 起广东地方官员的注意而制 订的。当地官员担心澳门葡 萄牙人“勾倭酿衅”。迫令他 们交出一百余名在澳门的日 本人押送出境,并刻石立约 五条,其首条就是“禁畜养 倭奴”。显然,倭寇问题直 接影响到明朝对澳门葡萄牙 人第一个管理规章的出台。 因此,我们讨论明代海上对 外关系历史进程时,不能不 注意明代中日关系对其重要 的影响。 清朝康乾时期官修史书 《明史》卷322《日本传》 ,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代中 日关系史。凡读《明史·日 本传》的人,大约对倭寇侵 扰明朝的活动都有较深的记 忆。该传结尾述及:“终明 之世,通倭之禁甚严。闾巷 小民,至指倭相詈骂,甚以 噤其小儿女云。”就是说, 当时一些乡里民众在用恶语 骂人时则斥对方为倭寇,甚 至家长在面对哭闹不止的小 孩时,也以倭寇来吓唬使其 闭口。由此可见,在明朝人 对日本的认知中。“倭寇”是 一项绕不过的内容。而他们 对“倭寇”的记忆则充满着情 感。有恐惧,有憎恨。那么 ,当时的日本人又是如何认 识明代中国以及日本自身的 呢? 2004年,朱莉丽在山东 大学攻读中外关系史博士学 位期间,有志于日本对华观 的研究,并前往日本搜寻资 料。最近,她将修改后的博 士学位论文定名为《明日交 涉与日本对华观的流变 1368—1598》,即将交出 版社出版,并希望我来写序 。我作为她当年的导师遂把 她的这部修改稿重新学习一 次,借此谈点自己的粗浅理 解,并向她表示祝贺! 从书名可见,朱莉丽不 是单纯研究日本人的对华观 ,而是把它置放于日本与明 朝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来展开 对日本人对明朝认识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朱莉丽也 不是孤立地研究日本人对明 朝的认识,而且也包含着日 本人对自身定位和意识的研 究。也就是说,围绕日本人 对于自身的意识和对明朝的 认识,是本书探讨日本对华 观的重要方法。或许,在作 者看来,这样才能更全面地 揭示日本人的对华思想观念 ,将日本人对华观所体现的 世界观、原则化信念以及因 果性信念揭示出来。在研究 所运用的资料方面,她不仅 深入分析了包括日本寺社日 记、私人日记、外交文书、 五山僧人文集、各大名文书 等日本史料,而且也注意兼 顾对明朝甚至朝鲜王朝与日 本交往资料的探讨。因此, 在翔实资料基础上探讨日本 与明朝交往过程中的日本自 身意识与对明朝看法,是这 部书的学术价值所在。 她依据政治学与社会学 的分层方法,将日明交往中 的日本人划分为统治者、知 识分子以及大名商人三个阶 层,分别考察这三个阶层在 与明朝人交往过程中对明朝 方面的认识,并注意探讨他 们思想意识与社会层序之间 的关系。根据她对14世纪后 半期至16世纪中期日本统治 阶层的观察,怀良亲王以及 后来的室町幕府将军的对明 政策始终在称臣与自立之间 徘徊。这一定程度上缘于日 本的神国思想与儒家的华夷 观之间的矛盾与调适。而在 战国群雄争霸中壮大起来的 丰臣秀吉集团,通过明朝处 理倭寇问题的历史认知,认 识到明朝只是“长袖之国”( 本为日本武家对于公家的蔑 称,意为没有武艺只会空谈 ),而日本才是有战斗力的 “弓箭之国”,遂先后发动征 服朝鲜的“文禄之役”与“庆 长之役”(即通过征服朝鲜 进而侵略中国的“壬辰战争” ,又称“万历朝鲜战争”)。 作者对于日本知识阶层 对明观的研究,主要是围绕 五山僧侣来展开的。所谓“ 五山”,是最初镰仓幕府模 仿中国南宋“五山十刹”而在 镰仓建立起来的禅林官寺制 度,后来随着政治中心迁移 而扩及京都。室町幕府时期 ,规定京都的南禅寺为最高 寺,其下的京都五山为天龙 、相国、建仁、东福、万寿 五寺,镰仓五山则有建长、 圆觉、寿福、净智、净妙五 寺。五山僧侣因其丰厚的汉 文学学养,在日本室町幕府 的对明外交活动中,不仅承 担有外交咨询和文书制作的 任务,而且还往往充任正使 、副使、居座等使团要职。 那么,五山僧侣们在外交场 合与内心深处对明朝的态度 与认识是否一致?书中对绝 海中津、天与清启、瑞溪周 凤、横川景三、笑云瑞诉、 了庵桂悟、策彦周良等人对 明外交活动记录的考察,或 许可以为我们揭示日本僧侣 使节们的文化心态与政治心 理之间的差异性。 日本各地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