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系围绕域外环境法典编纂的经验探讨在我国进行环境立法法典化路径的学术著作。选取了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立法文本进行整理,共分为绪论、统一环境法典编、统一生态法典编、生态示范法典编、综合编和余论六个部分。本书在对域外环境法典的立法文本及内容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相关法典的特点、制度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我国环境立法现状,指明我国未来环境立法体系化建构方向,回应我国环境立法法典化的需求。 作者简介 刘洪岩,黑龙江庆安县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环境与资源法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环境与资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交流》法学编辑;迄今个人独著3部(其中俄文专著1部),合著2部,在中国、俄罗斯、法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国家与法》(俄罗斯)、《法与国家:理论和实践》(俄罗斯)、《政治与社会》(法国与俄罗斯)、《公民与法》(俄罗斯)等用中、俄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俄罗斯及中国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三十余项。并参与国家部委立法项目多项;曾长期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主要承担本科生的法理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及经济法学必修课和实用律师学、中国法律制度概论(针对外国留学生)的选修课,硕士研究生的法理学、环境法总论及俄罗斯法律制度(双语课程),博士研究生的《俄罗斯法前沿》课程。 目录 绪论 域外环境(生态)法典化研究与中国环境立法的体系化建构 第一编 统一环境法典编 第一章 德国环境法法典化:从“历史传统”到“现代困境” 第一节 德国的法典化传统与环境法法典化的肇起 第二节 德国法典化运动:从整体化编纂到分阶段编纂 第三节 德国环境法法典化实践的“现代性”挑战 第四节 德国环境法法典化之启示 第二章 法国环境法法典化:《环境法典》《环境宪章》与宪法审查 第一节 法国《环境法典》与《环境宪章》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法国《环境法典》和《环境宪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宪法委员会判例中的《环境宪章》与《环境法典》 第四节 公众参与原则与程序性环境权 第五节 法国《环境法典》《环境宪章》及宪法审查:经验及启示 第二编 统一生态法典编 第三章 俄罗斯生态立法的法典化:“司法优位”与“立法优位”的谨慎探索 第一节 俄罗斯生态立法法典化的背景及历程 第二节 俄罗斯生态法典编纂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选择与体例内容 第三节 俄罗斯生态法典草案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第四节 俄罗斯生态法典草案通过的前景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生态法典:大胆尝试与先施先行 第一节 哈萨克斯坦生态法典制定的背景及历程 第二节 绿色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生态法典的体例与内容 第三节 哈萨克斯坦生态法典的问题及启示 第三编 生态示范法典编 第五章 独联体国家生态示范法典:协同与统一 第一节 独联体国家生态示范法典制定的背景及历程 第二节 独联体国家生态法典的体例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 独联体生态法典的特点及启示 第四编 综合编 第六章 瑞典环境(生态)法典化的实践:框架性编纂与授权立法 第一节 瑞典环境法法典化的背景及历程 第二节 瑞典环境法典的体例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 瑞典环境(生态)法典化给中国的启示 第七章 意大利环境法的法典化:由“统一规范”开启的法典化进程 第一节 意大利环境法的法典化历程 第二节 “意大利环境法典”的内容 第三节 意大利环境法典的评价与启示 第八章 菲律宾环境法的法典化:形式编纂的模式探讨 第一节 菲律宾环境法法典化的背景 第二节 菲律宾环境保护立法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 菲律宾环境保护法典的体例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菲律宾环境法典的特点及其启示 第九章 爱沙尼亚环境法的法典化:在守正与创新中分阶段推进 第一节 爱沙尼亚环境法典的立法背景及其进展 第二节 《爱沙尼亚环境法典总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爱沙尼亚环境法典总则》的内容评价 第四节 《爱沙尼亚环境法典总则》的启示 余论 回应与契合:宪法视角下的中国环境立法法典化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