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卷2)(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扬之水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中的宋元明金银首饰两卷,堪称空谷足音,它正是在开篇所述背景下为向往者期待已久的力作。书中不仅对各类器物条分缕析,而且始终把它们放进整体的视野中作通盘观察,所以体系清楚,条理分明,其定名给人以各得其所之感。但要在文献中找到与实物的形制相符、彼此合辙对号的记载谈何容易,因为这些名称大部分并未在五经正史上出现,作者必须博贯群籍,穷搜僻书逸典,披沙拣金,始有一得。她引用的好些文献都是颇不经见的,这就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启迪。比如宋元时曾流行一种弧形大钗,江苏江阴梁武堰宋墓所出者,以三十三对高高的金花筒排列而成,宽度达17.5厘米。簪戴起来,横亘髻上,将成为其妆束中之辉煌的高峰。 目录 序(孙机) 第一章 明代首饰的类型与样式 小引 第一节 冠,簪,挑心,满冠,钿,掩鬓,鬓钗,小插,啄针,步摇 第二节 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禁步,玎珰及其他 第三节 网巾圈,束发冠,螭虎簪,绦钩,绦环 第四节 余论 第二章 装饰题材举例 第一节 花卉草虫 第二节 瓜果 第三节 人物故事 第四节 梵文及其他 第三章 纹样设计与制作工艺 附论 造型与纹样的发生、传播和演变——以仙山楼阁图为例 索引 后记 四版后叙 序言 孙机 放眼历史,最精良的技 术多用于武器,而最精美的 工艺多用于女装。美丽的女 子是尘寰中光彩照人的一群 ,首饰则是闪耀在她们身上 的亮点。为了使首饰达到赏 心夺目的效果,制作时往往 不惜工本。陕西临潼姜寨一 座少女墓中出土骨珠八千七 百二十一颗,原应是她的颈 饰和胸饰。在以石器为工具 的时代里,制成这么一套首 饰的工作量至足惊人。后世 也是如此,江西南城明益端 王墓出土的仙人楼阁金簪, 以累丝法编结出天宫楼阁, 中间的表演者凤啭鸾舞,周 围还环绕着瑶草奇花,尽管 体量很小,呈现出来的却俨 然是一座场面宏伟、人物众 多的大戏台。说它的工艺精 细、精巧、精湛,怎么形容 都不过分。首饰不同于实用 的衣冠裙襦,首饰是热切的 审美情趣之有控制的升华。 从这个角度上说,古今中外 莫不皆然,但品种、式样却 因时、地之别而各殊。在欧 美的大博物馆里,珠宝首饰 经常是展陈的重点之一。我 国则有所不同,旧时代的藏 家不太理会它们,首饰不曾 被视作古董文玩中的一个门 类。流风所及,现代学者的 注意力也较少向它们聚焦, 甚至许多首饰连命名亦莫衷 一是。然而另一方面,窖藏 和墓葬中所出此类精品的数 量已十分可观。形势逼人, 整理古代首饰的任务遂不能 不提到研究工作的日程上来 。 说到首饰,还应当对它 的涵义稍加界定。汉代曾将 冠冕、镜栉、脂粉等都算作 首饰,宋代又将首饰局限在 “头面”的范围内,其内容或 宽泛,或狭窄。今天习惯的 说法是将妇女的发饰、耳饰 、颈饰、胸饰、臂饰、指饰 等统称首饰。因笔者曾粗粗 涉猎服饰史,对妇女首饰连 类而及,做过一些探索。且 曾与文物出版社商定,编印 一部《中国古代首饰》图录 。三百件器物的目录与卷首 之综论的写作大纲均已拟就 。但这些器物的收藏单位很 分散,须组成拍摄组赴各地 寻访、洽谈,争取拍出高质 量的图片。可是要求调出器 物进行拍摄有时并不是无偿 的,最后此项计划终于因为 经费无着而搁浅、告吹。作 为副产品写出的几篇有关步 摇、掩耳、罟姑冠、霞帔坠 子、三事儿、五兵佩、挑心 、分心、鬏髻、特髻等小文 ,也全然不成系统。自己仿 佛兀立在历史的海岸,目送 潮退水落,沙滩上满是堕钗 遗佩,却少人问津,既不上 美人头,又不入方家眼,只 有空怅望的份儿。 而面前这部《奢华之色 :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中的 宋元明金银首饰两卷,堪称 空谷足音,它正是在开篇所 述背景下为向往者期待已久 的力作。说它是力作,首先 因为内容丰富、充实,宋、 元、明三朝的金银首饰之主 要品种,书中几乎包罗无遗 。作者曾仆仆风尘,对江南 七省市及京津地区相关的博 物馆逐一巡礼请益,精诚所 至,各馆都大力支持,慨允 直接观摩文物。几年之间, 过手的古代金银器不下千数 。掌握了翔实的材料,就为 撰写这部著作打下基础。回 想笔者当年的尝试之所以举 步维艰,就栽在“等、靠、 要”的无为和墨守上了。不 过她虽有幸接触实物,下一 步工作中却仍要克服不少困 难。研究文史的前辈早就提 出要使用二重证据。时下流 行的说法是三重证据,惟其 所指为何则不尽一致。但就 从事古首饰研究而言,实物 、图像与文献三者诚不可或 缺。不跟古文献相印证,将 无法确知一件首饰本来的名 称。杜撰一种叫法,固然也 可以用它写文章;但可悲的 是,如若此后得不到纠正, 这件文物遂有可能成为一颗 出轨的流星,游离于历史之 外,与有关记事脱节,以致 在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框架中 找不到它的位置。不仅对较 珍异之物应审慎处理定名问 题,对习见之品也不容忽视 。汉代铜器应该算是文物中 的大路货了,然而称鐎壶为 岙、称尊为洗的例子还少见 吗!可是尊用于盛酒,洗用 于盛弃水,定名一出错,用 途遂天差地远。此书则在定 名问题上下笔矜严。作者本 有名物学的功底,研究古首 饰正是她新开辟的名物学试 验场。书中不仅对各类器物 条分缕析,而且始终把它们 放进整体的视野中作通盘观 察,所以体系清楚,条理分 明,其定名给人以各得其所 之感。但要在文献中找到与 实物的形制相符、彼此合辙 对号的记载谈何容易,因为 这些名称大部分并未在五经 正史上出现,作者必须博贯 群籍,穷搜僻书逸典,披沙 拣金,始有一得。她引用的 好些文献都是颇不经见的, 这就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 启迪。比如宋元时曾流行一 种弧形大钗,江苏江阴梁武 堰宋墓所出者,以三十三对 高高的金花筒排列而成,宽 度达17.5厘米。簪戴起来 ,横亘髻上,将成为其妆束 中之辉煌的顶峰。笔者往年 研习首饰时,不识此物,不 知其名。而作者在此书中据 明本《碎金》考定为“桥梁 钗”。我认为这个定名很妥 帖,可以成立。作者且举出 山西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相 印证,更使读者得以窥见当 时戴桥梁钗之人物的丰采。 首饰的品种既繁,如何 插戴,如何搭配,便又成了 问题。开化寺壁画里之戴桥 梁钗者,原是本生故事中善 友太子的母后,和她相向而 立之善友的父王则戴通天冠 ,可见壁画中画的乃是极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