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毓老师说人物志》是毓老1988-1989年在台湾奉元书院讲解《人物志》的讲稿和2000年讲述的增补内容。《人物志》系记载人心之所主的书。人之所以为人,必得心有所主。一个人心有所主了,则“坚刚不可夺志”,才是一个有成就的人物。人生最要即“继志述事”。继志,最大的责任在“为往圣继绝学”;述事,使事业更为发展。按《人物志》修养、品评自己,依这个标准改造自己,把自己培养足够了,才能够知人善任。 学《人物志》,并非要动心机,而是要按做人的智慧做人,不妄求。大事决之于天命,小事决之于德。 人的情性,因受习染的影响,可能有各种的偏失,但要“以人治人”,用人性治人,“改而止”,改了就到此为止,不要净是以完美的眼光去要求别人。 识人、养士皆为自己的事业,必按自己的原则用人,不必事事听人。必自己选贤,以自己的标准选。 长于理事者,理事能井井有条;长于外交者,就能随机应变。但用其所长,最难。尽用其所长了,则人才难以驾驭。 ——爱新觉罗·毓鋆 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尊称他为“毓老”而不名。 毓老的百岁人生堪称传奇,他是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自幼受宫廷教育,为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师从陈师曾、陈宝琛、罗振玉、叶玉麟、郑孝胥等国学大家,私淑熊十力,终成一代大儒。 1947年来台后,在台宣扬中华文化,先后创天德黉舍、奉元书院,私人讲学一甲子,主张“达德光宇宙,生命壮自然”“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受教弟子万余人,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著名的弟子有徐泓、辛意云、林义正、陈明哲、刘君祖、孙中兴、黄忠天、陈明德、蒋勋、严定暹、张辉诚、简媜、吕世浩等学界名家,以及夏含夷、班大为、魏斐德、黄宗智、孟旦、甘慕白等美国汉学家。 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的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一百零六岁。 目录 《四库全书提要·人物志》 1 阮逸序 4 刘劭自序 7 王三省后序 36 卷 上
用户评论 爱新觉罗·毓老师博学年长,遁居台湾一甲子,大笑如啸,洪亮如钟。而人物志是三国曹魏政权后期人物刘劭撰写的一部专门研究人才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德和才、兼才干和偏才、英和雄等概念,曾国藩不吝置之案头,朝夕研磨。 2020.8.8 一刷散乱碎片化 原文不熟 难以串通 2021.11.17-12.14 二刷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古人诚不欺我 熏陶读物 以读通俗读物一次过的心态读经典是不可取的 无知太久 不知以为知 传统文化懂的太少 以狭隘的偏颇的眼光曲解拉低古人 古人的深言大义 常读常新 认识到自己无知 需更谦虚谨慎低调勤学 本书作者毓老师是蒋勋的老师~ 读其书,如闻龙吟。近人有三家文章我最佩服。周作人、金克木、胡兰成。知堂取其性情,金老取其明睿,胡蕊生取其境界。胡兰成的文章有境界,但亦有颇多故作摇曳之处。毓老的讲稿做到了真的平实,而自然生一种正大光明之象。不禁赞叹“斯文在兹!斯文在兹!” 受益匪浅,振聋发聩 领导之要,守在识人,其次任事,识人搞不好,尽选废物,最后累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