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芬芳大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怀宇
出版社 延边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极其东北特色的、质朴的语言风格,以东北金稻村种植有机水稻为主线,描绘了赵二良和他老叔等金稻村人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坚守家乡、共同创业的时代故事。同时记录了金稻村人生活中真实的酸甜苦辣和骨子里的坚韧、善良,也折射出新时代乡村人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
作者简介
王怀宇,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二届中青年作家班。先后在《作家》《青年文学》《时代文学》《山花》《十月》《钟山》《北京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作品。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家族之疫》《都市鸽群》《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三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良心稻子
第二章 赵小眼睛
第三章 童年趣事
第四章 当兵情结
第五章 “丢枪事件”
第六章 言传身教
第七章 转嫁梦想
第八章 初中同学
第九章 “蹲级包子”
第十章 恍如战场
第十一章 面对现实
第十二章 各奔前程
第十三章 无声反抗
第十四章 金榜题名
第十五章 异样初恋
第十六章 阴差阳错
第十七章 加急电报
第十八章 天降好运
第十九章 太想站直
第二十章 看清自己
第二十一章 疲于奔命
第二十二章 挣点外快
第二十三章 农民兄弟
第二十四章 静水流深
第二十五章 老叔来了
第二十六章 城市蜗居
第二十七章 艰难住院
第二十八章 正式确诊
第二十九章 秘密操作
第三十章 匆匆送行
第三十一章 求购中药
第三十二章 久别重逢
第三十三章 另有谜底
第三十四章 当面打脸
第三十五章 回乡创业
第三十六章 于无声处
第三十七章 从头再来
第三十八章 晴天响雷
第三十九章 春回大地
尾声
后记
序言
近年来,王怀宇的三
部长篇小说新作《血色草
原》《风吹稻浪》《芬芳
大地》相继问世,令一直
关注他创作的人们惊喜,
也显著地标志了吉林文学
新的增长。三部作品皆为
作者长期酝酿、整体构思
而成,以“家乡三部曲”系
列问世,内里浓缩着作者
对吉林家乡的炽热深情。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符
号,即使最老到的作家,
也只有在处理饱蕴贴切感
受的题材上方可获得成就
。王怀宇最出色的作品,
多与乡情相连,《芬芳大
地》就呈现了他对家乡发
展前景的真诚祝福,是一
曲海兰江畔的耕耘之歌,
旋律中稻谷飘香,生态和
谐,百业蓬勃,使读者从
中受到由衷感染。
小说以金稻村培育“金
稻粳米”为中心情节,属
于主旋律作品,而在此类
创作中,能否使主旋律融
合在人物深层情感的表达
中,常常成为写作水准高
下的关键。在这一点上,
《芬芳大地》较之有些同
类作品表现出它品质的纯
正和优越。
主人公赵二良是个从
金稻村考上大学跃出“农
门”在省城当上记者的青
年,他最终选择重回故里
种植新稻,折射出新时代
的社会氛围,也源自他对
乡里、乡亲和亲友们难以
割舍的依恋。能走出这一
步,颇为不易,作者很大
的成功,就在于通过赵二
良的人生经历和转折写出
了一群生活在黑土地上的
人们的鲜活生命,写出了
他们的历史和现实生存状
态,以及他们的希冀、愿
望、追求和命运。
赵二良的回乡,主要
是受老叔的影响。小说中
的老叔勤劳朴实、善良仗
义,是个栩栩如牛、使人
难忘的人物形象。他是个
有主见的普通农民,在村
民们追求产量,以大量施
用化肥、农药换取水稻收
成之际,仍坚持种植有机
水稻,甘守贫穷,持守住
本分人品。赵二良从小跟
随老叔耕作,升起过帮助
他实验新稻的志向,但父
亲赵有才是个乡村中常见
的文痴,一心想当“鲁迅”
,强迫两个儿子报考大学
中文系,将来成为诗人或
作家。赵二良走上了父亲
期待的生活道路,但在老
叔凄凉离世后,他悲怆不
已,重新思考生活、事业
,终于做出不平常的决定
,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
“良心稻子”“良心鸭子”等
优良品种,振兴了家乡的
经济与文化。
小说的人物关系中,
作者对老叔和赵有才不同
角色的设计饶具特色。老
叔虽然只是叔叔,自己有
两个儿子,但对两个侄子
视同己出,不允许赵有才
对他们不负责任。当大良
、二良跌落江中,赵有才
只能捶胸顿足地喊叫时,
是老叔骑着大红马赶来,
救起了兄弟俩。事后,老
叔凶狠地向他大哥怒吼,
竞给了大哥一记十分响亮
的大嘴巴子。这样比父子
关系还亲的叔侄关系,生
活中是有的,被王怀宇留
意并描写出来,带给作品
内容别样的温馨和亲切。
不仅如此,作者又写出了
叔侄关系中令人感喟的一
面。老叔患晚期肺癌进城
看病时,赵大良、赵二良
虽热情接待,但得知此病
即使耗尽财力也未必能治
时,还是心怀内疚地借医
生之口送老叔返回村里。
更使他们不安的是,事后
,他们在老叔留下的“良
心瓜子”里各发现一万元
钱,那是老叔对他们表示
的谢意。这:幕成为全作
中感人肺腑的一节,将世
间长辈对晚辈无私的爱和
晚辈对长辈有保留的孝敬
写得淋漓尽致。这一情景
与水稻无关,但对赵二良
的还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他深感自己对不起老
叔,要用最能够宽慰老叔
的行动减轻内心的愧疚。
作者深谙小说应该朝哪里
用力,将作品的文学性推
向深入。
实际上,作者自己也
有一位患上晚期癌症的农
民叔叔,叔叔来省城投奔
他时,他竭尽全力帮助救
治,还是无济于事。叔叔
大概是作品中老叔的原型
,为作者笔下的人物提供
了音容笑貌,才将他写得
格外血肉丰满。作品的关
键词之一是“良心”,它贯
穿全书,时隐时现,勾连
起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意
识,也使两代人心心相通
,形成故事的主要线索。
《芬芳大地》里另一
层厚重的感情色彩,来自
主人公的同窗之情。小说
在描写赵二良的成长经历
中,学生时代成为重点。
它与主人公的乡村生活同
行,也形成主人公后来与
乡间联系的一种纽带。王
怀宇曾谈到他多次回家乡
采访时与旧时同学相聚的
情景,那场面总使他浮想
联翩,难以忘怀。同学之
情也是乡情的一部分,在
小说中,一些少时同窗成
为激励主人公回家干一番
事业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进入小说结构里,将主人
公的成熟历程与此后的大
有作为巧妙结合起来,体
现出作者构思上的成熟。
赵二良的同学中,朴
铸成最为性格鲜明。上中
学时,赵二良常被班上称
霸的李勇浩欺负,是朴铸
成挺身而出,私下找到李
勇浩为赵二良说话。李勇
浩并不屑理睬他,他竟敢
当面掰断自己一根手指,
使李勇浩震慑不已。许多
年后,赵二良方得知这一
内情,深为感动,此时朴
铸成已经成为堂堂正正的
上校团长。关键时刻,朴
铸成认同赵二良的想法,
陪他一道回老家,与李勇
浩等老同学沟通叙旧,也
取得了大家对有机水稻事
业的支持。王怀宇善于描
写俗常同学之情,间或真
情实感的流露,甚为丰富
动人,形成创作中一种特
色内容,
导语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长篇小说《芬芳大地》通过讲述金稻村几代农民坚守黑土地、打造有机水稻(良心稻子)、艰辛创业的故事,塑造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新时代乡村建设者的生动形象。他们为了初心和梦想,奉献着青春和生命。
本书聚焦黑土地,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升级和发展,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东北农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变化,尤其反映了乡村振兴中乡村新主人的担当精神。
后记
非常感谢《中国作家
》杂志的厚爱,在两年零
两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刊发
了我三部长篇小说。我觉
得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
光,也是吉林文学的荣光
。三部长篇小说虽然集中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
实际上却是我二十多年日
积月累的结果。我喜欢把
这三部书写家乡的长篇小
说合称为“家乡三部曲”,
《芬芳大地》则是我“家
乡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如果说《血色草原》书
写了我的精神家园,那么
《风吹稻浪》和《芬芳大
地》则书写了我的现实家
园;如果说《风吹稻浪》
侧重以爱情故事来书写贫
困乡村坎坷的物质脱贫和
精神脱贫,那么《芬芳大
地》则侧重以亲情故事来
书写乡村的经济振兴和文
化振兴,书写亲人和同学
问的情感细节和内心感受
。《风吹稻浪》和《芬芳
大地》同样是书写乡村,
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从
某种意义上说,《芬芳大
地》中的人物和故事与我
的个人生活经历更贴近一
些。虽然说小说是虚构的
艺术,但真实感人的现实
生活才是小说的命脉和根
基。
作为2021年度中国作
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作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
利召开献礼作品,长篇小
说《芬芳大地》单行本由
延边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作品关注乡村振兴,关
注黑土大地,关注生态产
业,关注粮食安全,讲述
了东北边疆黑土地上新农
村建设者披荆斩棘、开拓
进取的创业故事,描绘了
一段稻花香里的峥嵘岁月
,谱写了一曲海兰江畔的
耕耘之歌。小说不仅关注
到了乡村的自然生态,更
关注到了乡村的文化生态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
景下,小说以东北金稻村
为故事原发地,串联起活
龙镇、平安县、省城和中
小学、文化馆、文化报社
等一系列人物活动和生活
场景;以主人公赵二良和
老叔赵有志为主要人物,
串联起父亲、母亲、哥哥
、爱人、同学、同事、邻
居、朋友等一系列人物;
以叔侄两代人矢志不渝培
育、种植“良心稻子”为主
线,串联起主人公赵二良
历经贫穷童年、艰苦求学
、收获爱情、成家立业,
后又毅然决然放弃城市生
活返回家乡开展绿色种植
、绿色养殖,打造“金稻
粳米”品牌,带领金稻村
村民共同致富、改善人居
生活环境、提升文化品位
和村民精神追求等故事。
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
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
勤劳善良的东北农民在党
的光辉政策照耀下,在广
袤的黑土地上开展生产、
脱贫致富、振兴乡村、追
求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从土生土长、热爱家乡的
普通人赵二良身上,读者
能看到金稻村人那种深沉
而执着的韧劲和厚道而善
良的天性。就像黑土大地
深处蕴藏的持久“地力”一
样。
小说还通过对朴铸成
、李勇浩、姜婷婷、于玲
等众多人物的描写,全方
位、多角度地揭示了人与
人之间在思想价值取向上
的碰撞、说不清道不明的
情感纠葛、在亲情沦陷中
的不同选择、在面临生死
离别时的心态等,反映了
中国式的乡村人物关系的
丰富性、复杂性和特殊性
。小说通过描写众多人物
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差
,通过描写不同人物命运
跌宕起伏的故事,揭示出
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
不同时空矛盾与对立统一
的客观存在。
我于1966年出生于吉
林西部乡村,1989年大
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
群众艺术馆工作,之后艰
难地恋爱、结婚、生女…
…一直在省城过着艰苦奋
斗的日子,每天都忙得天
昏地暗,业余时间还要从
事小说创作。
直到1997年,我好像
才停下来喘了一口气。小
时候哄我长大的农民叔叔
从乡下来省城看病,投奔
已经在省城混了近十年的
我来了。不幸的是,叔叔
的诊断结果是癌症晚期,
并且癌细胞已严重扩散。
叔叔一向是个善良、刚强
的农民,一辈子净吃苦了
,他咋这么可怜啊!我毫
不犹豫地决定:一定要救
叔叔,哪怕倾家荡产。当
时并不富裕的我为叔叔治
病竭尽全力,但无济于事
。叔叔的走让我痛心很久
,这时我才认真地审视了
一下自己的真实处境,如
果叔叔不是癌症晚期我就
能拯救他吗?同样不能。
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我
其实和叔叔一样贫穷。叔
叔走后,有一天我突然想
,我为什么不写写我身边
的这些农民亲戚呢?如何
能让他们富裕起来呢?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
现在还有很多亲戚仍然是
农民,我与他们有着千丝
万缕的关联。从那以后,
我就越来越关注农民,从
不错过下乡的机会,别人
不愿意去的地方我也抢着
去。此后的十年里,我利
用各种出差的机会,几乎
走遍了省内九个地级市的
所有乡镇,去过上百个村
屯,每次都有新感受。
2006年,中共吉林省
委宣传部、吉林省作协组
织全省作家、艺术家进行
了一次“吉林大地行·走进
新农村”系列采风活动。
我走访了榆树市和蛟河市
下辖的十几个乡镇,发现
农田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农
民手中,再加上农业机械
化的普及,很多农民得以
从田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
他行业的经营,有的外出
打工,有的成了养殖专业
户,有的开起了麻将馆,
还有的成了新兴的无业游
民……剩下来的那些真正
种地的农民确实比以前富
裕多了,但总的来看还是
让我喜中有忧。
精彩页
赵二良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金稻村度过的。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儿,更喜欢琢磨有机水稻。赵二良本来有着自己的成长轨迹,是好高骛远的父亲不断地改变着他的命运。
赵二良的父亲叫赵有才,长得文质彬彬的,冷眼看上去就像个白面书生,是金稻村有名的“另类农民”。一心想当“鲁迅”的赵有才喜欢写杂文,整天板着清瘦的窄脸,金稻村人几乎没有见他笑过。赵有才早就对黑土地失去了耐心,他宁肯起早贪黑地写杂文、做木工活儿,也不愿意下到田地里去种水稻。更多的时候,赵有才都是在外面四处游荡着的。如果具体点儿说,赵有才基本上常年游荡在距金稻村十几里开外的活龙镇。说是去做木工活儿,实际上却经常出现在活龙镇文化站,和俞站长闲聊。当然了,用赵有才自己的话说,他那是在和俞站长交流创作心得,那是在谈文学、谈人生……
父亲赵有才经常不着家,体弱多病的母亲尹贤姬只好带着赵大良和赵二良住到他们祖母家去。祖父去世早,祖母年纪大了,已经干不动什么重体力活了,也正需要有人照顾。再加上老叔老婶一家四口,作为大嫂的尹贤姬不得不为一大家子人操心。家里最大的劳动力是老叔,表面上叫祖母家,实际上应该叫老叔家。也就是说,祖母家真正当家的是老叔,可以说,赵二良他们一家人曾一度寄居在老叔家里。
老叔的大号叫赵有志,和赵有才不同,老叔眉宇间透着英气,举手投足处处捏着分寸,总是一副不卑不亢的神态。身材匀称、一身肌肉的老叔就像用古铜铸的,绝对是个坚守在黑土地上的好农民。老叔一直执着地种着他常挂在嘴上的“良心稻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上化肥、不打农药、不喷除草剂的有机水稻。只是因为老叔的有机水稻无法取得有关部门的正式认证,所以才被人们叫成绿色水稻,也就一直卖不上应有的好价钱。别人种水稻看重的是产量,老叔种水稻看重的永远是质量。
老叔虽然身材挺拔,相貌英俊,但由于家里穷,他二十六岁才说上媳妇儿,二十七岁以后才相继有了大儿子和小儿子,也就是赵二良的大弟和小弟。
老叔刚结婚时,家里只有两套最简单的铺盖卷。好在老叔和老婶都非常勤劳,都是本分、能干的农民,一家人的日子才支撑下来。尤其是老叔,好像一年四季都在稻田里劳作。老叔干起活来只求好,不要命。春天,老叔膛着冰冷的黑色泥水耙稻田、育稻苗、插秧;夏天,老叔光着古铜色的膀子追肥、除草、看水、填埂;秋天,老叔伴着“嚯嚯”的镰声割稻、打草;印象最深的要数冬天,老叔打场、磨米,几乎变成了一个灰色的人。老叔还组织过声势浩大的海兰江冬捕呢,穿冰下网,马拉绞盘……
老叔付出高强度劳动种出来的有机水稻虽然品质好,但是产量偏低。如果卖不上好价钱,一年下来就是白受累。由于贫穷,顾不上绿色健康的村民们不太愿意花高价买有机大米吃,老叔的好大米在村里就很难卖出去,每年都得过江去外地卖大米。为了赶时间,海兰江刚一封冻就得过江,老叔赶着装满大米的马车过江就更加危险了。有一次,老叔说三天回来,家人苦等了五天他才回来,原因是马车困在大雪窝子里了。还有一次,老叔过江时,在一片薄冰上发生了险情——老叔在前边赶着马车跑,后面的冰面就在开裂、塌陷,幸亏老叔赶车技术高超,一直让马不歇气儿地全力飞奔,才连人带车逃过一劫……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