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代新疆流贬文学研究/文史哲研究丛刊 |
分类 | |
作者 | 易国才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和咸丰至宣统朝四个时期论述了新疆乌鲁木齐、伊犁等地谪官的文学创作情况,重点对其中影响较大且能诗文的纪昀、曹麟开、蒋业晋、徐步云、庄肇奎、陈庭学、赵钧彤、王大枢、洪亮吉、等创作的诗词文赋、诗话进行整理、点校,并进行分析、阐释,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清代新疆的贬谪文学,全面总结了清代新疆流人和贬官的贡献和历史作用。 作者简介 易国才(1980—),男,湖北黄冈人,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主任,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清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省级课题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有10余项成果获省级学术奖。 目录 序 尚永亮 绪论 第一章 乾隆朝新疆的流贬文学 第一节 乾隆朝新疆的遣犯与贬官概述 一、遣犯 二、贬官 第二节 纪昀与《乌鲁木齐杂诗》 一、纪昀谪戍乌鲁木齐缘由、路线及交游考 二、《乌鲁木齐杂诗》的创作及版本研究 三、《乌鲁木齐杂诗》的特色 四、《乌鲁木齐杂诗》的价值与影响 第三节 曹麟开蒋业晋 一、曹麟开与《塞上竹枝词》等 二、蒋业晋与《立厓诗抄》 第四节 徐步云庄肇奎等 一、徐步云及其《新疆纪胜诗》 二、庄肇奎及其《出嘉峪关纪行二十首》 三、陈庭学及其《塞垣吟草》 四、赵钧彤及其《西行日记》 五、 王大枢及其《西征录》 第二章 嘉庆朝新疆的流贬文学 第一节 嘉庆朝新疆的遣犯与贬官概述 第二节 洪亮吉与《万里荷戈集》 一、《万里荷戈集》 二、《百日赐环集》 第三节 祁韵士李銮宣 一、祁韵士与《西陲竹枝词》等 二、李銮宣与《荷戈集》 第四节 舒其绍史善长等 一、舒其绍及其《听雪集》 二、史善长及其《味根山房诗钞》 三、徐松及其《新疆赋》 四、和瑛及其《易简斋诗钞》 五、吴熊光及其《伊江笔录》 第三章 道光朝新疆的流贬文学 第一节 道光朝新疆的遣犯与贬官概述 第二节 袁洁与《出戍诗话》 一、《出戍诗话》 二、《出戍诗话》的史学价值 三、《出戍诗话》的诗学价值 第三节 方士淦黄濬 一、方士淦与《东归日记》等 二、黄濬与《倚剑集》等 第四节 林则徐邓廷桢等 一、林则徐及其《回疆竹枝词》 二、邓廷桢及其《双砚斋诗钞》 第四章 咸丰朝至宣统朝新疆的流贬文学 第一节 咸丰朝至宣统朝新疆的遣犯与贬官概述 第二节 裴景福与《河海昆仑录》 一、裴景福谪戍乌鲁木齐考 二、裴景福赴戍所路线及交游考 三、《河海昆仑录》的版本与内容 四、《河海昆仑录》的价值 第三节 杨炳堃张荫桓 一、杨炳堃与《吹芦小草》 二、张荫桓与《荷戈集》 第四节 雷以諴刘鹗等 一、雷以諴及其《雨香书屋诗续钞》 二、刘鹗及其《人寿安和集》 三、朱锟及其《西行纪游草》249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流贬与贬谪文学是中国 历史上一个突出的文化现 象,近些年已引起学界关 注。但相比之下,人们的 目光多集中在唐宋两代, 而对其他朝代的相关研究 还有程度不同的欠缺。以 清代而论,虽已涌现出若 干研究论文,但多为个案 考察,而少系统性、综合 性的论著。进一步说,有 清一代的流贬地域主要集 中于西北(新疆的乌鲁木 齐、犁)、东北(盛京、 吉林、黑龙江)两大辽远 荒寒之区。就流贬人数论 ,西北多于东北。但研究 者更多关注的却是东北流 人,而关于西北流人考察 则较少寓目。这种情况, 既造成了研究的失衡,也 不利于对特定地域流贬文 学发生、发展及其文化内 涵的深入认知。 易国才副教授的这部《 清代新疆流贬谪文学研究 》,着眼清代近三百年历 史,聚焦新疆这一独特地 域,对其流贬及文学创作 予以全面考察,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了上述缺憾。该 著的特点之一,是以大量 文献资料和翔实数据为基 础,详细描述了有清一代 的流贬实况。从中可以看 到,清朝统一新疆地区后 ,实行“移民实边”与“屯垦 戍边”并行之策,从全国各 地迁徙汉、满、察哈尔蒙 古、锡伯、索伦、回等部 族之人到新疆地区驻守、 屯田、生产、经商,并将 大量罪犯、革职官员发遣 到新疆为奴、种地或当差 ,到嘉庆二十二年(1817 ),新疆遣犯已成壅积之 势。其中仅乾隆三十三年 (1768)至三十五年,遣 戍乌鲁木齐者已过6000人 ;至乾隆四十年以后,清 政府每年发遣到新疆的犯 人保持在2500人左右,其 中乌鲁木齐一地即达800至 1200人。而作为新疆总会 之区的伊犁,自嘉庆十九 年至二十一年,三年之内 即先后发到遣犯2600余人 。若加上此前收押的3000 余名遣犯和别处转来的 5600余名遣犯,以及大量 因罪革职而发往新疆效力 、当差的官员,其规模已 相当可观。这样一支层级 不同、色目繁杂的流人大 军,一方面染浓了新疆一 地流贬文化的底色,另一 方面,也为深化各民族间 的文化交融,维护新疆地 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著的特点之二,是以 时代先后为序,联系广阔 的社会、政治背景,对乾 隆、嘉庆、道光三朝和咸 丰至宣统朝四个时期展开 历时性考察,勾勒出了一 条清晰的新疆流贬文学的 发展线索。就总的趋势看 ,乾嘉时期,大量有才华 的贬官发遣到新疆,创作 非常活跃,堪称流贬文学 的鼎盛期。而道光以降, 迄于同、光年间,相关创 作进入低潮,陷入衰退状 态。由此形成流贬文学前 高后低的演进态势。对这 种情形,作者联系当时的 政治、军事动态予以辨析 ,指出道光以前的乾、嘉 两朝,清廷将大批人犯、 有过官员遣戍新疆,主要 目的在于治理、维护边疆 的政局稳定,客观上造成 文学创作兴盛的条件;而 到了嘉庆二十五年,白山 派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张 格尔发动叛乱,喀什噶尔 、和阗、英吉沙尔、叶尔 羌四城屡遭攻占,城墙、 衙署、民房、商铺等被毁 坏殆尽;到了道光初,持 续八年之久的张格尔之乱 虽被平定,但由此也打破 了新疆长达60年的稳定局 面。此后,在浩罕汗国等 外国势力的支持下,新疆 又先后发生了玉素甫之乱 、七和卓之乱、倭里汗和 卓之乱等多次叛乱,尤其 是咸丰二年(1852)之后 ,铁完库里、迈买的明、 克奇克、伊善罕等和卓接 踵作乱,致使新疆特别是 南疆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 严重破坏,按例应发新疆 的遣犯一度中断,以致新 疆遣犯数量急剧减少。咸 丰、同治年间,太平军势 力迅速扩展,造成南北道 路受阻;中亚浩罕派遣阿 古柏趁乱入侵南疆,建立“ 哲德沙尔国”,沙俄也随之 出兵强占伊犁。在此形势 下,按例应发往新疆的遣 犯不得不再度中止。此后 光绪朝虽派左宗棠率军西 征,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 外的新疆全部领土,设置 新疆行省,并开始向新疆 发遣人犯和官犯,但受当 时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遣犯数量不多,时间也 不长。到了宣统二年十二 月(1911年1月),清政 府颁布《大清新刑律》, 彻底废除流刑和遣刑,自 此新疆流贬文学也告终结 。 该著特点之三,是全面 搜检清代流贬官员、文人 及其存留作品,对其诗、 文、赋、日记等各类创作 进行文献考订和个案分析 。清代遣戍新疆的官员、 文人多,所撰实录、奏议 、日记、游记、诗文数量 巨大,惜乎散佚甚夥,查 找不易。著者以深心大力 ,广为探寻,不仅注意人 所熟知的大家名家,而且 留心那些小家和不知名作 家。在其持续努力下,诸 如纪昀的《乌鲁木齐杂诗 》,曹麟开的《塞上竹枝 词》《新疆纪事十六首》 ,蒋业晋的《出塞集》, 庄肇奎的《出嘉峪关纪行 二十首》《伊犁纪事二十 首》,陈庭学的《塞垣吟 草》,赵钧彤的《西行日 记》,王大枢的《西征录 》,洪亮吉的《万里荷戈 集》《百日赐环集》《遣 戍伊犁日记》《天山客话 》,祁韵士的《漾池行稿 》《西陲竹枝词》,李銮 宣的《荷戈集》,舒其绍 的《听雪集》,史善长的 《轮台杂记》,徐松的《 新疆赋》,袁洁的《出戍 诗话》,方士淦的《啖蔗 轩诗存》满,赋闲吟咏, 怠于公事,一经地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