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点茶是中华茶史上的一座丰碑,被称为最美最雅茶事。其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两宋。明代泡茶法盛行后,点茶法式微。宋联可博士是目前唯一的一位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在本书中,她围绕点茶文化,详细介绍了点茶历史、点茶传承以及点茶的制作方法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点茶历史 一、陆羽与《茶经》 二、宋茶文化的兴起与繁盛 三、宋徽宗与点茶文化 四、点茶文化的海外发展 第二章 点茶文化 一、宋茶中的诗词歌赋 二、宋代茶书与茶画 三、妙趣横生的文人斗茶 第三章 点茶技艺 一、宋代的制茶工艺 二、别具一格的宋代茶器 三、宋茶的点茶流程 四、分茶艺术——茶百戏 第四章 点茶行茶 一、三才——茶席 二、四象——茶器 三、五行——茶人 四、六识——行茶 五、七汤——点茶 第五章 非遗传承 一、点茶精神 二、传承体系 三、教学课程 附录一 五行性格测试问卷 附录二 宋茶清言 附录三 弟子感言 附录四 非遗宋代点茶城市驿站(驿长)汇总表 附录五 部分密训点茶法 附录六 部分密训茶百戏法 序言 多年老朋友杨婕老师每 每问书稿何时好,我总回复 “快了,快了”。真是快了, 但迟迟不能完稿,因为缺这 篇前言。字不多,但总难下 笔,不管是说清楚中华茶道 脉络,还是讲明白点茶前世 今生,一本书显然是不够的 。 近年茶圈兴起谈“茶道” 之风,学生们追问何为茶道 、如何践行,无果或困惑。 我对“道”有敬畏之心,数年 来念于心而不敢表于口,不 敢妄议各家言论之对错与虚 实,但听多了,终于还是决 定说些什么,至少表达下我 们这股微弱的清流所识所行 之茶道。 庚子年疫情严重时,我 就在“宋代点荼非遗传承人 宋联可”抖音直播间分享些 对点茶和茶道的看法。几个 人也讲,几十人也说,本是 聊聊,没想太多。但在这个 冷冷的直播间里,心却是火 热,来者大多对茶道有敬畏 与认同之心,他们深深理解 我所言之诚、所行之要,用 各种方式力挺我;这让我意 识到给大众说说点茶和茶道 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想陷 入争论中,只想表达一种思 想,传递一种正念,仅此而 已。 常与君子论道,均认为 不可落笔,各自去悟吧。不 想谈什么大道,烧水,点茶 ,说些简单的事就好。 茶对我的家族而言,有 着特殊的意义。到了先父这 一代,因他是文人,常从文 化层面思考茶,对我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2015年我负 责策划文化项目——文心书 院,终于有机会通过实体项 目弘扬点茶。文心书院 2016年装修,2017年开馆 ,2018年入选国务院文化 和旅游部《2018文化产业 项目手册》。在国家的政策 指引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得到重视与支持。开馆那年 ,在文心书院满庭芳点茶, 见景生情,填词明志。 家是起点,城市是出发 点,一路走来,曾经懵懵懂 懂,曾经跌跌撞撞。原本为 点茶而点茶,而今为弘扬中 华文化而点茶。昨日,孤灯 点茶以修身;今日,传承点 茶以报国。本是一滴水,今 已成溪流,因为爱,我们终 将奔向大海。 弟子们常说,感恩遇见 师父。我每每回复,感恩遇 见你们。我何尝不感恩,你 们的爱与支持,让我一次次 坚定信念,让我一次次迎难 而上。不仅因为你们也是传 承的力量,更因为你们让我 看到国人的正念正行。荆棘 载途,永不言退,因为,我 已不再是我。 点茶是中华荼史上的瑰 宝,是中华大地上的明珠, 属于整个中华民族。非遗宋 代点茶传承团队致力于传承 与弘扬,日复一日点茶,年 复一年修行,大家付出物力 、财力、人力和心力而不求 回报、不为己利,皆因我们 有着一个共同的使命——让 点茶成为令世界尊敬的中华 茶道! 有机缘传承,何等荣幸 ;为使命弘扬,何等重大! 宋联可 庚子年仲冬 文心书院满庭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