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淡判常常会陷入僵局状态。陷入僵局,意味着谈判进程中止,中止中蕴含希望,也存在冲突升级的风险。如何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恰恰是谈判技艺的关键所在。本书聚焦多边谈判的场景,通过对典型多边谈判僵局的案例分析,研究谈判僵局产生的原因、后果和各种应对策略。本书首次在学理上严谨定义了“僵局”的含义和类型,并针对多边谈判僵局成因开创性地提出六种假说,这对谈判理论建构和谈判实务操作都具有重大价值。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通过深入考察僵局问题,促进我们更进一步、更具体地深入理解谈判问题。无论是谈判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教师或学者,还是从事谈判和外交工作的人员,都会对本书产生兴趣。 作者简介 阿姆里塔·纳利卡,剑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讲师,教授国际关系学。目前主要研究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问题,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已出版著作有《贸易与发展中国家:GATT和WTO中的协商联盟》。 目录 总序 撰稿人简介 致谢 导论 僵局剖析:定义、类型及其参与者 成因和对策 本书的结构 学术价值 第一部分 多学科观点 第1章 僵局的政治学分析 主流观点 政治的必要性 宏观谈判和微观谈判 分析的层次 结论 第2章 从布雷顿森林到哈瓦那:历史视角中的多边僵局 僵局及其突破:多边贸易与货币体系 贸易和国内政治 定义多边主义 贸易与分配正义 制度设计 结论 第3章 通过谈判摆脱罢工僵局 集体谈判的特殊性质 组织内部效率和僵局规避 谈判者的谈判关系 第三方介入——主动调解 第三方干预——仲裁 结论 第4章 通过诉讼摆脱僵局:以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和联合国为例 制度发展:连接国际争端与条约谈判 欧盟的战略诉讼:欧洲法院 联合国的战略诉讼:国际法院 世界贸易组织战略诉讼:争端解决机制 结论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第5章 跨越大西洋的谈判僵局:多哈谈判中的国内政治和互不妥协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非主导但至关重要 双层博弈:国内政治和国际谈判的交叉领域 政治机构:放大保护主义者的压力 国内对贸易自由化的支持微乎其微 鸽派政府首脑 欧盟、美国和多哈谈判 结论 第6章 知彼: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不确定性与僵局 议价、不确定性与僵局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应用:多哈谈判的不确定性与僵局 另一种解释 结论 第7章 达成协议: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美国 气候制度中的美国 气候制度中的美国立场与僵局 2007年美国重返气候谈判 气候僵局及其破局 结论 第8章 非正式谈判过程在打破僵局中的作用: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例 “联合一致共策和平”决议案 联合国紧急部队咨询委员会 安理会的非正式磋商程序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间的合作 非正式国家集团 结论 第9章 科索沃国际政策谈判 科索沃冲突和国际社会(1995-2008年) 科索沃国际谈判分析 结论 第10章 超越谈判僵局:调停和领导权更替的重要性 谈判和冲突管理 一种新方式:领导人和调解 结论与未来研究 结论 作为证据的案例研究:经验与教训 理论和案例分析 证明假设和对策组合 扩展概念和假设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索引 导语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导论中提出的概念和假说对于理解谈判僵局——包括理论构建、方法论和实务各层面——所具有的原创性价值。本书吸取了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也涵盖了多个不同领域的案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