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马克思《资本论》三卷本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计划的总体性阐释。作者在书中援引大量马克思的原始文献,针对当代左翼思想中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表面化理解和传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论》的若干定论,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就此而言,本书不只是一部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三卷内容的一般性导论,而且以一种批判性的“新马克思阅读”的理解方式,重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彰显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与开放性。 目录 1 / 第一章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1 / 第一节什么是资本主义? 5 / 第二节工人运动的兴起 7 / 第三节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14 / 第二章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 15 / 第一节理论与历史
17 / 第二节理论与批判 21 / 第三节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超级武器? 24 / 第三章价值、劳动与货币 24 / 第一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 29 / 第二节一个劳动价值论的证明?(个人行为与社会结构) 32 / 第三节抽象劳动:实在抽象与有效关系 37 / 第四节“幽灵般的对象性”:价值的生产理论还是流通理论? 40 / 第五节价值形式与货币形式(经济的形式规定性) 46 / 第六节货币与交换过程(商品占有者的行为) 48 / 第七节货币职能、货币商品与现代货币体系 54 / 第八节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的“秘密” 62 / 第四章资本、剩余价值与剥削 62 / 第一节市场经济与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 66 / 第二节价值的“奇能”:G—W—G′ 70 / 第三节阶级关系:“双重自由”的工人 73 / 第四节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剩余价值与剥削 77 / 第五节劳动的价值:一个“虚幻的用语” 79 /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79 / 第一节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工作日 84 / 第二节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竞争的强制规律 88 / 第三节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协作、分工与机器 93 / 第四节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破坏性潜能 96 / 第五节形式与实际从属、福特制、生产与非生产劳动 101 / 第六节资本积累、产业后备军与贫困化 107 / 第六章资本的流通 107 /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流通费用、产业资本与商人资本 111 / 第二节资本周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112 /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116 / 第七章利润、平均利润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17 / 第一节成本价格、利润与利润率:范畴与日常的神秘化 120 / 第二节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123 / 第三节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一个批判 128 / 第八章利息、信贷与“虚拟资本” 128 / 第一节生息资本、利息与企业主收入:资本拜物教的完成 132 / 第二节信用货币、银行与“虚拟资本” 137 / 第三节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调节机制的信用制度 141 / 第九章危机 141 / 第一节周期与危机 146 / 第二节马克思有一个崩溃理论吗? 150 / 第十章资产阶级关系的拜物教 150 / 第一节“三位一体的公式” 156 / 第二节关于反犹太主义的附评 161 / 第三节 阶级、阶级斗争与历史决定论 169 / 第十一章国家与资本 170 / 第一节国家:统治阶级的工具? 173 / 第二节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规定:法治、福利国家与民主 183 / 第三节世界市场与帝国主义 188 / 第十二章共产主义:超越商品、货币与国家的社会 193 / 附文“机器论片段”:马克思在《大纲》中的误认及《资本论》对它的超越 211 / 参考文献 218 / 索引 223 /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