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西弗神话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作家加缪的哲学随笔,是加缪对荒诞哲理深入集中的考察以及透彻清晰的阐释。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西西弗神话”分为荒诞推理、荒诞人、荒诞创作三个方面,作者对荒诞、自杀等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第二部分“补编”是一篇研究卡夫卡的著作,作为附录在此发表。第三部分“补录”是加缪的一篇戏剧作品《误杀》,在前文和加缪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提及,是加缪的代表性荒诞剧作。
作者简介
李玉民,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法语教授。从事法国文学翻译近40年,出版译作、编选作品上百部,总计翻译字数达2500万。代表译作有《窄门》《背德者》《巴黎圣母院》《西西弗神话》,主编《纪德文集》等。
目录
西西弗神话
荒诞推理
荒诞与自杀
荒诞之壁
哲学式自杀
荒诞的自由
荒诞人
唐璜主义
戏剧
征服
荒诞的创作
哲学与小说
基里洛夫
没有前途的创作
西西弗神话
补编
弗兰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与荒诞
补录
误会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序言
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
·加缪出生在北非法属阿尔
及利亚的蒙多维,一个地中
海边的城市。加缪出生后的
第二年,父亲在马恩河战役
中阵亡,小加缪随母亲移居
首都阿尔及尔贫民区的外祖
母家,全家生活极艰难。
读小学时,他遇到生命
中第一位伯乐——一位名叫
路易·热尔曼的教师,他发
现了加缪的天分,一力说服
加缪的家人让他继续上学,
并帮他申请奖学金,11岁的
加缪通过了奖学金考试,并
且顺利读完中学。多年后,
加缪将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
答谢词献给了这位老师——
M.路易·热尔曼。
后来,加缪进入阿尔及
尔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
,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
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哲学学士
学位。
加缪曾是大学足球校队
的守门员,他曾经说过这样
一句话:“只有通过足球,
我才能了解人及人的灵魂”
,可惜17岁时因患肺结核终
结了自己的足球生涯。次年
,在《南方》杂志上第一次
发表随笔作品。后来,他开
始从事戏剧活动,办过剧团
,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
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
要地位。
……
后来,加缪发表《反抗
者》一文,抨击极权主义的
共产主义,同时倡导自由主
义的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的第二世界主义。由于他对
共产主义的拒绝,使他在法
国的许多同事和同时代人感
到不安,最终也使他与萨特
决裂。
1957年10月,44岁的加
缪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
的获得者之一。
1960年1月4日,加缪搭
乘伽利玛出版社的米歇尔·
伽利玛的顺风车返回巴黎时
,不幸车祸去世,年仅47岁
。在他随身携带的提包里装
着144页名为《第一个人》
的手稿。加缪曾预言,这部
以他在阿尔及利亚的童年为
背景的未完成的小说将是他
最好的作品。
加缪被埋葬在他曾居住
过的法国沃克吕兹的卢马林
公墓中。他的朋友萨特宣读
了悼词,向加缪英勇的“顽
固的人道主义”致敬。
导语
荒诞荒诞哲学不朽名作,直面人生困境,不做《局外人》。
傅雷翻译奖得主李玉民全译本,特别荒诞剧作《误会》。
萨特、波伏娃、福克纳、木心一致推崇!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对荒诞哲理深入集中的考察以及透彻清晰的阐释。
加缪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书评(媒体评论)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
永不停息地将巨石推向山顶
,而巨石又一成不变地滚下
来。这在加缪的一篇随笔里
,成了人类生活的象征。然
而,依照加缪的解释,推石
上山顶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
充实一颗人心,因此西西弗
是幸福的。对于加缪,本质
的问题已不是人生是否值得
一过,而是如何带着与生俱
来的伤痛去生活。
——1957年诺贝尔文学
奖授奖辞
精彩页
荒诞与自杀
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至于世界是否呈现三维,精神分成九等还是十二等,诸如此类都等而下之,无异于游戏,首先必须回答这个命题。若真如尼采所愿。
费雷德里克·尼采写道:“我敬重一位能做出表率的哲学家。毫无疑问,他凭着榜样才能带领全体人民……不过,这种榜样应当有显而易见的生活,而不是仅仅由书本提供的……”引自尼采的《非现实考虑》第三章《教育者叔本华》。——原编者注,一位哲学家要受人敬重,就必须身体力行,那么就能领悟这种回答的重大意义,因为言出必行,要有义无反顾的举动。这完全是心知肚明的事,但是还得深入探讨,才能让思想也能明了。
假如我问自己,凭什么判断这个问题比那个问题更紧迫,我的回答就是要看这个问题所连带的行为。我从未见过有谁为本体论而死。伽利略掌握一个重要的科学真理,生命一旦因此而堪忧,他便轻而易举地舍弃真理。在一定意义上,他做得也对。那个真理不值火刑柴堆的费用。地球和太阳,究竟哪个围着哪个转,这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儿。说穿了,这是个无聊的问题。反之,我倒看见许多人求死,就是认为生命不值得活。我还看到另一些人极为反常:为了那些向他们提供生的理由的思想或者幻想(所谓生的理由,同时也是死的绝妙理由),就献出了生命。由此我判定,生命的意义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如何回答呢?纵观所有根本问题,我指的是可能导致人去死的问题,或者大大激发生的欲望的问题,恐怕也只有两种思维方式:拉帕利斯aa 拉帕利斯(1470—1525),法国元帅,骁勇善战,奋不顾身,战功卓著。部下称颂他:“死前一刻,他依然存活。”的方式和堂吉诃德的方式。明显的事实与抒情的表达,只有保持平衡,才能同时让人进入感动和明察的状态。在一个如此平常又如此悲怆的主题中,古典奥博式的论证,可以想见,必当让位于一种更为谦抑的精神态度,即发自常情常理和善气迎人的态度。
论及自杀,向来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这里则相反,首先要弄清楚个人思想与自杀的关系。这样一种行为,堪比一部伟大作品,是在心灵的幽寂中酝酿的。当事者本人并不知晓。一天晚上,他开了枪,或者扎入水中。一个房产公司的经理自杀了。有一天人家告诉我,丧女之痛折磨了他五年,人已经脱相了,正是这件事“毁了他”。不能期望更确切的词了。开始思虑,就是开始自毁。这类事情的开端,跟社会没有多大关系。蛀虫自在人心。必须深入人心去寻找。这种死亡游戏,从面对生存的清醒,到逃离光明,应该跟踪并理解这种游戏的始末。
一场自杀有许多缘由。一般来说,最明显的不见得是最致命的原因。很少有人三思而后自杀(然而,不能排除这种假定)。引发危机的因素,几乎总是无法确认的。报纸常说,“难言之隐”,或者“不治之症”。这种解释倒也成立。但是必须了解出事的当天,绝望自杀者的一个朋友,是否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跟他讲过话。那么此人便有罪过。因为这一助推,就足以让尚在悬浮的所有怨恨、全部厌弃一发而不可收了。
不过,思想把赌注押在死亡的精确时刻、微妙举措,如果说很难确定的话,那么从这种行为本身,就容易得出其假定的后果了。自杀,在一定意义上,如同在情节剧中那样,就是承认了,就是承认自己跟不上生活了,或者不理解生活了。我们在这些类比中也不要走得太远,还是回到日常生活用语吧。就是仅仅承认这“不值得”。自不待言,生活,从来就不是易事。人总是持续地做出生存所号令的举动,出于种种原因,头一条就是习惯。情愿死亡,就意味确认了,即本能地确认了这种习惯的可笑性,确认了活在世上缺乏深刻的理由,确认了每天这样躁动的荒谬性,毫无必要受苦受难。
究竟是什么无法估量的情感,剥夺了精神的睡眠,生命不可或缺的睡眠呢?一个甚至能用歪理解释的世界,总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反之,在一个突然被剥夺幻想和光明的天地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世外人了。这种流放则无可挽救,只因对丧失的故土的回忆,乃至对乐土的期望,统统被剥夺了。这种人与其生活的脱离,演员与其舞台景物的脱离,恰恰就是荒诞感。所有身心健全的人,都曾想过本身的自杀,无须更多的解释就可以确认,自杀的情节同向往虚无有一种直接的联系。
这部论著的主题,也正是荒诞与自杀之间的这种关联,通过自杀解决荒诞的切实手段,原则上可以肯定,一个不会弄虚作假的人,他信以为真的事就势必决定他的行动。相信人生的荒诞性,这种认识就必定支配一个人的行为。世界的这种秩序所得出的结论,是否要求人尽快脱离一种不可理解的生存状况,不必抱着虚假的悲怆情怀,明确地这样扪心自问,这是一种正当的好奇心。我这里所指,当然是打算表里如一的人。P11-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