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青年小说家沈大成的最新作品,新作中她秀异的想象又多朝前走了几步。 在星空剧场打瞌睡醒来却洞悉了宇宙奥义的人,早已废弃却始终与居民共生的小镇百货公司,世界上最后一个移动部落缩小巨人,不满足在固定位置工作的人行天桥,负责看管星球大战战备物资的仓库值班员…… 15个失去导航的“宇宙人”故事,看似魔幻奇诡,但却与我们的真实世界有着不绝如缕的联系。作家唐诺形容新书《迷路员(精)》:“沈大成的想象文字不惊不乍。总是如博尔赫斯所说用平静的话语讲一个一个神奇的故事。神奇发生了,但人是真的、实的……” 作为同时代中独树一帜的青年小说家,沈大成再次以她专属的华丽想象描绘了我们时代的异样日常与生活困境,“这个真实世界也许并不值得人如此眷顾,但终究,这是我们唯一真正有的。”或许在沈大成的文字中,想象能成为我们的“突围之路”,而非一阵烟花。 作者简介 沈大成,作家,文学杂志编辑,在《萌芽》杂志开设有短篇小说专栏“奇怪的人”。著有短篇小说集《屡次想起的人》。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决选名单作者。 目录 知道宇宙奥义的人 葬礼 烟花的孩子 皮肤病患者 陆地鲸落 沉默之石 大学第一个暑假 花园单位 漫步者 养蚕儿童 嘴里 锚男 经济型越冬计划 星战值班员前传 刺杀平均体 导语 受广大上班族喜爱的沈大成继《小行星掉在下午》后最新作品集。以奇崛的构思、秀异的想象讲述十五个失去导航的“宇宙人”故事。 本书是作家沈大成最新作品集。过去几年来她的作品持续引发广大上班族“打工人”的共鸣,发现这些看似荒诞的奇人奇事均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收录于前作《小行星掉在下午》中的故事《盒人小姐》甚至意外地“预言”了一个社交隔离、打疫苗成为常态的世界。 新作《迷路员(精)》聚焦十五个失去导航的“宇宙人”故事,再次呈现我们时代的异样日常:在星空剧场打瞌睡醒来却洞悉了宇宙奥义的人,早已废弃却始终与居民共生的小镇百货公司,世界上最后一个移动部落缩小巨人,在办公楼花园中躲藏数年的离职员工,不满足被固定在一个地方的人行天桥,负责看管星球大战战备物资的仓库值班员……这些非科幻非外星非奇幻非魔幻的故事,关注的均是宇宙中的各种存在。 书评(媒体评论) 《迷路员》,这一回, 沈大成秀异的想象似乎又多 朝前走了几步;或者说,她 好像更自在了,更沉浸在她 一个人独有独居的想象世界 里(一个多纯粹多愉悦的世 界!)。她安静地、有条不 紊地想,仔仔细细地编织, 比之前更不怕进入那些难有 答案的徒劳想象。把想象一 个一个如此编织起来,便是 一次又一次非比寻常的旅程 了--是的,想象应该是路 ,突围之路,而不仅仅只是 一阵烟花而已。 读沈大成,我总忍不住 想,有点像那种大惊小怪的 初级读者--她究竟怎么生 活?在“回到”我们这唯一的 真实世界时,她会有某种时 差吗?她如何平衡自己?她 是狡猾的还是笨拙的?她会 失望吗? 《知道宇宙奥义的人》 《烟花的孩子》《皮肤病患 者》云云,我们应该不难察 觉,沈大成想象世界和我们 真实世界纤巧但坚实可靠的 联系--不是特定的哪一个 人,而是“类化”的一种人、 一组人,有着某种共有的特 殊状态,某种处境乃至于困 境。沈大成的想象总是由此 开始,一次“带走”一组人, 试探,而不是飞走,让他们 不被遮挡不被阻拦地显露出 来。 这样一组人一组人不断 加起来,便遥遥指向众生。 这里,稍稍不那么容易 察觉的则是文字,她的文字 和真实世界的不绝如缕联系 ,这可能有相当相当成分的 天赋,但也是她的温柔不弃 使然--沈大成的想象文字 不惊不乍,总是如博尔赫斯 所说用平静的话语讲一个一 个神奇的故事。神奇发生了 ,但人是真的、实的。仍保 有几乎全部人的生命基本细 节。因此,她的文字时时处 处自成隐喻,给我们一种屡 屡回首的感觉。这个真实世 界也许并不值得人如此眷顾 ,但终究,这是我们唯一真 正有的。 本雅明说过类似的话, 说想象是珍稀的梦幻岛,很 胆小,很容易被吓跑,所以 ,请平静地、小声地说话。 我是沈大成的读者。 ——唐诺 沈大成的写作有一种训 练有素的戏剧感、角色感、 舞台感,小说中编织的所有 冲突、文学矛盾都仿佛舞台 矛盾、戏剧矛盾。有些看起 来是荒诞的叙述,在现实当 中却非常对称,她的风格在 同代作家中非常鲜明,独树 一帜,对现实和超越现实故 事的处理时常让人惊讶。想 象力放松、开阔,摸不到边 。 ——苏童 得益于奇崛的构思,有 电子感,是真空里的故事, 但想象力与思辨力并驾齐驱 。用异想天开的寓言式写作 ,重组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 现状和心理困境。 ——第三届宝珀理想国 文学奖 精彩页 知道宇宙奥义的人 有一天,年轻的男女朋友在一个科学馆约会。科学馆的造型是这样的,两侧各有一个立方体,中间夹住一颗硕大的球体。立方体内部是展厅。球体内部有一座圆顶大剧场,人们叫它天象剧场,里面播放四维星空影片。看星空影片是科学馆的人气项目。 午后,年轻的男女朋友先到两个立方体里面,在各层楼看了各种标本、模拟实验、互动式展品,它们有关地球起源、生命进化和人类科技,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和气象等多个学科。在科学馆约会有很多好处,路无止境,不缺话题,顺便补充知识。这里情侣很多,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也来这里度周末,以后这些情侣就可能变成这些家庭,因此还可以说在这里约会有预见未来的好处。后来到了预约的影片放映时间,男女朋友和同批观众排队进入大球内部。 天象剧场中,四百余人在绕圈排列的座位上坐好,视线投向斜上方,等一等,星象仪会把浩瀚星空投影到大家头上的圆顶天幕。剧场暗了,讲解员柔和的声音响起,提示影片即将开始。宁静的几秒钟缓缓过去,几枚流星从圆顶上倏忽滑过,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骤然响彻剧场。多年前,曾有两颗探测器携带铜质镀金唱片远航深空,向宇宙传递地球之声,巴赫的钢琴曲就在唱片收录的几十首名曲之中,它会在外星文明找到新的倾听者吗,也许吧。此时听着巴赫的四百余人,仿佛脱离地球,身随探测器,飘荡在外太空。人们看到一条扁的光带飞来,也像自己正朝它飞去,当光带越来越大,越来越靠近时,如同海里的蝠鲼悠闲地翻转身体,不再用相对薄的侧面对准人们,而是展示自己另一个极为庞大的面。人们怀着迷惑和敬意注视它:那个面上有一个大旋涡,组成旋涡的是无数颗发光的恒星,它是我们的银河!一认出来,观众席轻声哗沸,又安静了,因为人们与银河的距离更近了,银河开始填满整个剧场的上空。由于宇宙没有天然的上下概念,既像银河当头坠落,又像人们连同椅子朝它倒栽下去,不管怎么说,最终人与银河交汇了,星星几乎压在每个人鼻尖上。 男朋友在那时还很清醒,但是他昨天工作到很晚,随着银河在眼前变幻,过多的星体使他疲劳;巴赫之后,响起讲解员极具掌控力的声音,引导观众观测星象,过多的陌生名词也使他疲劳,他睡着了。 也有别的观众睡着了,每场星空影片都令一些人失去意识。人不可能对抗宇宙的威力对吗,人应该在宇宙中自觉虚弱对吗,睡觉或许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可别人不那么容易立刻打起呼噜来。在接下去的三十分钟里,女朋友一直负责地与他手牵手,一旦听到呼噜声,便抠他手心,帮他醒过来。他屡次在银河下清醒过来,可是他老是怀着对女友的歉意,马上又在银河下睡过去了。 其中一次醒来后,他先用两边肩膀交替着往椅背上蹭,使自己坐正,同时回握一下女朋友的手,又偏头向她看过去,尽管自己不争气地总要坠入睡梦中,可这样并排坐着牵住手,他确实感觉永恒而且甜蜜。他向她一笑,强撑着继续看影片。事先他已经从科学馆的图文资料上得知,星象仪能投影出1.4亿颗星,面前的星星正像灰尘一样多,但有几道活动的金光在为他摘出重点。金光从一些星流向另一些星,串联出若干个有人有兽的图案,他听见讲解员介绍星座名称。便在此时,他感到一股由太空发射来的力量将自己强行按在地球上科学馆的椅子里,他头一仰,肩膀撞击在椅背上,某个讯息霎时间进入身体。他心头震骇无比。他想分辨究竟:那是什么?可来不及了,睡魔的黑暗之嘴又靠拢过来,俯在他头顶,将神志从他身体里一口吸吮掉,那天它一遍一遍地吸吮他,他刚刚瞪大的眼睛又无力地缩小,闭住了。那是什么?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想。那应该是重要的事。但那是什么? 银河退远了,剧场的灯光重新亮起,大家又被允许自由交谈了,谈着对影片的体会,有秩序地撤出剧场。男朋友彻底醒来后,怔怔坐着,女朋友觉得他模样可爱,像瞌睡的家养宠物,他僵硬地扯动嘴角。他们差不多是最后离场的两名观众,依然紧拉着手,可女朋友觉得他手上失去了力气,麻木无情地被拉扯着,对刺激绝无反应。他们回到立方体中,草草再看了几件展品,走出了科学馆。天色冈lI沂黄昏,别的情侣还在约会。 第二天,他整个人提不起精神,以后每一天都更消沉一点点。女朋友还用别的词描述他:懒洋洋,不振作了,萎靡,松松垮垮的。她对自己的朋友讲述了男朋友的变化。 “什么原因呢,从前不是很活跃的人吗?”友人不解。 “我说你有什么事,工作方面的事?钱的事?家里的事?——不就这几种事吗,哪里有问题?他不愿意讲,后来终于开口了,他说因为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宇宙,”女朋友说,“在科学馆里。” “科学馆?我们也去过。科不科学的,说真的我没所谓,但当时我们两个都想表现好一点,我装作津津有味地看标本、骨古髅、化石,假装爱它们,后来又看了一部无聊影片。” “看完后,你男朋友没有变化吗?” “好像没有,我们都没有变得更有智慧。”友人问,“他就是在那儿看了一眼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