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名家笔下的节日》收录了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关于“节日”的散文随笔文章,主要作品包括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徐志摩的《我过的端阳节》、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朱自清的《新年的故事》、沈从文的《腊八粥》等,非常具有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姚宏越,辽宁沈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二届签约作家。主要从事短篇小说、儿童文学、报告文学创作,代表作有儿童文学《小王子足球之旅》系列。 目录 腊八粥 过年 我之新年趣事 恭祝快乐 婿乡年节 故乡的新年 过年 新年的快乐 新年的故事 北京的春节 特大的新年 抬头见喜 过年 北平年景 过年 双春双喜 新年悬旧照 新年杂忆 灯节的灯 清明时节 关于扫墓 上坟船 过节 清明 我过的端阳节 端阳忆旧 纪念屈原 端节的历史教育 端午节的邀请 端午节 中秋的月亮 印度洋上的秋思 中秋节 中秋夜之雨 中秋节 月亮最圆的时候 闲话重阳 九月九庙会 五猖会 盂兰夜 导语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 这本书收录了名家笔下的过节方式,里面有情感,有回忆,有成长的印记,是一部能不知不觉走进人内心并带来温馨与温暖的作品。 精彩页 腊八粥 沈从文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子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备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鼓胀病那样子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害水鼓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饭豆搁多了。”妈的解释,顺手拣了一颗特别大得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夜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