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中国古代经典无障碍读本》为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可由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浮生六记/中国古代经典无障碍读本》:
是日亲朋络绎,上灯后始作乐。
廿四子正(半夜十二点),余作新舅(新娘的兄弟)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人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日:“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日:“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日:“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并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日:“姊何心舂乃尔(心跳如舂米这般)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初升的太阳)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日:“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日:“曩(从前)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父母)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满月)。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绍兴)幕府,专役相迓(派专人迎接),受业(从师学习)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握笔写作),先生力也。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信之馀,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而已。临行,向余小语日:“无人调护,自去经心(当心留意)!”
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到馆后,吾父即渡江东去。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中多勉励词,馀皆浮套(客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临水),名日“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孟子·离娄上》中语)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研习书文)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一种酒令游戏)。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一日,芸问曰:“各种古文,宗何为是?(以什么为范本楷模)”
余曰:“《国策》、《南华》(指《庄子》)取其灵快,匡衡(善解《诗经》者)、刘向取其雅健,史迁(司马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韩愈)取其浑,柳州(柳宗元)取其峭,庐陵(欧阳修)取其宕,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取其辩,他(其他)若贾、董(贾谊、董仲舒)策对,庾、徐(庾信、徐陵)骈体,陆贽(唐代作家)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达到一定的水准),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
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李白、杜甫),卿爱宗何人?”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余曰:“工部(杜甫世称杜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
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传说中的仙女),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余笑曰:“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知己。”
芸笑曰:“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先生(白居易号乐天),时感于怀,未尝稍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