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医儿科学》共分十章63节。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概要介绍了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其中增设了“中医儿科学各家学说”,让学生能了解中医儿科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充实理论基础;增加“儿科辨证概要”,介绍了儿科临床辨证的主要方法。第二章至第十章论述了各类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诊断、病证鉴别、辨证论治、其他疗法、预防调护,增加了临床常见病种,强化了对于病因病机、病证鉴别、辨证思路及中医临床治疗方法的内容。目的是指导学生按中医临证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去认识儿科常见疾病,使用以辨证汤剂为主、多种疗法配合的方法治疗儿科疾病。对每个病证所选用中成药的儿科剂量来自说明书、临床指南、多中心研究报告等。每节末增写了“临证备要”,按照不同疾病的特点,提炼了本病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课程学习的难点、疑点,临床有用的拓展知识,以及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等。书末附录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儿科常用方剂和儿科常用中成药,以便查考。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儿科各家学说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 第四节 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 第六节 儿科辨证概要 第七节 儿科治法概要 第二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鼻鼽 第三节 乳蛾 第四节 咳嗽 第五节 哮喘 第六节 肺炎喘嗽 第七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三章 脾系疾病 第一节 口疮 第二节 鹅口疮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腹痛 第五节 胃脘痛 第六节 泄泻 第七节 便秘 第八节 厌食 第九节 积滞 第十节 疳证 第十一节 缺铁性贫血 第四章 心系疾病 第一节 夜啼 第二节 汗证 第三节 心悸 第四节 不寐 第五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五章 肝系疾病 第一节 惊风 第二节 癫痫 第三节 痿证 第四节 抽动障碍 第六章 肾系疾病 第一节 肾病综合征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尿血 第四节 热淋 第五节 尿频 第六节 遗尿 第七节 五迟、五软 第八节 性早熟 第七章 时行疾病 第一节 麻疹 第二节 奶麻 第三节 风疹 第四节 丹痧 第五节 水痘 第六节 顿咳 第七节 痄腮 第八节 手足口病 第八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第二节 蛲虫病 第三节 绦虫病 第九章 初生儿疾病 第一节 胎怯 第二节 硬肿症 第三节 胎黄 第四节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第十章 其他疾病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四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五节 夏季热 第六节 奶癣 附录一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 附录二 儿科常用方剂 附录三 儿科常用中成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