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选/古典文学大字本》每首作品都有详细注释、精彩解读《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他的后学如宋玉、景差、贾谊等人的作品集。西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他们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了一部总集的名称。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个人专著诗集,与《诗经》并列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楚辞》中作品数量最多的是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等。宋玉的《九辩》也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篇作品。《楚辞选》选录了屈原、宋玉的代表作。注释简洁,译文清畅,扫除古奥难懂的障碍,接触最纯粹的诗人心灵,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陆侃如(1903—1978),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生前曾任山东大学教授,是当代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主要著作有《中国诗史》(合著)、《中古文学系年》等、《文心雕龙选译》(合著)等。
龚克昌,1933年生,福建漳州人。山东大学教授,主要代表著作有 《汉赋研究》、《中国辞赋研究》等。
离骚
【说明】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楚辞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代表作。它是一首极其杰出的自叙性的抒情诗,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这首诗中,作者反复地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集团的自私和腐朽。作品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词藻华美,音节铿锵,充满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这首长诗当作于屈原流放以后稍为靠前的一段时间里。
帝高阳之苗裔兮〔1〕,朕皇考曰伯庸〔2〕。
摄提贞于孟兮〔3〕,惟庚寅吾以降〔4〕。
皇览揆余初度兮〔5〕,肇锡余以嘉名〔6〕。
名余曰“正则”兮〔7〕,字余曰“灵均”〔8〕。
【解释】
〔1〕高阳——相传是颛顼(专须zhuān xū)的别号,大概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部族首领,为楚国的远祖。苗裔(意yì)——久远的后代子孙。
〔2〕朕(振zhèn)——我。皇——光大。考——已去世的父亲。
〔3〕摄提——摄提格的简称,寅年的别名。贞——正。孟——开端。(邹zōu)——正月的别名。
〔4〕降——诞生。
〔5〕皇——就是皇考。览揆(奎kuí)——观察,衡量。初度——初生的情况。
〔6〕肇(照zhào)——开始。锡——赏赐。嘉——美好。
〔7〕正则——公正的法则,含有“平”的意思。
〔8〕灵均——美好的平地,含有“原”的意思。
【译文】
我是古帝高阳的远孙啊,
伯庸是我光荣的已故的父亲。
我生在寅年正月里啊,
庚寅日是我的生辰。
父亲察看过我初生时的情况啊,
方才给我个美好的字和名。
给我的名是“正则”啊,
给我的字是“灵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