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陇上学人文存(李并成卷)(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李并成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李并成,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敦煌学、历史地理学以及西北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教学,著有《河西走廊历史地理》《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大漠中的历史丰碑》《瓜沙史地研究》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持或完成多项国家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西绿洲历史时期的开发与沙漠化研究》(00BZS030)、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项目(96JAZ770018)、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历史上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研究》(05JA770023)等。本书选编了李并成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并对其学术成就做了全面评析。
目录
编选前言
敦煌文献研究
唐代敦煌绿洲水系考
——对《沙州都督府图经》等写卷的研究
敦煌遗书中地理书卷的学术价值
敦煌本唐代图经再考
西凉敦煌户籍残卷(S.0113)若干问题新探
敦煌文献中蕴涵的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汉晋简牍所见西北水利官员
丝绸路上古城遗址调查研究
汉居延县城新考
玉门关历史变迁考
《魏书·食货志》“河西”地望考辨
丝绸之路与河西历史上农业开发研究
古丝绸路上一批丰厚的历史遗珍
——河西走廊遗存的古城遗址及其历史价值论略
“山结”“水结”“路结”
——对于兰州在丝绸路上重要地位的新认识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创新之路
——以敦煌文化的创新为中心
唐代前期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
河西地区历史上粮食亩产量的研究
沙漠历史地理研究
我国历史上的沙漠化问题及其警示
猪野泽及其历史变迁考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石羊河下游绿洲早在唐代中期就已演变成了“第二个楼兰”
新疆渭干河下游古绿洲沙漠化考
塔里木盆地克里雅河下游古绿洲沙漠化考
今天的绿洲较古代绿洲大大缩小了吗?
——对于历史时期绿洲沙漠化过程的一些新认识
附录 李并成先生论著要目
后记
序言
陇者甘肃,历史悠久,
文化醇厚。陇上学人,或
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学者
,或外来而其学术成就多
产于甘肃者。学人是学术
活动的主体,就《陇上学
人文存》(以下简称《文
存》)的选编范围而言,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术主要
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文存》精选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来,甘肃人文社
会科学领域成就卓著的专
家学者的代表性著作,每
人辑为一卷,或标时代之
识,或为学问之精,或开
风气之先,或补学科之白
,均编者以为足以存当代
而传后世之作。《文存》
力求以此丛集荟萃的方式
,全面立体地展示新中国
为甘肃学术文化发展提供
的良好环境和陇上学人不
负新时代期望而为我国人
文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的新
贡献,也力求呈现陇上学
人所接续的先秦以来颇具
地域特色的学根文脉。
陇原乃中华文明发祥地
之一,人文学脉悠远隆盛
,纯朴百姓崇文达理,文
化氛围日渐浓厚,学术土
壤积久而沃,在科学文化
特别是人文学术领域的探
索可远溯至伏羲时代,大
地湾文化遗存、举世无双
的甘肃彩陶、陇东早期周
文化对农耕文明的贡献、
秦先祖扫六合以统一中国
,奠定了甘肃在中国文化
史上始源性和奠基性的重
要地位;汉唐盛世,甘肃
作为中西交通的要道,内
承中华主体文化熏陶,外
接经中亚而来的异域文明
,风云际会,相摩相荡,
得天独厚而人才辈出,学
术思想繁荣发达,为中华
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以来,甘肃相对于
逐渐开放的东南沿海而言
成为偏远之地,反而少受
战乱影响,学术得以继续
繁荣。抗日战争期间作为
大后方,接纳了不少内地
著名学府和学者,使陇上
学术空前活跃。新中国成
立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领
域的专家学者更是为国家
民族的新生而欢欣鼓舞,
全力投入到祖国新的学术
事业之中,取得了一大批
重要的研究成果,涌现出
众多知名专家,在历史、
文献、文学、民族、考古
、美学、宗教等领域的研
究均居全国前列,影响广
泛而深远。新中国成立之
后,人文社会科学几次对
当代学术具有重大影响的
争鸣,不仅都有甘肃学者
的声音,而且在美学三大
学派(客观派、主观派、
关系派)、史学“五朵金花”
(史学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重点研究的历史分期、土
地制度史、农民战争史等
五个方面的重点问题)等
领域,陇上学人成为十分
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学者
更是如鱼得水,继承并发
扬了关陇学人既注重学理
求索又崇尚经世致用的优
良传统,形成了甘肃学者
新的风范。宋代西北学者
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
中华学人贯通古今、一脉
相承的文化使命,其本质
正是发源于陇原的《易》
之生生不已的刚健精神,
《文存》乃此一精神在现
代陇上得到了大力弘扬与
传承的最佳证明。
《文存》启动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
际,在选择入编对象时,
我们首先注重了两个代表
性:一是代表性的学者,
二是代表性的成果,欲以
此构成一部个案式的甘肃
当代学术史,亦以此传先
贤学术命脉,为后进立治
学标杆。此议为我甘肃省
社会科学院首倡,随之得
到政界主要领导、学界精
英与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与
政府大力支持,此宏愿因
此而得以付诸实施。
为保证选编的权威性,
编委会专门成立了由十几
位省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著名学者组成的专家指导
委员会,并通过召开专题
会议研讨、发放推荐表格
和学术机构、个人举荐等
多种方式确定入选者。为
使读者对作者的学术成就
、治学特色和重要贡献有
比较准确和全面的了解,
在出版社选配业务精良的
责任编辑的同时,编委会
为每一卷配备了一位学术
编辑,负责选编并撰写前
言。由于我院已经完成《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
古代至1990年卷,1990至
2000年卷)的编辑出版工
作,为《文存》的选编提
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基本依
据,加之同行专家对这一
时期甘肃人文社会科学发
展的研究,使《文存》能
够比较充分地反映同期内
甘肃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
状况。
我们的愿望是坚持十年
,《文存》年出十卷,到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七十周年之际达至百卷
规模。若经努力此百卷终
能完整问世,则从1949至
2009年六十年间陇上学人
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
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献
身学术、追求真理的轨迹
和脉络或可大体清晰。如
此长卷宏图实为新中国六
十年间甘肃人文社会科学
全部成果的一个缩影,亦
为此期间甘肃人文社会科
学学术业绩的一次全面检
阅,堪作后辈学者学习先
贤的范本,是陇上学人献
给祖国母亲的一份厚礼。
此一理想若能实现,百卷
巨著蔚为大观,《文存》
和它所承载的学术精神必
可存于当代,传之后世,
陇上学人和学术亦可因此
而无愧于我们所处的伟大
时代,并有所报于生养我
们的淳厚故土。
因我们眼界和学术水平
的局限,选编过程中必定
会出现未曾意料的问题,
我们衷心期望读者能够及
时教正,以使《文存》的
后续选编工作日臻完善。
是为序。
2009年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