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当代散文经典/跨世纪散文经典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宗仁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跨世纪散文经典丛书”涵盖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散文作者的成名作、代表作及其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作,包含了文化与思想,美景与风情,生活与感悟,怀人与记事等多种主题,充分展示了散文艺术的独特魅力。本书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收录1950年至1978年近30年间的散文经典作品。

为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书中的作品,编者在每篇经典后附有精粹的赏析文章,在对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的同时,也对作品进行大体梳理和主题揭示。赏析文章均以开放性、包容性和客观性为原则,在提供了关于原文思想意蕴或者艺术审美方面的参考意见后,力求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内容推荐

“跨世纪散文经典丛书”以“思理深度、人性探究、艺术上乘、传世价值”的文本意义为原则,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经过严肃认真的讨论和爬梳剔抉,遴选了200余篇不同风格和流派作家的成名作、代表作、获奖作和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作。

本书为该丛书之《中国当代散文经典》,主要收录1950年至1978年近30年间的散文经典作品。所选作品以抒情、叙事散文为主,也包括杂文、随笔、散文诗等类型散文。

目录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在山阴道上

我若为王

傅雷家书

韶山的节日

说道德

寿则多辱

初冬过三峡

忆白石老人

夹竹桃

读书有秘诀吗?

风义兼师友

老家

雪浪花

阿诗玛,你在哪里?

美人

枯叶蝴蝶

狱中生态

论友情

黑夜颂

日出

造屋记

卢沟桥情思

骑小驴儿上西山

雾失楼台

潇洒人生

方寸田园

旅行

社稷坛抒情

夜宿泉州

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前门箭楼的燕子

这样一种挥霍

庞贝废墟

不寻常的补偿

谁是最可爱的人

多年父子成兄弟

黄山小记

船夫曲

秋色赋

碧螺春汛

佳茗似佳人

绵绵土

筏子

幽燕诗魂

冬夜情思

中国在我墙上

听听那冷雨

姑苏菜艺

从澜沧江到雅鲁藏布江

紫藤萝瀑布

摆渡

旅途风尘

从严嵩到海瑞

牡丹园记

缝纫鸟——非洲散记

梅香正浓

比萨斜塔下的沉思

弱肉强食

珍珠赋

大山与小溪的对话——“生与死”的遐想

序曲

我站在澜沧江畔

行板如歌

袁崇焕无韵歌

常常地这样想

红玫瑰

青天一缕霞

江南的蔷薇园和散文诗和森林

试读章节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幼年读书,遇“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曾想:衣所以蔽体,御寒而已,怎么穿得不当,还足招祸?遇孔丘“微服而过宋”,曾想:像所谓“万世师表”那样方正、古板,道貌岸然连走路都“行不由径”,吃饭也“割不正不食”,一旦人要杀他,为了避免人注意,怎么还把平常的衣服都换了逃走呢?此外还遇到许多有关穿着的话,当年都不求甚解,终以不了了之。

辛亥革命初年,我满身“土气”,第一次从万山丛中出来,到一百里远的县城考高小。有位年纪比我约大两倍的同乡说:“进城考洋学堂,也该换一身像样的衣服,怎么就穿这一身来了。”

我毫不知天高地厚,一片憨直野气,土铳一样,这么铳了一句:“考学问,又不是考衣服!”

这一铳非同小可,把对方的眼睛铳得又大又圆。他连声说:“了不起!了不起!言桩有理!有理!”

我当时不辨这是挖苦,还是正语。不求甚解,仍以不了了之。

总之,书是书,我是我。不识不知,书本于我何有哉!

“五四”风暴中,作为一个北方省城的中学生,到上海参加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会议。这宛如一枚刚出土的土豆,猛然落入金光耀目的十里洋场。“土气”之重,和当年从深山落入县城的情况比来,真有天渊之别了。

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举目所至,多为红红绿绿,油头粉面。不快之感,油然而起。碰壁之余,别有一番从所未尝的涩味在心头。我咀嚼,回味……后来读到鲁迅先生有关文章时,才恍然悟到:甚矣,穿着亦大有文章也!

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少女》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所以,有些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脚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

啊,原来如此。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鲁迅先生尚未行之于文字的,这姑且放下不表。

且说当年北京,我总觉有所不同。尽管岁月飞逝,人事沧桑,而阴丹士林一类的蓝大褂“江山”,总稳如磐石。男女老幼,富贵贫贱,无不甘为“顺民”。春夏秋冬,时序更迭,蓝大褂却总与其主人形影相随也。溽暑盛夏,儒雅之士,倘嫌它厚,改换纺绸、夏布之类的料子而已。但其实,那也不见得真穿,出门时,多半搭在肘弯上作样子,表示礼貌罢了。短促的酷暑一过,又一元复始了。其他季节,不管“内容”如何随寒暖而变化:由夹而棉,或由棉而皮;也不管怎样“锦绣其内”,外面却总罩着一件“永恒的”蓝大褂。实在说,蓝大褂在长衣中也确有可取之处:价廉、朴素、耐脏、经磨,宜于御风沙……对终日在粉笔末的尘雾中周旋的穷教书匠说来,更觉相宜;这不仅使他雪人似地一出教室,轻轻一掸,便故我依然,且在一些富裕的同类和学子面前,代他遮掩了几许寒酸,使他厕身“士林”,满可无介于怀了。

不仅此也。在豺狼逞霸,猎犬四出的当年,据说蓝大褂的更大功能,在于它的“鱼目混珠”。但其实也不尽然。同样托庇于蓝大褂之下,而竟不知所终者,实大有人在!不过同其他穿着相比,蓝大褂毕竟“吉祥”得多了。虽然这是无可奈何中的聊以自慰的偏见而已。

某年秋夜,一个朋友把我从天津送到北平。另一个朋友相见之下,惊慌地说:

“呀,洋马褂!不行,换掉——换掉!”  我窘态万状,无言以对。殊不知我失掉“民族形式”的装备也久矣。他忽然若有所悟地转身到卧房里取了一件蓝大褂,给我换上,就讲起北平的“穿衣经”来。

实在说,我向来是不喜欢“洋马褂”,钟爱蓝大褂的。不过这以前,此一地,彼一地也。穿着蓝大褂在异邦马路上行走,其引人注目,正不亚于狗熊在广场上表演。而现在和蓝大褂重结不解之缘,恰是“适怀我心”了。

不久,我就穿着这“适怀我心”、而且又能“鱼目混珠”的蓝大褂,到了阔别的十里洋场。

不知怎的,也许因为久别重逢,分外兴奋了吧,我这如此“土气”的蓝大褂,昨天整整半日,鲁迅先生仿佛都没有发觉。第二天用过早饭,一同登楼。坐定之后,正不知话题从何开始。窗明几净,鸦雀无声,旭日朗照,满室生辉。我们恬淡闲适,万虑俱无。如此良辰,正大好倾谈境界也。这时鲁迅先生忽然把眉头一扬,好像哥伦布望见新大陆似的,把我这“是非之衣”一打量,惊异地说:

“蓝大褂!不行,不行。还有好的没有?”

我感慨地说:“北方之不行也,洋马褂……”

他没待我说完,就接着说:

“南方之不行也,蓝大褂呀!洋马褂倒满行。还有好的没有?”

我一面答有,一面把那顿成“不祥之衣”的蓝大褂下襟,往起一撩,露出了皮袍面:这是深蓝色的,本色提花的,我叫不出名字的丝织品。堪称大方、素雅,而且柔和、舒适。

鲁迅先生一见,好像发现了我的保险单一样,喜不自胜地说:

“好!好!满及格!”

他放心了。面露微笑地喷了一口烟说:

“没事别出门。真要出门时,千万不能穿这蓝大褂。此地不流行。否则易被注意、盯梢,万一被盯上可不得了!”

当时的确如鲁迅先生所说:“沪上实危地,杀机甚多,商业之种类又甚多,人头亦系货色之一,贩此为活者,实繁有徒,幸存者大抵偶然耳。”

接着他就谈到不但要注意穿着,而且要注意头发梳整齐,皮鞋擦光等等。蓬首垢面、衣冠不整、外表古怪,都足引起注意,闹大乱子。连举止也都要留神……

“这是用牺牲换来的教训呀。”

他结论似地这么来了一句,又点起一支烟,吸了一口,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下,接着说:

“在上海过生活,就是一般人穿着不留心,也处处引起麻烦。我就遇到过。”

他又喷了一口烟,停顿了一下,用说故事的口气,从容不迫地一边回忆,一边说起来:

“有一次,我随随便便地穿着平常这一身,到一个相当讲究的饭店,访一个外国朋友,饭店的门丁,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

‘走后门去!’

“这样饭店的‘后门’,通常只运东西或给‘下等人’走的。我只得绕了一个圈子,从后门进去,到了电梯跟前,开电梯的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向楼梯摆了一下,直截了当地说:

‘走楼梯上去!’

“我只得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会见了朋友,聊过一阵天,告辞了。

“据说这位外国朋友住在这里,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这一点,饭店的门丁、开电梯的,以及勤杂人员等等,都司空见惯了。不料这次可破例了。这位外国人不但非常亲切而恭敬地把我送出房门,送上电梯,陪我下了电梯,一直送到正门口,恭敬而亲切地握手言别,而且望着我的背影,目送着我远去之后,才转身回去。刚才不让我走正门的门丁和让我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都满怀疑惧地闭在闷葫芦中……”

他喷了一口烟,最后结束说:

“这样社会,古今中外,易地则皆然。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 P1-4

序言

一、中华散文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灿若繁星。20世纪至今的一百多年来,社会生活激荡,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散文创作更是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阅读和学习经披沙拣金而遴选出来的经典名篇,对于读者感受百年来时代的风云际会,提高对于人生真谛的认识,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升华哲思,体味和掌握字字珠玑的美丽文字和写作技巧,均有一定的意义。除了展卷而至的惊喜、愉悦,还会有掩卷长思时获得的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跨世纪散文经典丛书”大体以时序分为三卷。第一卷《中国现代散文经典》收录20世纪初叶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散文经典作品,由周明主编;第二卷《中国当代散文经典》收录1950年至1978年近30年间的散文经典作品,由王宗仁主编;第三卷《中国新时期散文经典》收录1979年至2008年又一个30年间的散文精品,由张秀枫主编。一些作家的文学活动是跨时段、跨时代的,在归属的划分上以其年龄和创作成熟度为主要考量依据。当然,这种划分只能是相对的。

三、“丛书”所选作品,以抒情、叙事散文为主,也包括杂文、随笔、散文诗等类型散文。港、澳、台作家和海外华人的散文作品,作为中华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华亦在遴选之列。因篇幅有限,过长的散文,有的作了节选,有的则只能割舍了。

四、“丛书”由本学会组织编选。我们坚守文学工作者的操守和良知,摒弃以政治取人和以人取文的陈旧套路,而以思理深度、人性探究、艺术上乘、传世价值为考量因素,经过严肃认真的讨论研究和梳理剔除,除将作家的成名作、代表作、获奖作和有影响之作荟萃于“丛书”之外,对于长期被冷落的作家的散文精品和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精美佳作,亦给予适当的关注。在保持相应水准的同时,我们对于在各种散文选本中被多次选用的作品,作了遴选调整,使“丛书”葆有新鲜感。

五、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典文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在艺术上穷究堂奥,我会邀请王健、王文玲、刘素敏、石翔、关春芳、阿水、高曼、杨依柳、梁玉水等青年评论家为本卷撰写了简短的赏析文章,希望在有限的文字里把原作的“妙处”与读者作点滴式的分享。

六、一百多年的中华优秀散文浩如烟海,限于篇幅,无论如何都难以周全,何况“诗无达诂”自古已然,因而遗珠之憾、偏颇之处恐难避免,敬请方家和读者指正批评。

中国散文学会

2009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