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心与乡愁(油画卷)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北辰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油画作品评论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收录了以林斌、梁宗孟、许翰政、裴林安、韩君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改革开放以来广泛借鉴和汲取西方油画艺术经验,做到“为我所用、与时俱进”,致力于宣传具有甘肃文化特色油画创作的甘肃本土油画家的作品。
目录
林斌:会呼吸的风景
梁宗孟:印记的编码
陆志宏的晚秋境界与丝路文本
王兵:华丽转身背后的秘密
许翰政:后工业时代的视觉图式
裴林安:用诗性的色彩重塑自然
韩君:隐喻、诗性与庄子风神
陈卫国:从天地感召到文化回归
徐海翔与达林太:何以为虚,何以为实,或在虚实之间
何军的冷写实
孟小为:潜泳在另一个世界
燕娅娅:我心在高处
水印:轻与重的表达
兰州凡高与佘国刚样式
表现性绘画甘肃八人展述评
向靳勒先生致敬
“花檬·她们的艺术”及其意味
NCP、艺术与良知
一瞥:本土艺术镜面的折光
常书鸿:为了大众的艺术
董希文的划时代创造
吕斯百的嫩春境界
从黄胄到李宝峰
西部山水画六家
水彩画的大格局
前辈风采、韦博文与其他
人物画在时代语境中的风格塑造
守正出奇的第三代山水画
后记:艺术自觉与写作缘起
序言
西北偏北·根脉之维——
一个诞生民谣的地方,那
里的“羊马很黑”;那里有被
风沙洗礼过的沧桑和坚定
;那里的天空很蓝,撕下
一页阳光,时间就到了秋
天;那里的汉子一开口,
声音洪亮是因为身体里有
一座钟。那里的民谣活在
《诗经》《汉乐府》等文
学典籍的记忆里,“天马歌”
“匈奴歌”“陇头歌辞”唱出了
历史的兴衰和征人的离愁
别绪。那里的长河落日、
瀚海苍茫,折射出边塞诗
所裹挟的汉唐雄风的迷人
光晕。那里更有饱满的谷
仓、慈母的针线、守候的
灯光,在“归去来兮”的叹息
中诉说思念。一个人的旅
途有长有短,父母之邦只
有一个;即便身在天涯,
难免怀土之思。当世界已
然改变了模样,月牙泉是
否依然?正如高明的歌手
能唱出内心的沉默,只有
那些灵魂的画手才能画出
人们心中的故乡。
这里重点介绍的艺术家
植根于本土。关于艺术,
他们有各自的理解、感悟
和表达,但也有他们一致
的共同愿景:以置身边缘
的心灵状态,携带着梦醒
时分来自生命根性的乡愁
和期待,用记忆和爱做桨
,接近或抵达各自“心中的
故乡”。对他们来说,记忆
中有爱的凝结、经验的沉
潜,有和现实的广泛关联
。记忆构成了他们生命和
艺术的根脉和维度,以其
鲜活的魔力化解了主题性
绘画令人生厌的权威面目
,所谓的地域意识也不再
是外在印象的摄取和激情
的放纵,而是在自由的表
达中,回归文化本位,以
整体的隐喻形态和语言融
为一体,创造出带有个人
独特印记的生命存在体。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爱的
性质是把人改变成所爱之
物。感性、内省和个性,
一种具有古典情怀的现代
样式,是他们的审美特征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非
要有一个大家认可的学术
定位,它的主题就是反主
题的四个字——文心与乡
愁,或曰“根脉派”。
导语
说明一幅优秀作品,空间与物象一体不分,从严格意义上讲,空间构成了视觉焦点的结构形态。在凝视中,促使我们不能只留意眼睛所见而忽视思维的奥秘部分。一次与众不同的观看体验,有利于修正、协调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本书中的这些画家秉持艺术样式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原则,从现实视角和历史维度,相对客观地评述和总结了每位画家的视觉图式、文化生成、个性化创作特质,对甘肃本土油画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后记
后记:
艺术自觉与写作缘起
2017年11月24日,王宏
恩先生在小范围内举行了
一次对话会,他在分享自
己的创作经验时,提出了
这样一个观点:“艺术不是
高于生活,高于生活就是
虚假的,艺术是为了创造
富有诗意的生活。”在他所
展示的作品中,其中有一
幅只画了一顶鸭舌绒帽,
在大量留白的视觉空间中
,这顶帽子看上去是那么
的厚实温暖、质朴无华,
散发着植物的气味,保持
着中国智慧“知白守黑”的姿
态。说明一幅优秀作品,
空间与物象一体不分,从
严格意义上讲,空间构成
了视觉焦点的结构形态。
在凝视中,促使我们不能
只留意眼睛所见而忽视思
维的奥秘部分。一次与众
不同的观看体验,有利于
修正、协调我们和世界的
关系。在现实的维度上,
王宏恩的绘画艺术,以其
自我坚守的清洁精神,与
我们所处的物化世界构成
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艺术
即便不是高于生活,但也
不是现实本身,正如著名
艺术评论家休斯所言:“(
艺术)是我们的饥饿感欲
求它所要成为的那个世界
:既不怀敌意,也不冷漠
无情,而是充满意义——
那是大地上的天堂。”
沿着这一思路,在写了
王宏恩之后,竟然一发而
不可收,并不费力地进入
自己所心仪的艺术世界,
依次推出了杜元、马刚、
王辅民、方向军、许多多
、佘国刚、丘宁、梁宗孟
、白恩平、裴林安、许翰
政、张兴国、张宪文、骆
少军、巫卫东、孟小为、
马西园、李木十、水印、
段正渠及其表现性绘画甘
肃八人展、林斌、陆志宏
、陈卫国、杨国光、徐海
翔、达林太、何军、曹翰
、杜海涛、王万成、燕娅
娅、一水、韩君、蒋志鑫
、王兵、李伟、张国荣等
,共计37名画家。他们以
各自独特的视觉个案,无
不诉说着梦境与记忆的重
要——这才是艺术存活的
最大基础。对于他们来说
,艺术的觉悟从自身开始
,只有自觉才能觉他,才
能看到现在的永恒,意识
到解脱的境界才是一种精
神的真实。觉悟只存在于
感受之中,它是感受的感
受。不论具象还是抽象绘
画,在他们都是个人化的
视觉传达。那些挂在人们
嘴边,常常被标签化和工
具化的地域精神、笔墨语
言、形式色彩,无不内化
在他们的生命体验之中,
臻于形式与意涵的和谐、
完整和自足。
一个画家所展示的个性
和觉悟,不会凭空得来,
必然建立在现实和历史的
维度之上,跟过往的观念
和当下的主流趋势拉开距
离。针对本土绘画中具有
奠基和开拓意义的画家进
行梳理,呈现“历史的镜面”
,也算顺理成章。前驱者
有吕斯百、常书鸿、董希
文、黄胄、陈兴华、张阶
平等前辈画家;后继者当
推人物画家李宝峰,山水
画家刘万里、王永德、董
兆俭、郭文涛、董吉泉、
陈天铀诸人,以及水彩画
家王福曾、张琮、冯振国
,油画家王启民、娄溥义
、周大正、张学乾、岳嵘
琪、李鼎元、杨鸣山、陡
剑岷、韦博文等。限于资
料和自身水平,我原本就
没打算以美术史的视野进
行全面总结,即便拿作品
说话,所见也极有限,点
评难免挂一漏万。之所以
选择他们,就在于时过境
迁,当内容成为历史的过
眼云烟,不再那么重要的
时候,艺术最核心的问题
和其自身的魅力才凸显出
来。比如,张阶平先生的
艺术,在彩墨交融的淋漓
之感中,融入那个年代战
天斗地的精神风貌,也就
是说,他凭自己的真性情
,超越了意识形态的
生活是个万花筒,艺术
也就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
式或标准,真相永远隐匿
在幽暗之处。我所写的画
家就其风格而言,各有千
秋,这是因为他们的艺术
有各自的根脉。所以,千
万别把艺术家关于艺术的
见解当回事,当回事的只
有“自觉”二字。塞尚说:“
要创造自己的眼力,要用
你之前没有人用过的眼光
来看自然。”他又补充说:“
我所谓的眼力是一种逻辑
的视觉。”“逻辑”是个大课
题,既是艺术自身的合逻
辑性,又有艺术和自然、
艺术与个人的内在意识,
包括审美心理的合逻辑性
。这也是我写画评的艺术
自觉和出发点。从2018年
至2021年,上述稿件近30
万字,耗时三年有余,只
剩一声叹息,时光荏苒,
华发满头。
精彩页
我不认识林斌,我写过的画家,近一半不认识,大都只闻其名,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都是我主动写的,既非应景之作,也非应邀炮制。我所选择的画家,在于他们的创作实践,不同程度地为修复本土艺术生态、拓宽边界做出了努力,有非写不可的理由。其中,部分艺术家的作品早已溢出了大众审美范畴,即便在圈内也免不了遭受冷遇,但正是他们的存在和边缘性坚守,本土艺术才呈现出新陈代谢、不断优化的可喜趋势,对此我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我的赞美跟世人眼中僵化的完美无关,我所认为的完美总是以其非凡的诗性特质虚席以待,在某一时刻和不期而至的想象力结成同盟,共同来缔造艺术之完美。林斌多次参加全国大展,曾是高校美术学院院长,处于主流艺术的中心位置,即便如此,它应有的价值依然被盲目自大的主流认知边缘化,这是我写本文的动因所在。
为林斌赢得声誉、广为人知的作品,当推2003年前后创作的《藏女》《出牧图》《藏区印象》等系列,当时内心就有一种异样的激动,这种感觉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之外,显得十分遥远。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有时间回归内心时,林斌笔下的场景似乎一直守候在我的内心深处,既不遥远也未曾离去,随着时间推移反而愈加清晰鲜活,如歌曲矧匕京、北京》所唱的:“在这儿我能感到我的存在,在这儿有太多让我眷恋的东西。”我逐渐发现,好的艺术作品具有双向“间离”效果,就艺术自身而言,它毫不客气地剥离了我们自以为是或一目了然的东西,变得陌生而令人讶异;它同时要求我们具备自我清洁和自我去蔽的能力,以澄明之心迎迓那被我们曾经忽略或暂时遗忘的东西。我所采取的诗化批评,除了自我去蔽,也见证了在艺术中确认自我的途径和方法。面对林斌的作品,必然要经历一番心灵的洗礼。
情境再造与黑白世界
林斌的德的《藏区印象》《出牧图》德女》等系列作品.大块面的黑白色调混杂一片,模糊不清,第一眼很难看明白,只有人脸、牛角等局部特征若隐若现,就像一个人从刺眼的阳光下突然闯进一间黑房子,视觉在瞬间出现盲点;渐渐地,当你适应了他的色调和笔触的走向,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就像在黎明的光晕中,原先模糊的阴影一点点退去,物象轮廓及其细节一一浮出水面,过一会儿再看,那些初看混淆不清的比较杂乱的部位,恰恰是立体感最强的地方。在绒区印躺中,三个女人依次立于马匹前,面向前面,居于画的I上部;再看两个小孩背向画面,分列画的下部,似在等待大人将他们扶上马背。五个人物错落有致地浮现在对角线上,使得构图极为严谨、饱满而富有张力。整个画面以大色块为主,但又注重细节刻画,人物身上的饰物用红、黄色勾画点缀,胸前的配饰尤为细致传神。在秋日的晨曦下,盛装打扮的女人在张望中似在等待什么人,准备赶赴一场隆重的节庆或朝拜活动。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