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根究底--闽南文化学者群/厦门口述历史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闽南热土,滋养着一批守护她的研究者。在锲而不舍的日日夜夜里,他们究竟走出了怎样的轨迹?本书通过蔓引株求,集结了从洪卜仁“一生执著”到何丙仲的“学无止境”;自龚洁“最美的邂逅”到彭一万睿智的文化思考。其中有陈耕半世纪的传承之梦、周长揖终生的闽南语情结,也溢满了李启宇自强不息,“史海书山,其乐融融”……。让我们有幸领教原乡热壤—— 这批老而弥坚的“文化道士”,是如何培根铸魂;那些有血有肉的经历、故事,那些渗透人生感悟的启迪——无愧于文化复兴潮头值得致敬的“排头兵”。 作者简介 潘峰,男,1978年出生,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社会学副教授,首批云顶人才科研骨干。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厦门市社会工作专家库成员,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评审专家。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省市级课题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十多篇。 目录 李启宇:史海书山其乐融融 陈耕:从编剧到“闽南学” 龚沽:厦门——“最美的邂逅” 郭志超:闽南王爷信仰之我见 何丙仲:学无止境孜孜以求 洪卜仁:一生执着至死方休 周长楫:永远的闽南语情缘 彭一万:闽南人文科普的推手 石奕龙:在民俗学的砂岩层掸动刷子 徐学:闽南纹理印痕 黄念旭:文化守护诗意柄息 夏敏:惠安民俗情怀 卢志明:“礼失求诸野” 后记 序言 因城而生 跨界融合 唐宁 历史如浩瀚烟海,古今 兴替,尽挹其间。鹭岛厦 门在千年史籍里沧桑起伏 ,远古时为白鹭栖所,先 秦时属百越之地,而后区 划辗转由同安县至南安县 至泉州府,又至嘉禾里、 中左所、思明州,道光年 间正式开埠,光绪年间鼓 浪屿成“万国租界”。1949 年9月,厦门始为福建省辖 市,逢今正与新中国同庆 七十华诞。 七十年风云巨变,四十 载改革开放,厦门始终走 在发展的前列。厦门的经 济建设者和文化传承者在 这片热土上播洒了无数血 汗,书写了特区建设可歌 可泣的恢宏篇章,他们的 事迹镌刻在厦门历史的丰 碑之上。在有册可循的文 字记载之外,尚有不少重 要的人与事如沧海遗珠, 未及缀补。 借此,厦门城市职业学 院秉持“因城而生,为市则 活”的办学信念,不仅通过 专业建设主动对接厦门现 代产业体系的需求,为厦 门经济建设输送大量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 通过多样性文化研究平台 的建设,主动担当传承厦 门优秀文化的使命。其中 ,由本校陈仲义教授领衔 ,汇聚校内英才、兼纳厦 门名士,成立的“厦门口述 历史研究中心”,多年来致 力于借助口述历史的形式 ,采集、整理那些即将消 失的厦门城市记忆和历史“ 声音”,成就了一批如“厦门 口述历史丛书”这样的重要 成果。 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说:“对人们而言 历史是回忆,因为人们曾 从那里生活过来,对那些 历史的回忆便构成了人们 自身的基本成分”,“人生而 有涯,只能通过时代的变 迁才能领悟到永恒,因此 只有研究历史才是达到永 恒的唯一途径”。从这个意 义看,口述历史正是文字 历史的多元融合形式,二 者融合可以实现对文字历 史的“补缺、参错、续无”之 功。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跨界 组建口述历史研究团队, 在对厦门城市历史的修撰 补充中,通过跨界与融合 ,使厦门经济建设与文化 传承的脉络更加清晰,使 人们对过去时代的领悟更 加深刻,从而使未来的发 展更加稳健。陈寅恪先生 说:“在历史中求史识。”而 历史的叙写过程何尝不亦 为史识的求证过程?历史 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 理;历史的叙写过程告诉 我们,跨界、融合,才是 通向卓越发展的道路。这 正契合了厦门城市职业学 院的办学理念:育人为本 ,跨界融合,服务需求, 追求卓越! 陈仲义同志是与厦门城 市职业学院一起成长的专 家、教授,长期以来笔耕 不辍,著作等身,受人景 仰,在中国诗歌评论领域 建树丰硕。祝愿他带领的 新的团队,为厦门地方文 化建设,踔厉奋发,再续 前页。 2019年8月 导语 2015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筹建厦门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洞察历史,关注社会变迁的口述访谈.陈仲义教授为平台成员提供了丰富的选题.拥有人类学专业训练的我,深深迷上了地方文化和民俗事项研究,毫不犹豫地申请承担访谈,整理及相关统筹的任务。 后记 2015年,我校筹建厦门 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将研 究重点集中于历史洞察、 关照社会变迁的口述访谈 。陈仲义教授为平台成员 提供了丰富的选题。拥有 人类学专业训练的我,深 深迷上了地方文化和民俗 事项研究,毫不犹豫地申 请承担访谈、整理及相关 统筹的任务。 我是在漳州市龙海县出 生的。幼年又随父母从上 杭搬迁到厦门。父亲和母 亲都是图书馆的资料管理 员,因而家中也堆满了各 种民间收藏,以及各门类 的读物。我的父母从年轻 一直工作到退休都在厦门 大学里,自然认识了很多 地方历史、社会和文化的 学者。打小,我是在父母 翻阅文书资料,严谨的学 究态度中逐渐成长的。本 书收集的郭志超和石奕龙 教授,均是我硕士研究生 的授业老师,也是我一生 求学的向导。至今我还记 得郭老师上课时候,讲述 田野调查方法要做到与研 究对象“打成一片”而融入当 地社会;同时,研究成果 要做到“一叶知秋”,即详细 解剖地域文化的同时,形 成与宏观议题进行对话的 能力。石老师讲述厦门民 俗和民间信仰,构拟出一 幅幅生动的传统生活长卷 。这让我们叹为观止。因 此,我多年的夙愿,就是 能通过一本自传体的方式 记录他们的研究生涯,把 他们切实的文化研究体验 ,交织于其生命历程,为 大众展示学者求学、治学 、教学这一完整的生活史 。 著名的美国社会学者米 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 》中指出,“人们只有将个 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 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 真正地理解它们”。本书收 录的文化学者研究范围颇 广,有闽南语(周长楫)、民 俗文化(郭志超、石奕龙和 陈耕)、旅游文博(龚洁、彭 一万)、传统文化保护(黄念 旭)、闽台文学(徐学、夏敏 )、地方历史(李启宇、何丙 仲、卢志明)。洪卜仁、何 丙仲、陈耕、李启宇和黄 念旭,在厦门鼓浪屿申请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厦门 国家领导人举办金砖会晤 等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中 ,积极参与咨询、顾问和 解说活动,为国家形象展 示和民族文化保护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 还记得我带着学生,在 龚洁老师十二平方米不到 的卧室(兼书房)进行访谈, 在黄念旭老师繁忙工作的 间隙中采访,还在彭一万 老师出差回途中采访……他 们的陈述,无一不使我动 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 ,厦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滨海小路成 为美丽“外滩”,古老的渔港 转身为新城市地标,旧厂 房、工地被改造成时尚的 产业园……所有这一切都不 能让我们忽视传统文化传 承的重要责任。退休后, 黄念旭还努力将非遗文化 送进校园,通过档案材料 建立濒危文化保护项目; 龚洁先生仍积极推动鼓浪 屿历史风貌建筑和重要名 人故居的修缮,以保护鼓 浪屿记忆;彭一万老师还 参加各项社科志愿服务, 为“鹭江讲坛”及基层单位举 办各种文化讲座。在鼓浪 屿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产期间,何丙仲老师受聘 为鼓浪屿文史顾问,奋力 收集中英文献,为政府提 供最有利的学术支持。李 启宇老师退休十年笔耕未 停,积极参与厦门地志的 编撰活动,如《厦门史料 考据》《鼓浪屿史话》等 。陈耕老师退休后,也承 担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的 重任,并极力推行“闽南学” 之学科建设的构想。徐学 老师也是我父亲的挚友, 谈吐儒雅,点评有力,总 能带给听者一种顿悟的感 觉。他和集美大学的夏敏 教授,长年研究闽台两地 的民间文学,发表了近百 篇学术论文和相关文学作 品。周长楫教授一生志在 推广闽南语,及闽南文化 传播工作,他本人也是闽 南童谣的传承人,受邀在 各大媒体、网站担任闽南 语顾问或嘉宾。卢志明老 师为《厦门日报》原主任 编辑,广泛涉猎于闽台文 化,编撰和整理的厦门文 化的论文、读本、报道等 ,十分丰富。 这些学者是我们这个世 代文化传承的优秀代表。 他们各自独特的人生经历 ,都嵌合在特殊的历史长 河与社会结构的交汇之中 。纵观整个生命路径,大 致可分为知青岁月,知识 求学和工作探索三大篇章 。通过文本回溯,我们秉 持崇敬心境,深入理解他 们的人生体验,更具体地 看清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 是如何整合到个人求学、 治事的生涯之中,进而思 考我们个人困惑与社会议 题之间的关联。或许,也 可以通过文本再现历史, 理清当下自己身处的环境 中所有的机遇与挑战,最 终启发性地找到一处适合 于自己的人文归宿。 本书的收集和整理,特 别要感谢我们学院的文秘 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和老 年服务管理专业的十三位 同学。按照章节出现的顺 序,他们分别是:卓楠(第 一章)、黄振三(第二章)、 张玉婷(第三章)、刘芳(第 五章)、邹文凤(第六章)、 黄诗艺(第七章)、柯甜甜( 第八章),王明月和赖志豪( 第九章),林明雅(第十章) 、严丽娜(第十一章)、黄小 瑶和徐晋杰(第十二章)。这 次访谈过程借用了“学徒制” 的方式,大体分三个步骤 :首先,以我为主采访学 者,学生在一旁观察和记 录。接下来,师生一同分 享采访过程,分析脉络和 采集重点。然后,专家阅 稿后反馈,学生补充采访 并与我一同修缮,最后由 精彩页 李启宇 史海书山 其乐融融 简介:李启宇,厦门人,副编审。曾任《沙县志》主编、《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七卷)总编审、《厦门市志》(2004年版)第一册总纂、《湖里区志》执行副主编。在《中国地方志》《福建文史》《福建史志》等刊物发表多少论文,并著有《厦门读史》《厦门史略》《闽南先贤》《厦门史料考据》《厦门书院史话》《鼓浪屿史话(修订)》《民国厦门老票据解读》等。一、从沙县到厦门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我是1948年12月出生的。学生时代在厦门市颍川小学、厦门市第六中学、厦门市第一中学读书。1969年3月8日到上杭县古田公社古田大队插队,1972年10月转到沙县城关公社水南大队。当了8年农民之后,1976年7月调到在沙县文化部门工作。我没有受过全日制大学本科教育。1984年毕业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4年参加地方志工作。除了散见于省市多种报刊的数十篇文学作品和学术论文之外,主要编著有:《沙县志》《沙阳历代风物咏》(选注)、《沙县民间文学》《沙县文化历史丛书》等。1994年,我作为重点学者被收入林恒和李爽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所谓重点学者,是指条文中收录被介绍人学术观点的学者。该辞典收入全国各地方志学者三千余名,其中介绍学术观点的有二百多名。我以为,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才说明你在某一领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为上述成果,在中国电大成立15周年时,我被收入记载中国电大历届优秀毕业生的《中国电大英才录》一书。 1997年,我调入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开始从事厦门地方史的编撰和研究,到今年(2017年)为止,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回顾当年调回厦门,套用一句老话,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1996年,我到省里参加闽台首届城隍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遇到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老领导,闲谈时,这位老领导说:“我记得你是厦门的知青,厦门请省里帮助他们推荐修志骨干,你要是愿意的话,我们帮你推荐。”我随口答应道:“好啊。” 城隍文化研讨会结束后回沙县不久,我真的接到厦门市志办的电话,说欢迎我到市志办工作,如果我愿意的话,他们很快就会发来商调函。我给省方志委的领导打了个电话,把厦门来电的事告诉他们。省方志委领导建议我把我主编的志书和撰写的论文寄给厦门市志办,说是借此“加深印象”。我便找出几篇发表在《福建史志》上的论文,加上一本《沙县志》,托人带到厦门市志办。 没想到过了几天,厦门市志办打电话通知我:情况发生变化,调动的事不办了。 说实话,调厦门市志办的事我本来就是随口答应而已。我在沙县安居乐业已有二十多年,生活、工作环境都不错。再说我当时正忙得团团转:《沙县文化历史丛书》只出版了4册,第五册正在组稿当中;我手头还在整理、选编沙县知名乡土诗人邓经铭的遗诗《茶峰诗选》;我负责文宣和对外联络的淘金山定光禅院大殿刚刚落成,后续工程正在规划之中……既然不能调到,我便埋头做自己的事。 没想到大概半个多月后,厦门市志办又打电话给我,说是他们又想要我了。我后来才知道,厦门市政府有关领导有一次给省方志委打电话催问帮厦门市推荐修志人才的事,省方志委领导回答说:“推荐了八九个人,你们嫌年纪太大,但其中的李启宇不到50岁,是你们厦门的知青,沙县的主编,实践和理论都不错,这样的人你们都不要,我们就没办法了。”再往后,就有了厦门市志办再给我打电话改口要人的事。 1997年2月18日,我正式到厦门市志办报到。没想到,一次会议期间的闲谈,竟然成为我返回厦门,为家乡修志编史贡献绵薄之力的开始。 二、厦门修志编史12年 回到厦门后,我才发现,厦门修志这潭水实在很深很深。 1983年,厦门就成立了修志机构,是福建省最早启动编写地方志的。《厦门市志》的编写采取“两步走”的办法,就是各单位先编写部门志或单位志,为市志提供资料,再由市志办负责进行总纂,改编为市志的分志。许多单位编志热情很高,陆续出版了一批部门志、单位志,但因为种种原因,市志的总纂工作却迟迟未能展开。直至1996年,省内各市、县的首轮修志基本完成,拟议中的《厦门市志》的52部分志没有一部成稿,全部处于待编之中。厦门市地方志编写工作滞后,与厦门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的地位严重不符。经过研究,市政府决定采取三项措施,尽快改变落后局面:一是从经费和办公条件方面为修志提供切实的保障;二是加强领导;三是请省里帮助引进适合的修志人才。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调进厦门市志办的。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