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以分析“语言模式”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了自卑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表现,为读者理解自卑、转化自卑提供了新思路,把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延展应用到了现实工作与生活的实践中。
——陶花源升维健康生活馆创始人/首席专家、心理专栏作家 陶思璇
要相信自己、喜欢自己、认为自己有价值并创造幸福!徐老师从“资源”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卑,为人们提供了克服自卑的技巧,你值得拥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台湾地区唯一受邀心理培训专家 柏丞刚
自卑意味着轻视自己,低估自己,意味着我们把别人的看法放在很有意义的地位,以至于在不断努力满足别人期望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但是,自卑几乎是与生俱来,我们不能憎恶它,不能永远摆脱它,甚至不能拒绝它,但是我们可以超越它。
在本书中,你将了解到:
1. 什么样的人是自卑者
2. 自卑者的思绪和行为表现
3. 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自卑的影响
4. 自卑者的内心平衡和惊人的天赋
5. 如何超越自卑,温柔对待自我
徐泽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国企环保公司情绪压力导师。
遍访名师,师从华人家庭系统排列第一人郑立峰、国际系统排列大师龚贝莎 、费登奎斯/伊莎兰按摩大师奇·兰登 、声音疗愈导师莎拉·沃维克、即兴喜剧/疗愈小丑导师艾伦,举办沙龙、讲座、工作坊百余场,心理咨询、家庭系统排列累积个案数千小时。
第一章 自卑之困:被低估的我
认识的陷阱
头脑的游戏
总结
第二章 内忧外患:和潜藏内心深处的自卑者对话
思维:自卑者潜在的语言模式
情绪:敏感内心的外在流露
面具:脆弱情感的行为表现
第三章 成因溯源:你和自己的关系也是你和世界的关系
自卑的成因
经历的类别
核心经历——尘封在记忆中的心灵重创
背景与环境——习以为常和潜移默化
内感经历——独自走过的漫长的路
第四章 自卑者的盔甲与火把:是无助,但更是天赋
盔甲:微妙的平衡
火把:苦厄的馈赠
第五章 转化自卑:蜕变的英雄之旅
接纳自我——走出情绪失控的恶性循环
正视自我——你本来就无所不能
表达自我——你的感受应该被听见
疗愈自我——拥抱内心的无助小孩
后记
第1层陷阱:回答“是”或“否”的机会并不对等。
拿客观地信任自己这件事来说,很少有人会完全相信自己,而没有任何怀疑。
这种提问方式通常是由于我们对自己信任度很高,所以才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人极难百分百地信任自己,当你对自己的信任度达不到90%以上,很可能无法作出肯定回答。
就算一个演讲家或者歌手,在舞台上展现出了极大的自信,但当帷幕落下回到房间后,一样会被冒充者综合征①困扰。他也许会质疑台下一次次涛惊雷动的掌声,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所演出来的那个人。
著名歌手王菲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坦白道:“我很懒,缺乏耐性和毅力。我想减肥增强体质,但我跑步只坚持了两天。我抽烟,明知道这是危害健康的行为,但戒不了。我直来直去,得罪人成了家常便饭。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俗人,我自信又自卑,矛盾得要命。面对歌迷,我常常觉得尴尬。”
在佩服王菲坦诚和勇敢的同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们像王菲那样成功,还会自卑吗?如果自卑仍然如往常一样地存在,我们还觉得自卑是成功的阻碍吗?
第2层陷阱:提问默认了某些价值观。
虽然我没有明确出来,但当我问出“你喜欢自己吗”的时候,其实在多数人的脑海里,已经激发了好坏对错、是非高下的判断,可能已经不由自主地想到,“喜欢自己才是好的”或者“喜欢自己才是对的”,这种判断和思考甚至可以延伸到“一个成功的人,一定很喜欢自己”。
所以,如果一个人平时就对自己有贬低和怀疑,那么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匮乏和低价值感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于是,回答更倾向于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