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四川党史人物传(第2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四川党史人物传》收录了数十位四川早期革命先烈和先驱的传略,第2卷主要收录了刘愿庵、罗世文、袁诗荛、廖恩波、曾莱、车耀先、孟本斋等十余位四川党史人物,系统介绍了他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书稿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及正面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系研究中共四川地方党史的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指示,研究拟定全省党史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目录

刘愿庵
罗世文
袁诗荛
廖恩波
曾莱
余泽鸿
邹风平
黎灌英
车耀先
程子健
李家俊
梁华
刘远翔
钟善辅
孟本斋
编后记
序言

任白戈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
委员会《四川党史人物传》
编辑组编辑出版的《四川党
史人物传》,无论就党史的
研究及就革命先烈和先辈的
表彰来说,都对后辈起着长
远的教育作用。我们有今天
这样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
人的社会主义社会,过着人
间幸福的生活,是与许多革
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和革命先
辈的艰苦奋斗分不开的。他
们一生斗争的历史,不但给
我们指明革命实践的道路,
而且给我们鼓舞奋发的力量
。现在许多青年人不懂得革
命的历史,不懂得新中国是
怎样由旧中国变来的,对革
命的一些根本问题就难以理
解或理解不深,所以对青年
人来说,这种形象的、历史
的、生动的传记读物特别需
要。
人物传记,必须实事求
是,力求做到真实无误。因
为这是历史而不是小说。小
说可以夸张虚构,历史必须
存真。比如画一个人物的像
,可以用素描,可以用油画
,但必须像被画者的真实面
貌,这才叫画像。传记也可
以用彩笔写,但这只是增加
它的光彩,而不能模糊它的
真实面貌。真实应当是第一
位的,不要写成华而不实。
每个人物都有一个成长
发展的过程。即使是伟大的
人物也有一个由幼稚到成熟
的过程,没有谁一生下来就
是革命的天才。所以我们在
写人物传的时候必须坚持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写出人物的变化和
发展。每个人所处的时代环
境和家庭地位关系不同,他
所走的道路以及如何走上革
命的道路都是不同的,这其
中有千山万壑的羊肠小道,
也有险阻湍急的关津渡口,
由于时代的要求和革命的形
势相同,往往又殊途同归。
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但又是
有规律性的。所以在写革命
人物传时,既要写得丰富多
彩,又要写得合乎情理。历
史的发展是曲折的,在某些
转折的关头,或者由于路线
的错误,或者由于思想认识
跟不上,英勇的革命人物也
会有某些过失,这在写传记
的时候也不必避讳。因为这
样更能显出人物的真实性和
完整性,有助于光辉形象的
塑造,并不削减他们的革命
功绩和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一个革命人物的行动总
会或多或少地贯穿着许多运
动、斗争事件,而且有些在
革命史上甚至现代历史上都
是主要的事件。他是运动、
斗争的参加者乃至领导者,
在写他的传记的时候就必须
把这些运动、斗争写清楚。
这不但可以丰富革命人物的
事迹,为其增添光彩,而且
可以作为革命历史的一部分
供后人参阅。当然这又与写
某一运动史、斗争史不同,
只能是简明扼要地包含于传
记之中,而不能形成传外有
传。
这部《四川党史人物传
》,经过原中共四川省委党
史研究室会同四川省中共党
史研究会多次召开会议讨论
研究和各地区、各大专院校
乐于承担编写任务的同志的
辛勤劳动,又由原省委党史
研究室以乔毅民为组长、张
迪明为副组长的《四川党史
人物传》编辑组担负着整个
编辑工作。由于许多烈士是
在敌人的屠刀下牺牲的,在
那些黑暗统治的艰苦日子里
,没有保存什么资料,不得
不走访一些知情的老人,多
方来搜集,而这些老人又因
年事已高,记忆难免不周和
不准,为了对证一个史实往
往花费很大的功夫,他们的
心血凝成的几十篇党史人物
传,对于党史的教育和革命
史的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今后的工作更加繁重,尚
望同志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
,总结过去的经验,取得更
好的成绩。
1983年5月
导语
我们有今天这样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主义社会,过着人间幸福的生活,是与许多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和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分不开的。他们一生斗争的历史,不但给我们指明革命实践的道路,而且给我们鼓舞奋发的力量。现在许多青年人不懂得革命的历史,不懂得新中国是怎样由旧中国变来的,对革命的一些根本问题就难以理解或理解不深,所以对青年人来说,《四川党史人物传》这种形象的、历史的、生动的传记读物特别需要。
本册为“四川党史人物传”第二卷,介绍了余泽鸿、李家俊、钟善辅等人。
后记
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
代,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深入宣传共产主义思
想,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
委员会(前身是四川现代革
命史资料组,1981年底经
中共四川省委同意改为四川
省委党史研究室。1983年3
月经省委决定将省委党史研
究室与省委党史征集委员会
合并,成立中共四川省委党
史工作委员会)从1980年起
多次研究筹备编辑四川党史
人物传。1981年5月四川省
中共党史研究会成立时,在
研究会下设党史人物传组,
并具体安排了写作计划。
1982年5月,省委党史研究
室会同四川省中共党史研究
会在成都召开了编写《四川
党史人物传》和《四川革命
烈士传》的工作会议。
在会后的将近十个月的
时间里,各地区、各高等院
校承担编写任务的同志为搜
集资料到烈士生活和战斗过
的地方进行调查,走访老同
志,查阅档案资料,不少烈
士家属也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这一基础上作者写出了初
稿。为了落实人物传的编辑
工作,于1982年10月成立
了《四川党史人物传》编辑
组。编辑组成立后与各地区
、各单位的作者进行了广泛
联系。
编辑组收到稿件后,又
与作者共同磋商、研究作了
多次修改,有的稿子修改达
五次以上。然后由编辑组将
修改稿复印分送北京、成都
有关领导和老同志,请他们
审阅修改。
在审阅修改的基础上,
于1983年2月21日至25日在
成都召开了审稿会议。杨超
、任白戈、张秀熟、陈文、
郝谦、林超等同志出席会议
,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办公室
负责同志、四川省中共党史
研究会人物传组、人物传记
编辑组的同志一道对四川党
史中的重大事实及人物传编
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了讨
论,确定了处理这些问题的
原则。同时,也对《四川党
史人物传》第一卷、第二卷
和《四川革命烈士传》的名
单作了研究和确定。会后,
编辑组的同志根据会议确定
的原则召开了多次会议,研
究、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
案和措施。在各个传记所涉
及的四川党史事实,我们查
找了各方面的资料和回忆材
料,力求做到准确。但是,
由于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
党长期处于地下环境,原始
资料保存不多,而且查证工
作还在进行过程中,肯定地
说还难免会有搞错和遗漏之
处。为了广泛征求领导和同
志们的意见,中共四川省委
党史工作委员会决定,先在
《党史研究资料》上发表过
去未曾发表过的传记,征求
意见,以便把人物传的工作
搞得更慎重、更好些。
可以告慰的是,一传两
稿的作者,均能以表彰先烈
为主,以大局为重,在我们
与各地区、各单位素不相识
的作者联系后,都能以高风
格对待这一问题,曾莱传、
廖恩波传、余泽鸿传的作者
都合作得很好。
在整个编辑过程中,我
们得到中央和省的有关领导
同志的大力支持。杨超、任
白戈、张秀熟、郑伯克等领
导同志在工作繁忙、年事已
高的情况下,给我们提出修
改意见并熬更守夜亲自动手
改稿。陈文、彭塞、林超等
同志认真审阅了全部稿件,
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并且
亲自改稿,使我们避免了不
少错误。这不仅体现了他们
对《四川党史人物传》编辑
工作的重视和关切,也是对
编辑组同志工作的极大鼓舞

杨尚昆同志为《四川党
史人物传》书名题字,任白
戈同志写序,聂荣臻同志、
杨超同志、张秀熟同志题词
,这对四川各界人士缅怀先
烈,继承先烈遗志,开创四
川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无
疑是很大的鼓舞。我们在这
里谨致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工
作中缺点错误不少,请同志
们提出宝贵意见,使我们今
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1983年2月13日初稿
1983年5月25日修订
精彩页
刘愿庵(1895—1930),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他自1925年入党后,历任中共成都特支书记,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代理书记、书记等重要职务,为发展四川党的组织、发动工农运动、组织武装起义等,进行了艰苦的工作。1930年5月,在重庆英勇就义。
刘愿庵,原名孝友,字坚予,1895年12月6日出生在陕西咸阳,其父刘次候是个军人,驻防西康,全家随其移居四川成都。刘次候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并擅长医术,为人正直廉洁,虽在军界任职,却很少积蓄,加之乐于助人,常周济亲友,因而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刘愿庵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对他后来走向革命道路有一定的影响。
1908年,十三岁的刘愿庵随父去南昌,进入大同中学读书。辛亥革命爆发,刘愿庵弃学参加了学生军。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学生军被解散,刘愿庵又回到四川,在乐山电报局担任长途电话线路的勘测工作。他同工人在一起,并常与附近农村的贫苦农民接触,深感人间之不平,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变化。
1919年,刘愿庵经人介绍,到驻万县的军阀卢锡卿部当参谋。他博学广闻,能写善辩,深得卢锡卿的赞赏,凡是难办的事情,卢都要他去办。当时,在卢锡卿管辖区内的一个深山老林里,有一股土匪,颇有势力,卢想去招安,苦于没有办法,于是派刘愿庵去做招抚工作。刘愿庵进山后,住在一所寺庙里,与和尚谈佛论经,甚为投机。待熟络后,他动员长老说,劝匪投诚是化恶为善,希望长老能大力帮助,并先奖给了寺庙一笔现金。长老被说服后,去见土匪头子,以官位利禄相许诺,规劝土匪头目投诚,获得成功。刘愿庵怕土匪投诚有诈,先要他们去平定另一股土匪,以作归顺的“进见礼”。土匪头子为了升官发财,唯命是从,奋勇登山,终将另一股土匪荡平。时值数九寒冬,土匪头目见刘愿庵穿着单薄的衣衫,即以狐皮袄子相送。刘愿庵婉言谢绝说:“我个性耐寒,不需此物,可分给军中无衣者。”后来他对人讲:“盗贼赃物,岂能污吾身!”平匪任务完成后,卢锡卿更加器重刘愿庵,先调他任杨春芳部秘书,1922年又任丰都县县长。
刘愿庵到丰都县上任时,身着布衣,脚穿草鞋,进县城后先住旅馆,调查社会,了解民情。当地豪绅为了向新县长献殷勤,纷纷送来厚礼,均被刘愿庵谢绝。上任后,他首先复查案件,清理冤狱,将一些无辜受害的劳动群众释放回家,对各种徭役赋税一一清查,将那些残酷盘剥劳动群众的苛捐杂税全部废除;将一些欺压人民群众的团总、贪赃枉法的官吏,分别给以撤职、警告和罚款等处分。他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深得群众拥护,人民称他为“刘清官”。刘愿庵的行动,引起了当地劣绅和驻军团长的憎恨,纷纷跑到杨春芳那里去告状。杨春芳对刘愿庵的做法也早已不满,便下令革除刘愿庵的县长职务。刘愿庵愤然离开丰都,去成都刘泗英办的西南公学当国语教员,从事教育事业,开展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活动。丰都人民对新县长遭到排斥打击,愤愤不平。为了记念刘愿庵的功德,群众自发给他立了德政碑。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