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心理、行为科学理论以及分级管控理论、激励理论等,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内涵,辨识、评价矿工显性及隐性的行为隐患特征,首次构建了HFACS-CM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模型。结合AHP方法确定了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因素权重,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安全管理、监管体系。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建立了职工行为心理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产生机制,并对4个一级节点指标和13个二级节点指标进行概率分析,得到了心理健康、意志力、压力承受、挫折承受能力和社会交往是影响煤矿职工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依托职工行为隐患辨识识别、分级、考核、帮教与培训全过程控制思想,详细设计构建了行为隐患RSAE闭环防控管理体系及相关实施细则。本体系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兴隆庄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完善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对煤矿职工行为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有效降低人因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事故预防控制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为煤矿职工行为隐患安全管理提供了快捷和科学的防控模式。 目录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 2.1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2.2 人因系统模型 2.3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 3 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HFACS-CM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3.1 煤矿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CM模型的建立 3.2 基于HFACS-CM模型的职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 3.3 基于AHP的煤矿HFACS-CM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计算 4 煤矿职工行为心理测评及评价预测 4.1 安全心理背景 4.2 影响职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 4.3 煤矿职工行为心理测评 4.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煤矿职工安全心理评价研究 5 煤矿职工行为隐患RSAE闭环管理体系 5.1 煤矿职工行为隐患形成机理 5.2 RSAE闭环管理体系的科学内涵 5.3 RSAE闭环管理体系的运行体系 6 煤矿职工行为隐患分级管理细则 6.1 职工行为隐患分级理论 6.2 A级安全生产隐患 6.3 B级安全生产隐患 6.4 C级安全生产隐患 6.5 D级安全生产隐患 6.6 E级安全生产隐患 7 煤矿职工积分制考核管理制度 7.1 积分制管理概述 7.2 基于积分制管理的职工行为隐患积分累积方法 7.3 职工积分制绩效考核方案 8 煤矿职工行为隐患管控对策研究 8.1 行为隐患帮教制度 8.2 矿工行为训练基地建设 9 煤矿RSAE闭环管理体系应用效果分析 9.1 RSAE闭环管理体系的实施 9.2 RSAE闭环管理体系的效果分析 10 结论 附录1 气质测量表 附录2 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 附录3 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量表 附录4 具有事故倾向人员心理行为测试量表 附录5 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试量表 附录6 意志力测试题 附录7 决断力测试题 附录8 自控能力测试题 附录9 领导能力测试题 附录10 个性心理测试题 附录11 心理健康测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