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井冈山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上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图片约300幅,记述重要历史场景、重大历史事件的文章60余篇,以写实的笔法,生动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制定人民军队必须遵奉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经过充实,完善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一系列真实深刻的历史事件。用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诠释井冈山精神;用一段段经历、一个个丰碑,展现共产党人的情怀。
目录
1927年及以前
毛泽东“上山”思想产生的前因后果
南昌第一枪
毛泽东水塘避险
第一面军旗的诞生
“霹雳一声暴动”
文家市会议上的交锋
总指挥牺牲
宋任穷带来的密信
“莲花一支枪”
“三湾来了毛司令”
两个“山大王”的故事
袁文才的“鸿门宴”
茅坪“安家”
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
毛泽东主持的入党宣誓仪式
三河坝的转折
“卖狗皮膏药”的陈毅与“赣南三整”
朱德与范石生的统一战线
澡堂里的奇遇
毛泽东勇当排头兵
“不拿农民一个红薯”
毛泽东初会王佐
红旗插上井冈山
毛委员坐上席
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
红军的三大任务
毛泽覃乔林建党
创办军官教导队
1928年
土豪的“年关”
打败许克祥
“一个红枣也不能动”
“上门板,捆铺草”
改编袁、王
优待白军俘虏
毛泽东成了“民主人士”
湘南来的特殊部队
“没有朱哪有毛?”
“忆我曾长梭镖师”
打败江西两只“羊”
朱德与他的花机关枪
“十六字诀”的由来
“工”字银圆
永新困敌
红四军第一任参谋长王尔琢
黄洋界上炮声隆
朱毛三战三捷回井冈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八角楼的灯光
中央“六月来信”
朱德的扁担
张子清师长与盐的故事
毕占云起义上井冈
张威起义上井冈
跃上井冈旗帜新
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
五大哨口
“这样要共产党真万岁就好”
1929年
柏路会议——井冈山与瑞金的连接点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红四军开赴赣南闽西
保卫井冈山
井冈山的血与泪
彭德怀发银圆
宛希先之死
刘仁堪写血书
“刘真精神不死!”
1930年及以后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
贺页朵的入党誓词
一罐食盐的历史见证
二七会议
序言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
摇篮。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
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
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
割据”的星星之火,建立
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
据地,创建了第一支正式
红军部队,开辟了一条具
有中国特色的革命胜利道
路,培育了带有原创意义
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
神。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
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高
举武装反抗的旗帜,开始
独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
路。毛泽东提出“以农村
为中心”的思想,适时提
出将中国革命的重心转向
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中国革命开始走
向胜利的起点。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位于江西、湖南
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
,包括江西的宁冈(今属
井冈山市)、永新、遂川
、莲花和湖南的茶陵、酃
县(今炎陵)等六县,以及
酃县、遂川、永新和宁冈
四县交界的井冈山区,面
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
人口有50多万。从1927
年10月至1930年2月,在
历时两年四个月的艰苦斗
争中,毛泽东对井冈山斗
争的经验进行了科学的理
论概括,探索出“以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中国革命道路——井
冈山道路,奠定了中国革
命胜利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以后,井冈山成为中国共
产党人乃至全国人民的精
神家园。毛泽东、朱德重
上井冈山,邓小平、江泽
民、胡锦涛视察井冈山,
高度评价井冈山精神,特
别是2016年2月初,习近
平总书记第三次视察井冈
山时高度评价:“井冈山
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
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
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的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
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
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
的井冈山精神。”并且强
调,“今天,我们要结合
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
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
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
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
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
芒。”赋予井冈山精神新
的时代价值。
井冈山斗争,波澜壮
阔;井冈山精神,博大精
深。采取图说的方式解读
井冈山,让图片直观地还
原历史,正是为了让更多
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
们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
井冈山斗争的历史,传承
井冈山精神,使之在不同
的时代都能放射出新的光
芒。
从革命到建设,从改
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井冈山精神走过了90
多年的风雨岁月,历久弥
新。井冈山精神之所以伟
大,正是因为它不受时间
和空间所限,能够穿越时
空。在中华民族崭新的历
史纪元中,在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时
刻,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
神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将
一如既往地为执政党的治
国理政注入绵延不绝的正
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
精神力量。
导语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史上,井冈山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井冈山精神是我党发展历史上众多革命精神的源头,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
《图说井冈山》一书,通过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情节,将历史照片图案、档案文献解读和当时革命生活中的大小事件、追思回忆等相结合,既直观真实、又生动深刻地阐述了井冈山历史与井冈山精神。阅读此书,我们不仅可以重温井冈山这座革命之山、战斗之山、英雄之山、光荣之山,也是我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好的怀念。
精彩页
毛泽东“上山”思想产生的前因后果
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由来已久,这要从他对农民运动的关注说起。
毛泽东最早注意农民运动是在1923年4月。当时,毛泽东任执行委员会书记的中共湘区区委派遣共产党员刘东轩、谢怀德回到其家乡衡山岳北开展农民运动,并于同年9月建立了湖南第一个农民运动组织——岳北农工会。1925年5月,毛泽东在韶山亲自从事农民运动工作,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同年12月,他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文章,研究了无产阶级的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重要问题。
1926年,大革命在中国南方蓬勃兴起,各地的农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是共产党内部的一些同志为了迁就国民党,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对农民运动百般指责。为了求得真相,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农民运动。在衡山搞农村调查时,针对当时中央有人反对农民运动、反对搞武装斗争的言论,毛泽东提出了他的见解。1927年2月毛泽东来到衡阳北区作农民运动调查,他向在座的同志说,他打算带一些农民、工人到江西的安源山去打游击。
后来,毛泽东在武昌都府堤41号,一栋青砖灰瓦的两层楼民居内写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为中国农民运动指明了方向。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瞿秋白对毛泽东的这个报告大加推崇,为它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他在序言中说:“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如此慎重和认真地对待农民问题,他的想法和做法引起了中共高层的重视,为他后来萌生的“上山”思想奠定了基础。
“马日事变”以后,由于湖南的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湖南的共产党员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了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他们会聚在武昌都府堤的毛泽东住所,向毛泽东要主意。毛泽东当即建议大家回到原来各自的岗位上,“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上山”思想。
1927年7月4日,毛泽东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会上提出:农民武装可以上山或投到与党有联系的军队中去,强调“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7月20日,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农民部发出《目前农民运动总策略》文件,指出农民武装以合法名义存在或秘密训练,“两种形式都不可能时则可以上山”。
8月7日,曾经对国民党抱有种种期望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彻底清醒过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的一幢屋子里召开了紧急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中共早期历史的一次转机。
会议由瞿秋白主持,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李维汉、张太雷、陈乔年、罗亦农、顾顺章、蔡和森、毛泽东等21人出席了会议。当时毛泽东的身份是中央候补委员,虽然他的职务不是很高,但他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对大革命失败负有主要责任的陈独秀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人们在会上可以看到他的儿子陈乔年——一位著名的职业革命家的身影。
除了主要声讨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外,会议还通过了许多决议案,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发了言,推出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在中国的新注释:“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当选为常委,毛泽东由中央候补委员上升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瞿秋白显然对毛泽东大为欣赏,他想请毛泽东去上海协助他工作,因为共产党的中央机关即将迁往上海。毛泽东谢绝了瞿秋白的好意,他知道他的立足点不在上海的洋楼上,他想去找他的农民朋友。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