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老子学刊》第十六辑,刊载《民国时期缪篆的<老子古微>》《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经解>章内注结构特色》《由出土文献再论<老子>“不尚贤”》《<道德经>“反向而动”的哲学指向钩沉》《从字用角度再论<老子>“水善利万物而有静”》《道教雷神崇拜与雷神图像研究》《赵朴初居土对<庄子>的运用和解读》《<神仙传>中“考验成仙”故事解读》《鼎俎与贞示——商代祖先祭祀问题探新》《九疑山鲁妙典仙传文本考论》等十余篇论文,从文献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老子《道德经》的思想,考察了传统文化中的多个面向并对其中的思想智慧及其历史影响和现代意义加以阐发,体现了作者对于上述诸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多角度考量。 作者简介 詹石窗,1954年生,哲学博士、教育学名誉博士,先后师承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易学泰斗黄寿祺先生。现为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名誉院长、讲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首席专家,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易学研究会会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学史》《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道教文化十五讲》等三十余部,组织编纂《国学新知文库》等多套学术丛书,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六十多篇。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课题,论著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省部级奖15项。 目录 老子专题研究 民国时期缪篆的《老子古微》 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经解》章内注结构特色 由出土文献再论《老子》“不尚贤” 《道德经》“反向而动”的哲学指向钩沉 “老子”称谓由来诸说 从字用角度再论《老子》“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道学研究 道教雷神崇拜与雷神图像研究 赵朴初居士对《庄子》的运用和解读 道教的扶贫观 《神仙传》中“考验成仙”故事解读 晚唐五代道士形象研究——以《道教灵验记》为中心的考察 浅析《老子想尔注》中的长生观 传统文化与三教关系研究 鼎俎与贞示——商代祖先祭祀问题探新 九疑山鲁妙典仙传文本考论 梓潼帝君神话故事与后秦的关系 明清叙永县玉皇观考述 史论相依,学教皆宜——评《新编中国道学简史》 《老子学刊》稿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