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治企有方”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践行“二十字”要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本书在深入探讨“治企有方”的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从使命驱动、文化引领、制度保障、领导赋能、数字化使能五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国有企业干部治企的途径。 本书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解读政策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理论,并给出具体的实现路径。对案例的解读与思考,将强化读者对理论的理解。本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既面向全体国有企业干部,又体现了能源行业特色。阅读本书,将有助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理解治企有方的本质与价值,并提升其有效治企的能力。 目录 丛书序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有方的认知 1.1 治企有方的内涵与价值 1.1.1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有方的内涵 1.1.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有方”的价值 1.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的实践路径 1.2.1 使命驱动 1.2.2 文化引领 1.2.3 制度保障 1.2.4 领导赋能 1.2.5 数字化使能 第2章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实现路径之一:使命驱动 2.1 国有企业类别与战略定位 2.1.1 国有企业类别 2.1.2 国有企业战略定位 2.2 国有企业的责任与使命 2.2.1 国有企业的责任 2.2.2 国有企业的使命 2.3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二十字”要求与企业家精神 2.3.1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二十字”要求 2.3.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企业家精神 2.4 案例:使命铸就中国航天科工成为国防科技主力军 第3章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实现路径之二:文化引领 3.1 国有企业文化的价值与内容 3.1.1 国有企业文化的内涵 3.1.2 国有企业文化的作用 3.1.3 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 3.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文化治企的措施 3.2.1 明确使命与愿景 3.2.2 确定价值观 3.2.3 完善制度建设 3.2.4 强化组织保障 3.2.5 强化观念引导 3.3 案例:企业文化赋能龙源电力持续成长 第4章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实现路径之三:制度保障 4.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进 4.1.1 1993—1997年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期 4.1.2 1998—2002年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建设期 4.1.3 2003年至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期 4.2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治理 4.2.1 党委参与治理的理论依据 4.2.2 党委参与治理的演进历程 4.2.3 党委参与治理的基本内容 4.3 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治理 4.3.1 董事会治理的理论依据 4.3.2 国有企业董事会的职能 4.3.3 国有企业董事会的决策机制 4.3.4 国有企业董事会的监督机制 4.4 案例:中国神华的公司治理 第5章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实现路径之四:领导赋能 5.1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的理念与量子思维变革 5.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战略领导力及其培育 5.2.1 领导的基本认知 5.2.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战略领导力 5.3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领导效能 5.3.1 目标达成情况 5.3.2 员工满意状况 5.4 案例:宁高宁的非凡领导力 第6章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治企实现路径之五:数字化使能 6.1 国有企业数字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6.1.1 国有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6.1.2 国有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6.2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数字化管理的能力要求 6.3 国有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6.4 案例:数字化转型让海尔生态系统持续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导语 国有企业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领导人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 本书认为“治企有方”的核心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通过知行合一与真抓实干,以创新驱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