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探险成长之书,本书以大自然文学作家刘先平的实际考察旅行经历为基础,通过说故事、讲地理的方式,反映了一个中国人的伟大志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一部生态环保之书,作者通过讲述当地的自然环境、动植物资源,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开阔了青少年读者的眼界,同时也传达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道德理念,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这是一部地理百科之书,作品讲述了我国武夷山、西双版纳、怒江大峡谷、海南橡胶林等地的地理形势、水文特点和气候特点,同时通过小贴士补充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力求让青少年读者在真实情景中掌握地理知识。 作者简介 刘先平被誉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 他曾经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 他曾经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他曾经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 他曾经六上青藏高原。 他曾经两赴西沙群岛探险。 他多年跋涉在横断山脉。 他在大自然中凿空探险40年。 他的代表作: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四部。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集几十部。 他的作品共荣获九项国家奖,其中包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 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同年他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文学奖候选人。 他历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武夷之谜 风雨黄岗山 不可思议的植物王国 桐木村:以竹护林 旅行笔记:法国传教士戴维的发现之旅 二上挂墩 大竹岚:昆虫的世界 隐藏的奥秘 蓝色的蜂桶寨 花椒晒红 川藏公路 二郎山的狼 滂沱大雨 宝兴:五宝俱全 蜂桶奇观 调皮的国宝 泥巴沟:以杈纪年的箭竹 胭脂太阳 热带雨林的黎明 是飞鸟,还是蝴蝶? 地理笔记:西双版纳与高黎贡山,哪里物种更丰富? 穿越怒江大峡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探险 东方大峡谷 怒江古桥:双虹桥 怒江第一险滩:老虎跳 旅行笔记:傈僳人的风采 怒江石月亮 丙中洛:最原始的香格里拉 马帮古道 双拉娃村 植物王国 独龙江白袜子 普拉河湾:变化的生境 原始森林与现代文明 秃杉王 高黎贡山女神 人物笔记:“半路出家”的植物学家 流乳的神树奇木 儋县:驰向垂耳之国 人物笔记:国家一等发明奖 高产试验园:隐藏在刀数中的奥秘 小小实验室,微观大世界 兴隆:试验站人工生态群落 亚马孙河上游:奇迹的种子 序言 我在大自然中跋涉四十 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 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 道德——在这个面临生态危 机的世界,充分展现大自然 和生命的壮美——因为只有 生态道德才是维系人与自然 血脉相连的纽带。我坚信, 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 世,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 导语 大自然文学作家刘先平全新诚意之作,根据作者的野外考察经历写成的纪实类地理科普文学作品。 有关气候、地貌、人文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从山麓到山顶,武夷山的自然带分布顺序是怎样的?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是什么?夏天白昼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怒江大峡谷遍布湖泊?等等,5个地区、10+种生物、40+知识点,丰富孩子们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旅途趣闻:傈僳族的风采、“半路出家”的植物学家、独龙江峡谷探险等,书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奇闻异事,这些元素的加入,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科学、爱上自然。 适合讨论和写作的主题,启发孩子去思考,作者在自然中跋涉四十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以此启发孩子思考人类与自然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启迪智慧的成长。 高质量照片,还原考察现场,让孩子们在情景体验中,了解各地地理概况,掌握知识。 精彩页 武夷之谜 都说武夷山是个谜,就连在这片大山中跑了几十年,搞植物分类的刘初钿也说:“我能了解这里三分之一的植物,就很满意了。” 神奇得如谜一般的武夷山,当然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他们流连于大王峰、玉女峰、船棺,以及九曲溪的竹筏漂流。其实,那只是方圆五百多平方千米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外。 风雨黄岗山 4月14日清晨,山已起云。考察黄岗山的计划不变,只能祈求老天行个方便。 我们乘的是卡车,车到一居民点时停了下来。护林员小吴正端碗吃饭,两只眼肿得只剩下一条缝,脸上还大包小包的。 “跟谁打架了?”刘工问。 “哪里,昨天傍晚有群野蜜蜂飞到后园,是分群出来的。我去收,没收成,还给蜇了。它们野性太大了。” “你不如黑熊,经得住蜂子蜇。”大家都随刘工笑了。 小吴上了车,我们继续前行。不一会儿,路边出现了一树银花,花形如悬吊小钟,刘工说这是银钟花。过桐木关,小吴说,这已是江西地界了。刘工说,后面的路程就在闽、赣两省跳来跳去了。 车将我们送到一山脊处。浓云在层叠的大山中奔涌。左边为黄岗山主峰,海拔约二千一百六十米,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前方为倾斜的山谷,谷中雾气缭绕。 刘工说,今天的考察路线,是从这个坡下到沟谷地带,然后再转向左,爬山,看矮曲林和黄山松林。这里有几千亩纯黄山松林,奇特,壮观。 在保护区工作的李荣禄在前领路,他正巧在福州办事,于是就领我们来到武夷山。他身材瘦小,干练果断,平易近人。 云随山风在身边飘荡。茅草、山芒、长得如扫帚的毛竿玉山竹成片,其间夹杂幼松。又是下坡,看似好走;但厚厚的草甸下满是小坑、水凼,我刚想提醒李老师,她已扑通一声跌了下去,幸而没有大碍。 我们追随一条不断壮大的山溪,来到沟谷,进入了茂密的铁杉林。铁杉为中国特有树种,是第四纪冰川期幸存的古老植物。越向深处走,铁杉的树干越粗壮,树干上挤满了各种寄生的蕨类植物,有两棵树干上还盛开着寄生者的艳丽花朵。黝黑苍劲的枝条,如铁线勾勒出无数幅奇特的图案。盛开的云锦杜鹃一片灿烂。 刘工个子不高,壮实,脸色黧黑,行动非常灵活。此时他像寻宝似的,不时采集标本、拍照。纷繁的植物世界让我们眼花缭乱。这不,一棵横架山溪的枯木上,竟然生出五六棵杜鹃…… 溪边一串新鲜的野兽足迹惊醒了大家。 小吴说:“可能是黑熊的。” 刘工说:“去年有只黑熊吃豆梨吃出了甜头,等会儿我指那棵豆梨树给你们看。” 李荣禄告诫大家不要分散。这时,雨滴愈来愈大。我和李老师未带雨具,只好拉起风衣上的帽子。 李老师说:“吃点干粮吧!”在溪水铮铮作鸣、松涛阵阵中,大家站着,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馒头、鸡蛋。 该向矮曲林方向转了,我们艰难地爬上了陡峭的沟谷,眼前一亮—— 啊!云雾中、雨中,一树洁白晶莹的黄山木兰开得正盛。木兰素以未叶先花惊人,那树像擎起无数玉琢的酒杯,正在承接玉液琼浆……大家在雨中伫立,久久不愿离去。天也有情,忽地有了日色,天宇云层中有偌大一片日晕,木兰更显光彩照人。 看来天气可能会好转,似是天亦有情。刘工说:“别高兴得太早,它们正在对将,太阳胜了,能有几个好天;云胜了,要淋几天。” 向矮曲林走不多远,日晕闭合,云雨又紧。刘工说:“看样子是太阳未犟过来,这雨有得下了。”李荣禄和他商量了几句,决定返回。这样的天气,攀登黄岗山太冒险了。 小贴士: 从山麓到山顶,武夷山的自然带分布顺序是怎样的? 武夷山地处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麓海拔低,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应以农耕地为主;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逐渐减小,自然带将逐渐更替为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草甸带等。 P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