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湾子玩龙灯是正月十五至正月十七。在这之前,玩龙灯的事项和经费都是由“头人”筹办和牵头的,并向各家各户征集,本着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原则,元宵节玩龙灯的群众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也为全湾男女老少实现了一个热热闹闹和欣欣向荣的美好心愿。
正月十五这天上午,当两条威风而神圣的龙灯并排站立在稻场上时,全湾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龙灯的周围,观看给龙灯“开光”(将熔化的蜡烛油滴在龙灯的眼睛上),并给龙灯戴上胡须,从这时起,龙灯就有了生气和灵性,显得栩栩如生、神气十足。它那高大的s形龙头和龙尾,高高的额部、翘翘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嘴巴、舌头和白牙齿,口中还含着一个示意“神龙吐珠”的绣球,它那五颜六色的龙腮、龙脊以及鳞片非常精致。然后套上一红一绿的绸缎龙衣,显示出鲜艳、靓丽、辉煌和多彩,远远看去威武雄壮、神气十足、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人们看了赞不绝口。我们湾的两条龙灯都是12节,可以说是小巧玲珑袖珍型的龙灯了,但玩起来灵活。此时的龙灯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且还给全湾人带来观赏和欢乐,并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
那时,人们把龙灯神化了,在两条龙灯周围,人们熙熙攘攘,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家各户的主人,都来到香案前给龙灯烧香、磕头等,并祈盼神龙的保佑,祝愿一家人生活幸福、万事如意、健康长寿。这种隆重、热烈、神圣、奥秘和情趣,只有在玩龙灯时才能诠释、体会和显现出来。按照传统习惯,下午是龙灯“游湾”活动节目,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两条龙灯红先绿后开始出动了,每条龙灯由12名年轻漂亮的小伙子组成,他们个个穿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朝气蓬勃,兴高采烈地高高擎起灯把,行进在田间和小路上,紧接着是“僵狮子”、“采莲船”、“蚌壳精”、“高翘队”等,最后是全湾男女老少浩浩荡荡的“游湾”。
“游湾”结束后,就到了龙灯吃“香案”节目了。这时,各家各户大门口的“香案”上摆满了供品,两条龙灯在锣鼓和鞭炮声中,并驾齐驱地直奔香案前抢吃香案。此时气氛最为热烈,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和鞭炮声中,烟花四起,欢声雷动,司仪(主持人)先生根据这家主人的特点,临时现编一套“贺词”扶桌吟诵,并迎合群众阵阵喝彩和欢呼声。有时,两条龙灯在稻场上舞动起来,奔腾前进,左滚右翻,各显其能,一场生龙活虎的精彩表演,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吸引着全湾男女老少驻足观看,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欢呼雀跃,对龙灯的精彩表演给予了赞赏。
接着是“僵狮”上来拜年,在锣鼓鞭炮声和热烈气氛的烘托下,僵狮子狂舞起来,如果僵狮和群众久久不愿从某户人家离去,就预示着这家今年必有好运。
僵狮子,是由两个男人来表演的,前面的那个人为什么会“僵”起来?到现在我还搞不清楚。这时,虽说天气乍暖还寒,但他却是赤膊上阵,穿一条红色的单布裤,腰间扎一条红色布腰带,先向狮子烧香磕头,然后站起身来闭上双眼,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不大会儿他就全身发抖抽筋,眼向上翻,口吐白沫,旁边还有人扶着,我看了都有点害怕。然后这人就钻到狮子头和肚子的下面,和后面的那个人密切配合,浑然一体,跟在龙灯的后面,边跳边舞,很有“僵狮”的神气和魄力。一旦“游湾”队伍中有人不守规矩,他就会追上去用狮子头挖(打)他,这又令我不解,难道“僵狮”真的有神气和灵感?
接下来是娱乐性节目“采莲船”,这也是我们湾子的传统节目之一,采莲船是用竹竿、篾片、彩纸和彩绸扎制而成的,非常精美。采莲船中“坐”着一位非常漂亮、浓妆艳抹、头戴彩花、身穿花衣裳和脚穿绣花鞋的男扮女装的“大姑娘”,在划船时她碎步如风、漂荡浪尖、羞羞答答、婀娜多姿,吸引不少如痴如醉的青年男女。“丑角”,他是撑船的主角,打扮滑稽,头戴一顶两边翘的草帽,脸上涂上白眼、白鼻子,嘴上挂着一副“八字胡”,腰间绑着腰带,前大衣襟的一角斜拉起来扎在腰间,手里拿着一根竹竿,看起来好一副“打渔杀家”的派头,而且还能说会道,见景生情,出口成章,一呼百应,成为采莲船喝彩的鼓导人。
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划船开始了,采莲船在丑角的撑划下,急速地旋转起来,当划到香案前,在撑竿的阻拦下,采莲船戛然而止,丑角就用吉利话、发财话、过年话来说彩,让这家主人和大家高兴、逗笑和取乐。只见丑角右手扶持和摇晃着采莲船,他一人领唱、众人合的彩词:“采莲船哪嘛(众人合)哟哟!划得快哪嘛(众人合)呀呵咳!恭喜大爹嘛(众人合)呀喂儿哟!发大财嘞(众人合)划着……”接着采莲船绕场一周,又说彩词:“采莲船哪嘛(众人合)哟哟!锣鼓响哪嘛(众人合)呀呵咳!祝福大婆嘛(众人合)呀喂儿哟!享安康呃(众人合)划着……”有时这家主人高兴了,还向采莲船投去“红包或铜板”,以示“吉祥如意”和这家前(钱)途(投)光明。在采莲船的后面,还有一个艄公,他头戴破草帽,手拿一把破蒲扇,并涂上可笑的花脸,随着划船的节奏做出各种滑稽动作,不断地引起人们的阵阵欢笑。
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