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考古人员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常常灰头土脸,偶尔惊天动地。 考古队员们编了顺口溜自我调侃:“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是社科院的,原来是文物调查勘探的。”考古人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一些生活细节,比如他们吃什么、用什么、扔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古学就是一门关于垃圾的学问。我们的发掘对象往往是废墟和垃圾堆,但是我们能从其中探出许多宝物来。 考古有啥用? 人的历史至少有两三百万年,如果把这两三百万年假设为24小时的话,那么到半夜11点57分之后,才进入有文字的历史。而这之外的漫长人类发展史,要想搞清它的过程,复原它的轨迹,回答诸如我们是谁、我们是怎么来的这类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了。 作者简介 许宏,196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1999-2019年,主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著有《先秦城邑考古》和“解读早期中国”系列丛书等。 目录 1 考古人许宏 考古首先是满足人类好奇心,其次是安顿身心——与《十三邀》许知远对谈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山东大学校友访谈 义无反顾地跟着心灵走——与北大新生钟芳蓉对谈 2 考古队长许宏 发掘最早的“中国”——“八间房”丛书访谈 从田野走向大众——《北京晚报》访谈 考古工地上的美食总动员——《看理想电台》访谈 3 公众考古践行者许宏 “花间壶酒侃考古”——考古资讯小站访谈 探源中国,情系三代——中国考古网访谈 一位“最具产品思维”的考古人——中国网访谈 考古学是时代产物,个人何尝不是如此——《中华读书报》访谈 4 二里头是什么 从二里头出发,探索“最早的中国”——《长江日报》读+周刊访谈 考古需要想象的翅膀,更要严谨的推理——澎湃新闻访谈 5 二里头与三星堆 三星堆与二里头,到底谁影响了谁?——猛犸新闻访谈 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6 城邑与城市有城与无城 由“城邑考古三部曲”说开去——澎湃新闻访谈 “大都无城”,最早的文化自信——《解放日报》读书周刊访谈 考古学所见东亚大陆的城市缘起 7 中国与世界 历史与当下 考古学视角下的早期中国——《上海书评》访谈 目前还无法确认二里头文化姓“夏”还是姓“商”——第一财经访谈 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看理想》访谈 二里头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确认夏代——《燕京书评》访谈 无“疑”则无当代之学问——《三联生活周刊》访谈 走出中原文明本位的视角,才能感知早期中国的独特魅力——《经济观察报》访谈 穿越古今的早期城市、国家和文明——《小鸟Aves》访谈 中国文明从没有自外于世界——学者李礼访谈 序言 考古队长自述 我叫许宏,还有一个别 称是“@考古人许宏”。我是 二里头考古队的队长。 我是1999年当这个队长 的。那一年之前,从本科、 硕士、博士直至大学讲师, 我学考古、干考古总共将近 20年了。而当时的二里头遗 址已经发掘了有40年。我是 第三任队长,属于第三代领 导集体。 说到我们考古队,大概 有十个人。首先是我和手下 的两个兵,被叫作研究人员 ,现在还被称为“干部”,因 为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吃皇 粮的。这三个人下面还有六 七个技师。他们不是研究历 史的,更注重基础层面的工 作,有一些人水平很高,甚 至说身怀绝技,许多活儿比 如钻探发掘、辨土认土,都 由他们来完成。 我们的出土物大部分是 破碎的。比如说陶片,技师 们负责找陶片,合并同类项 ,把它们粘在一起,然后逐 步进行复原。大量的复原器 都是他们一点一点地修出来 的,以便用于考古研究。除 此之外,绘图、摄影、写记 录等也是他们的工作。这是 我们考古队的第二梯队。 还有第三梯队,就是民 工。一旦开始发掘,我们会 从当地的村里雇用村民,作 为体力劳动者。当时的农村 还比较有活力,年轻人大都 在村里,可以聘到壮劳力, 甚至还有一些辍学的小姑娘 。如此一来,我们的大学生 跟小女民工就可能会发生恋 情。你想啊,比较偏僻村庄 的年轻人,憧憬和向往着外 面的世界,突然间来了一帮 大学生,整天在这个很小的 探方里面工作,又正值青春 年华,难免擦出点火花。所 以圈子里流传着一个故事: 一个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写了 本小说,名叫《油菜花,黄 了》,是说每当油菜花黄了 的时候,考古队开拔,恋情 也就结束了。 早些年的故事听起来总 让人唏嘘感叹,现在却没有 这个担忧了。请大家看看我 们三个梯队的合影,这是考 古队现在的一张“全家福”, 聘的民工都是大婶、大妈加 大爷,要发生点什么也就不 可能了,所以尽可放心。 要说到我们的工作呢, 考古人做田野讲究三把刷子 :一调查,二钻探,三发掘 。我们的调查是“地毯式的 、全覆盖式的踏查”,大家 排成一排,隔上一段站一个 人,每个人手持一部对讲机 ,拎着一个编织袋,随时把 陶片、石器之类的往袋子里 放。 一遇到断崖剖面我们会 非常兴奋,原本说考古人就 是破译无字地书的,我们也 能从剖面上搞清地下的信息 。这样一来会给人一种感觉 :形迹可疑。经常有老乡见 了就问,你们到底是干吗的 ?神秘兮兮的。时间一长, 队员们干脆编了顺口溜自我 调侃:“远看像逃难的,近 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是社 科院的,原来是文物调查勘 探的。” …… 我们说考古学是研究人 的学问,人之前的不归考古 管。但光是人的历史至少就 有两三百万年了。如果把这 两三百万年假设为24小时的 话,那么到半夜ll点57分之 后,才进入有文字的历史。 中国的文字出现得更晚,还 不到2分钟。而这之外的漫 长人类发展史,要想搞清它 的过程,复原它的轨迹,回 答诸如我们是谁、我们是怎 么来的这类问题,只能依靠 考古学了。 想起著名小说家张承志 先生的一段话,他也是我们 考古专业毕业的。他说,“ 仿佛这个满身泥土的学科有 一句严厉的门规:或者当个 特殊技术工人告终,或者攀 缘为思想家。”在这条路上 ,探索没有止境,我们还在 前行。我们企图透物见人, 透过那些冷冰冰的遗物,窥 探它们背后的古人,探知他 们的行为甚至思想。也正因 如此,我们坚信还会有更多 精彩的故事可以拿出来跟大 家分享。 2013年12月8日,于上海 当代艺术博物馆系“一席”演 讲 导语 无需半点基础,社科院教授许宏写给大众的考古入门书! 看许宏教授与许知远、看理想、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北大考古新生侃侃而谈,谈笑间让你秒懂考古学! 考古人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有趣有料又干货满满! 考古学家是怎么确定遗址年代的? 三星堆为何突然消失?是人与神关系的退场。 百余幅插图,图文并茂,跟着许教授一起考古! 精彩页 考古首先是满足人类好奇心,其次是安顿身心 ——与《十三邀》许知远对谈 许知远:这是中国第一个大十字路口吗?站在两条不起眼的黄土路的交叉口上,我心生疑惑,四周枯草丛生。 在一个冬日,我前往河南二里头,拜访许宏。他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队队长,也是目前中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在学术界,他以直率著称,对于扑朔迷离的中国历史,他总说,可考的中原王朝的起始时间只能有3700年左右;对于公众,他则是一个热忱的考古学推广者,参加各式论坛,开设微博,写作晓畅的读物,一心将冷僻的考古学带入更广泛的智识生活中。 他也试图回答困扰几代人的问题:最早的中国出现在哪儿?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国考古学,产生于一个对西方倍感焦虑的时代,学人们用西方的方法,来追溯自己的过去,也想证明中国的漫长历史。 许宏带我在挖掘现场参观,看当地村民熟练地挖掘,想象那个早已沉寂的昔日王国的日常生活。他酒量甚佳,记忆力惊人,背诵滇池大观楼上的天下第一长联,一气呵成,一字不差。 ◎考古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它必须有想象力 许知远:你最初看到这些器物的时候,会有新奇感吗? 许宏:说起来最初不是冲着考古专业来的,当年我是想成为文学青年。 许知远:你应该是1980年上的大学吧?17岁的许宏想成为什么样的文学青年?写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读什么样的书? 许宏:那是一个文学的时代,几大文学杂志都看。张贤亮、刘心武之类的作家作品,读了大量的闲书。现在真的已经舍不得花时间来读什么虚构作品了,即便是有点时间,也更愿意阅读非虚构的传记。现在看来文学还是属于青年。中学的时候跟几个同学还搞过一个文学小组,真是有作家梦。我当年考试还考得挺好,所以有点狂妄,报志愿的时候,好多老师希望我能报得务实一点,我的第一志愿居然报了北大中文系,人大、复旦、南开、吉大让我从第二志愿到第五志愿都报上了。非第一志愿人家当然不要,招生的时候只有山东大学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想要你,能不能去?当时管招生的老师说,你要来我们就给你安排进考古专业,考古专业很抢手。后来我进去之后才知道,山东大学历史系招生20个人,报考古专业的竟然有七八十人。 许知远:为什么当时考古会这么热?你为什么选考古? 许宏:真的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可能是从众心理,本来不一定想去的,但是七八十人竞争20个指标就想去了。 许知远:最早在哪儿学习? 许宏:我是山东大学毕业的,最早是在山东济南,等最后毕业实习是在山西侯马,太好的一个地方,冥冥中跟我今后的专攻密切相关。毕业实习是个分水岭,有的同学是彻底干伤了,有的就成为铁杆考古人,我就是属于后者。刚开始怀有的是文学梦,被分到历史系考古专业后,我也问过老师能不能改行,当时是不成的。 许知远:所以你是一个非常勉强的、意外的考古学家。 许宏:许多考古学家都是这样的。邹衡先生以前是学法律的,我的导师徐苹芳教授其实是学新闻的。当时我的考虑就是既然学不了别的,只能按照这个方向走,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所以就逼着自己学,逼着自己钻。到了1983年的侯马实习,我就已经成为一个铁杆考古人了,好多同学巴不得实习少点,但是我回校报考研究生后,又跟一个老师坐火车回到了侯马,在冰天雪地的时候,又接了一个探方,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就那么干下来了。 许知远: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尤其大学校园里是一个非常活跃和开放的地方,整个中国社会好像从一个寒冬中突然复苏,到了春天的感觉。当时山东大学对于年轻人来讲是什么感觉? 许宏:非常活跃。当时学考古摄影,我们根本买不起相机,学校有考古摄影课,就发相机让我们出去拍照。我记得很清楚,校园里面搞行为艺术,后来被学校保卫处勒令停止了。 许知远:什么行为艺术? 许宏:大概是在一个小树林里,都是男生艺术家,大长头发半裸体那种造型,非常新奇。校园里面的氛围也比较活跃,像学生会竞选这样的活动,让整个食堂门口非常热闹。那个时候像歌里唱的一样,有种“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感觉,没有世纪末情绪。所以我们这代60后还是幸运的,拥有严冬过后的一个春天。说到考古这一块,当年最终选这个专业也是因为我们圈内有一种说法,叫“上了贼船,躲进避风港”——考古虽然非常辛苦,也许还很枯燥,但因为是研究几千年之前的事,所以没有太多敏感的东西。我觉得自己现在还是受益于这个专业,有了一种看问题的大历史视角。 P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