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死亡游戏,是人类命运的大较量。回顾战争,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还能够以史为鉴,吸取教训,继而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
本书力争完整重现二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本书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更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全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战全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死亡游戏,是人类命运的大较量。回顾战争,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还能够以史为鉴,吸取教训,继而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 本书力争完整重现二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本书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更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全史。 目录 第一章 乱世崛起的意大利独裁者 NO.1 工作和面包 NO.2 活跃的工人领袖 NO.3 建立法西斯,独揽政权 NO.4 夺权,成为主宰者 第二章 边陲小镇走来的流浪汉 NO.1 “小人物”逆袭。爬上总理“宝座” NO.2 消灭一切国内对手 NO.3 国际“和平”烟幕 NO.4 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被送上“祭坛” 第三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笼罩远东 NO.1 军国主义思想影响下的东条英机 NO.2 狂热的陆军部少壮派 NO.3 急先锋阴谋侵华,诡计连连得逞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救国呼号,开启局部抗战 NO.1 东北抗日救亡 NO.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五章 法西斯魔爪张开 NO.1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NO.2 德意初步勾结。西班牙、巴尔干燃起战火 NO.3 德意两国结盟 NO.4 德国闪击波兰 第六章 日本全面侵华 NO.1 烽火卢沟桥 NO.2 八一三淞沪会战 NO.3 平型关大捷 NO.4 南京保卫战 NO.5 百团大战,日本速亡中国图谋破灭 第七章 德国入侵法兰西 NO.1 法兰西猝不及防 NO.2 敦刻尔克大撤退 NO.3 高卢雄鸡战败 第八章 不列颠的危急时刻 NO.1 英国唇亡齿寒 NO.2 不列颠上空的大搏杀 NO.3 北非角力 NO.4 海上火拼 第九章 开拓东方战线 NO.1 虚伪的双边和谈 NO.2 紧锣密鼓的袭苏密谋 NO.3 “巴巴罗萨”行动,苏军兵败如山倒 第十章 血染莫斯科 NO.1 朱可夫临危受命 NO.2 保卫列宁格勒 NO.3 生死存亡。斯大林红场阅兵 NO.4 法西斯德国的第一次大惨败 第十一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 NO.1 为解太平洋战场“后顾之忧”。日军再攻长沙 NO.2 山本五十六盯上珍珠港 NO.3 反复推演的超级密谋 NO.4 无声的海上战群压向夏威夷 NO.5 炸弹降临!这不是演习! 第十二章 日军向南突进 NO.1 南进太平洋 NO.2 “不沉战舰”折戟南海 NO.3 东京空袭 第十三章 中途岛大海战 NO.1 山本五十六的新赌局 NO.2 绝密电报被美军截获 NO.3 空前惨烈的海上交锋 第十四章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NO.1 兵临城下 NO.2 最长的一天 NO.3 防守每一寸土地 NO.4 覆灭的军团 第十五章 日本法西斯日落黄昏 NO.1 三川夜袭 NO.2 航母大搏斗 NO.3 三日三夜血染大洋 第十六章 盟军北非大反攻 NO.1 蒙哥马利绞狐序曲 NO.2 阿拉曼战役 NO.3 沙漠之狐的末路 第十七章 意大利投降 NO.1 西西里岛登陆 NO.2 被抛弃的墨索里尼 NO.3 三巨头密商 第十八章 诺曼底登陆 NO.1 悄然进行的对抗 NO.2 “大西洋壁垒” NO.3 箭在弦上 NO.4 生死“D”日 第十九章 对德国法西斯的最后进击 NO.1 暗堡行刺 NO.2 雅尔塔会议 NO.3 滚滚铁流 NO.4 希特勒之死 第二十章 远东终局 NO.1 八路军揭开中国战场战略反攻序幕 NO.2 日本军政全面危机 NO.3 惊世核爆 NO.4 大审判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 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 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 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 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 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 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 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 的战争。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死 亡游戏,是人类命运的大较 量。亘古以来,人类还从来 没有面临过如此惊险的抉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疯狂挑战 ,正义者没有退缩,他们选 择了抗争,选择了强力的应 战方式。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 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 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作战 区域面积达2200万平方公 里。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 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 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 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 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 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 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 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 和平与进步而告终。同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客观上推 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 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 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 步。 可是,令人嗟叹的却是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者相 隔才不到20年的时间。为什 么人们没有从刚刚结束的那 场浩劫中汲取足够的教训呢 ? “一战”后对战败国进行 处置的几个国家,他们所做 的,极大地伤害了战败国人 民的自尊,而在战后经济危 机的打击下,这种伤害极容 易被当地的独裁统治者加以 利用,他们要做的,仅是为 本国人民的愤怒树立一个合 适的标靶,并将其说成是一 切罪恶的根源。而在战胜国 方面,他们开始对此并不十 分在意,他们那时注意的是 战败国是否还在履行他们曾 经签署的协议,是否还在偿 付他们要求的赔款,而当战 败国的集权力量发展到一定 程度并开始威胁其利益时, 他们想的并不是马上扑灭这 股力量,而是如何将其引向 自己的敌人,因而他们愿意 为保护自己利益付出更多的 代价——特别是当这些代价 是由别人来代为付出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 发过程不难看出,这次战争 的爆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很多次,只要当事人能够说 一个“不”字,或者仅是能够 一声不响地站在天平的另一 侧,人类的命运就会从此被 改写,而这只能是一个推想 。历史的残酷之处即在于: 它以或动或静的姿态出现在 人们面前,但后来的人们却 永远不能改变什么,被污辱 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嘶喊将永 远在历史的长廊里回响。 在阿拉曼战役纪念馆外 阵亡将士的陵园中,有这样 一篇碑文最令人深思,那是 一位阵亡将士的母亲由衷的 表白,其中充满了一个普通 百姓对暴力和战争最强烈的 控诉。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聆 听这感人肺腑的话语:“对 于世界,你只是一名普通士 兵;对于家庭,你却是我的 全部。”是啊,这里表面上 埋葬的只是一个在战争中牺 牲的普通战士的尸体,但实 际上,它却也一同埋葬了一 位母亲的全部希望与欢乐。 70多年过去了,当年激 烈交战的轴心国和同盟国早 已化干戈为玉帛,和平与发 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然 而,当我们沐浴着新技术革 命的曙光,奔向灿烂未来的 时候,我们却发现,战争的 幽灵并没有走远,和平的愿 望仍旧可能随时遭到践踏。 确实,两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全球性战争尚未发生 ,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却 此起彼伏,从未间断。从朝 鲜半岛到越南密林,从海湾 港口到阿富汗山区,到处火 光冲天、硝烟弥漫。有资料 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的几十年里,世界上共 发生各种局部战争和武装冲 突180场以上,造成的生命 和财产损失更是已远远超过 了两次世界大战。 回顾历史是我们不可推 诿的责任,而了解军事斗争 历史,寻找战争与和平的内 在规律,更是兵家学者及一 切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心愿 。特别是当今世界,随着以 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 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新 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不少国 家凭借其军事上的高科技优 势,已经悄然挑起了一场以 质量建设为核心的新一轮世 界军备竞赛。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没有理由忘记过去 ,更没有理由对潜在的战争 阴影盲目乐观,掉以轻心。 导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德、日、意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涉及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波及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9000余万军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很大的世界战争。 本书汇集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 精彩页 N0.1 工作和面包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局开始扭转,德国代表在德法边界的贡比涅森林里的一节火车厢里,垂头丧气地签署了投降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一方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大战过去,新的噩梦开始。在战争结束时,战胜国和战败国一样,几乎都面临经济崩溃、资源枯竭的窘境。 作为协约国一员的意大利,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意大利动员了527万人参加了战争,其中65万人死亡,约1∞万人员伤残,战时军费耗资达460亿里拉。付出了如此惨重代价的意大利,举国上下在胜利的狂热中觉醒,人们渴望和平的到来,更对即将到手的胜利果实,翘首企盼。但是,意大利战后政局动荡不安。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之后,意大利大批军人从前线返回原籍,工作成了棘手的问题,大部分士兵无法找到工作,或失业在家,或流浪街头。 战争使本来就比较落后的意大利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战时物资奇缺,人们生活水平大大下降,战后,人们狂热地购买各种商品,而生产力水平一时无法得到恢复,从而导致物价飞涨。 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复员军人身上,“要面包,要工作”成了他们的迫切要求,这也是意大利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巨大影响,从1919年起,意大利工人运动走向高潮,主力军便是退伍军人。罢工浪潮迭起。1919年,罢工人数是150万;1920年,增加到220万。罢工的规模和方式也步步升级。 传统的罢工方式是工人走出工厂,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但这已经不能够满足工人们的需求,工人们开始发动起来夺取工厂。工人们组织武装赤卫队保卫工厂,自己组织起来管理工厂,组织生产经营。意大利北部的许多工厂、矿山都掌握在工人手中。 在工人阶级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前,意大利的掌权者们慌了手脚,他们并非不想镇压,实在是力不从心。当时的意大利总理吉欧利蒂坐卧不安,狼狈至极。 意大利需要一个“英雄人物”,需要一个“救星”来“挽救”他们的命运。 这个人物早已准备多时,他就是本尼托·墨索里尼。他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爱国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茶毒世界的法西斯主义的肇始者——当人们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的时候,不能不把目光回溯到更遥远的过去。 风暴不是突然降临的,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本尼托·墨索里尼生于1883年7月29日,父亲是意大利东北部弗利省普雷达皮奥区的一名铁匠,名叫亚历山大·墨索里尼。 虽然安家在亚平宁山脉脚下的穷乡僻壤,但是铁匠亚历山大·墨索里尼却并没有被眼前泥泞不堪的土路蒙住眼睛,他的铁匠铺也成为一个“地区活动中心”。每天,都有很多带着加里波第式帽子、系着黑色老式领带、蓄着胡子的工人们(这是当时革命者的一般装束)聚集在铁匠铺里,兴致勃勃地讨论政治问题,铁匠铺的长子小墨索里尼就在旁边静静地听着。 老墨索里尼认为自由是无比重要的,他信奉无政府主义,不太把政府权威放在眼里。由于他经常发表一些对意大利社会不满的攻击性言论以及与当局警察作对,所以难逃一场3年之久的牢狱之灾。虽不务正业,但老墨索里尼却有一套笼络人心的本事。他自己穷得一败涂地、四处借钱,却把钱财看得很淡,并且乐于接济自己的朋友,再加上他善于慷慨陈词,演说富于煽动性,敢率领伙伴砸碎选举箱,甚至恐吓保皇派的警察人员,又不怕坐牢监禁,因而在普雷达皮奥一带小有名气,并被推选为本地区的社会议员。 对现实的不满,让老墨索里尼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本尼托·墨索里尼身上,他把自己所接触的思想意识,不加筛选地灌输给本尼托·墨索里尼。后来爬到权力顶峰的墨索里尼回忆其父亲时说,父亲的影响对他个人的性格及信仰形成作用极大。这真应了一句话:“有其父必有其子。” 在老墨索里尼铁匠铺的隔壁,是小墨索里尼的母亲罗莎·玛尔托妮用来教书维持生计的地方。夫妻两个,一个不正经打铁,一个教书获取微薄的收入,家境并不富裕,因此,小墨索里尼被母亲送进了法恩扎教会学校。这个学校是一个慈善机构,穷人的孩子可以寄宿到学校。平时喜欢读伟人传记、以恺撒为偶像的小墨索里尼虽然喜爱读书,但是他受不了教会学校里的刻板制度: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O点熄灯,定时休息,一切都要服从教士们的安排,不得违反,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例如早晨起床后要去做弥撒,但是小墨索里尼是个自由散漫成性的人,他拒绝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做弥撒。 另外,在教会学校里,小墨索里尼并没有体会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反倒是感受到非常大的不公平。法恩扎教会学校的学生分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级的伙食费是60里拉,中等级为45里拉,下等级为30里拉。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伙食,而且就餐座位也不在一起。 加上其他方面的挫折,小墨索里尼的自尊心受到巨大伤害,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他常常想,一旦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他或许可以建立恺撒那样的功绩。他要成为“恺撒”,向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发泄所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